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侵权"概念产生于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侵权行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四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后,随着传播活动的不断丰富,侵权主体界定和侵权构成要件认定的困难使这一概念从外延和内涵上很难完整解释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本文提出"信息侵权"的概念,将其与"新闻侵权"进行比较,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侵权责任法》没有将新闻侵权的有关问题规定其中。现实中的新闻侵权案件很是普遍,法律不予规定并不是否定其重要性,而是可以根据解释论的视角从侵权法中得到救济。新闻侵权责任的主体主要为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但是还包括新闻信息提供者和转载者,客体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益,归责原则的适用应当区分普通人和公众人物,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对公众人物适用过错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闻侵权及其归责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新闻侵权直接侵害的客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责任主体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应视不同情况分别为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转载媒体的地位不同于发表媒体,且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虚假新闻经媒体发表后,作者应依无过错责任原则对其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中侵害名誉权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新闻名誉侵权是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在新闻报道、新闻批评以及新闻评论中侵害公民或法人等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对新闻名誉侵权的责任主体、内部刊物新闻名誉侵权、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新闻名誉侵权行为的不作为形式、新闻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等方面进行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在新闻官司背后存在的新闻侵权现象,进而找出正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与防止新闻侵权的结合点,以求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互相平衡。  相似文献   

6.
吴振举 《法制与社会》2013,(13):150-152
近年来,相对宽松的环境使我国的新闻事业,在新闻立法相对滞后的环境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自由权、舆论监督权、相关资讯报道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与规范的约束,新闻侵权事件不断发生,业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新闻侵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批评性新闻侵权领域,然而通过对现实发生的一些新闻官司的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表扬性新闻也存在侵权问题。作者通过文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表扬性新闻侵权的诸种情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丰富新闻侵权理论和规范新闻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范围的不断扩大,新闻自由度的增加,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所引发的相关侵权事件也日益增多。针对此情况,本文对新闻侵权的特点与规避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人权保护和政治改革,都将聚焦于新闻传媒的制度变革,新闻传媒的制度变革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而新闻侵权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石和核心在于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公民人格权之间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新闻侵权法律制度已基本确立,但是它与一般侵权法的差异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因此,我国现行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前辈学者经过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采用演绎、归纳、比较、例证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闻学与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比较,对我国新闻侵权法律制度提出了四点完善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我国新闻侵权方面的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制定能有所裨益,同时又能在保护公民人格权的基础上提升新闻自由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机构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及其豁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机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过错而使报道不实或评论不客观以致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新闻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在构成条件和责任承担方式上相比较均有其特殊性。新闻机构由于承担传播新闻的宪法使命,即使发生新闻侵权,也享有责任豁免的一些特权。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闻侵权抗辩事由是用以对抗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工具,它具有独特的构成机制和功能,不能为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所包容,具有独立性。新闻侵权抗辩事由主要表现为新闻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可靠来源和具有新闻价值,前者从新闻源上、后者从新闻质上阻却了新闻活动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闻报道被誉为:群众口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但新闻自由是相对的,滥用将导致侵权,我国近几年新闻侵权现象呈上升趋势。本文首先对新闻侵权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了新闻的正当作用;其次对新闻侵权行为从新闻侵权的主体、客体、行为、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阐述了新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并结合我国的现状在承担刑事责任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最后本丈从三个方面简述了防范新闻侵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鹏 《法学杂志》2016,(2):61-69
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以及新兴媒体的蓬勃涌现,致使新闻侵权现象愈来愈多,对新闻侵权的研究也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媒体报道中新闻侵权问题的规制首先需要界定新闻侵权的责任类型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抗辩事由.新闻侵权主要包括:名誉侵权、肖像侵权和隐私侵权,不同的侵权类型需要承担不同的侵权责任,也具有不同的抗辩事由,需要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侵权和人格权的保护常发生冲突,新闻机构承担着舆论监督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维护其新闻自由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新闻侵权的概念及特征,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免责事由,为新闻媒体正常履行职责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闻侵权的严格责任造成名誉保护与传播自由间的失衡,与社会赋予媒体的使命不符,因而不适于当代社会。就具体归责标准而言,对普通人的名誉保护应适用过失责任,对公众人物的名誉保护应适用重大过失责任,后者是及时对公共事件展开充分讨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17.
信息披露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桥 《政法学刊》2007,24(6):89-92
对信息披露侵权者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价值要求。在最终确认民事赔偿责任承担时,要考虑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从而对信息披露侵权民事赔偿责任作出不同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特殊认定:合理界定违反信息披露的范围和标准,强调责任主体与违反信息披露的关联性,灵活处理损失的计算方法,以信赖推定原则认定因果关系,归责原则要有利于投资者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如果公开发表的新闻构成新闻侵权,而侵权行为的构成又与信息提供者因故意或过失致使提供的新闻材料有关,那么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为了查明事实在法庭调查中要求与信息提供者直接接触的记者向法院陈述信息的来源,新闻记者就应当履行自己的作证义务,如实向法院予以披露。问题的关键是,一旦新闻记者予以披露,受害人就可能会要求追加信息提供者为共同被告,信息提供者就势必要卷入新闻诉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报道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深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新闻侵权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司法机关在在审理新闻侵权案件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新闻侵权抗辩的诉讼理由,本文称之为新闻侵权抗辩关键词 ,这些抗辩词是平衡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这些抗辩关键词 ,是新闻媒体和司法机关面临的一项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新闻侵权案件以及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对如何定位和运用这些抗辩词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与新闻媒体相关的侵权诉讼也不断上升。因此,加强对司法实践中新闻侵权诉讼的成因及新闻媒体享有的合法抗辩制度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本文从现有的法律、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中总结出了六点针对新闻侵权的抗辩理由;最后,文章针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提出了预防新闻侵权发生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