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重庆的张建平先生一想起自己打的一场官司就憋得慌 好心借钱给朋友,朋友却不还。告到法院,这才体会到了什么叫“有理说不清”。 张建平做小生意多年,有了一点积蓄,2001年上半年,朋友何立刚找上门来,要张建平借5万元钱应急。何要借的钱数目不小,且自己挣钱也不容易,但看在与何多年的交情上,张建平没有犹豫,他爽快地把5万元钱借给了何立刚。  相似文献   

2.
八哥的语言     
年轻的八哥是鸟世界里公认的语言学专家。不论是谁,只要在他面前说上几句或唱上一段,他总能一字不漏地学出来,就同录音机一样。于是,无论他飞到哪里,总能找到知己,成了别的鸟类的朋友。八哥一天天老去,他也说不清到底学会多少种语言,结交过多少个朋友。他在语言上的杰出成就,可以出许多本书。为此,儿孙们决定为他开一个庆祝会,邀来了百鸟宾朋,场面恢弘,好不热闹。八哥也是欣喜若狂,拿出自己的绝活,用各种语言与大家打招呼。这时,有只鸟朋友说:“八哥老师,我经常听你说各种语言,但还没听你说过自己的语言呢,相信你自己的语言一定更动听迷人。…  相似文献   

3.
话说黄龙玉     
钱振峰 《检察风云》2012,(24):93-93
我的朋友陈先生要我去鉴定他朋友从云南买回来的十几件黄龙玉,据说是花了30多万元。他的朋友自我感觉很好,说这些黄龙玉在上海至少可以加价百分之三四十脱手。我则一件一件仔细看了这些蜡黄色的玉石,10厘米至20厘米高,色泽不错,可做工却很差劲,平均算下来也要2万多元一件。我问他怎么一下买了那么多?他说当地商人介绍,黄龙玉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玉,是继缅甸翡翠、新疆羊脂白玉后的第三大玉种,还讲了许多有关黄龙玉"暴富故事"。  相似文献   

4.
天钥 《检察风云》2011,(12):43-43
宁波的一个媒体朋友,这几天在微博上跟我很神秘地介绍一个减肥妙方,说药不贵,而且绝对见效快,十天之内保证减掉十斤以上。最关键是,他说他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已经试过了,灵验无比。  相似文献   

5.
李非 《江淮法治》2010,(10):32-33
朱某在马鞍山市马钢某厂工作,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可是自从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他就挖空心思来搞钱,他抓住时机结交各种朋友,在新结识的朋友面前抽高档香烟,出手大方,还经常在酒店里请人吃喝,吹嘘自己在外做生意,他的言谈举止让新结识的朋友们信以为真。后来,朱某便陆续向他新结识的这些朋友借钱并许诺付高额利息。  相似文献   

6.
士奇先生作古,消息传来,不胜悲痛。他不仅是我真挚的朋友和慈爱的兄长,更是我的法学入门导师。没有他当年的指点,不会有我今天的法学修行。  相似文献   

7.
一天晚上,一帮朋友在某酒楼吃饭.朋友相见,把酒言欢.人无贵贱,但酒量有高低.一朋友很快就脸红脖子粗了.喝高了的朋友,话也多了起来.拿着酒杯,搭着另一朋友的肩膀,狂侃自己前两天是如何神勇的搞定一个客户,拿下一个大单,他两年内不愁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了.  相似文献   

8.
邻居很少碰见他们遇到丁先生时,他正站在朱波家楼下,抬头望望,又低头看看手机,犹豫不决的样子。丁先生跟朱波是同事兼朋友:别人都感觉他“个”,很奇怪,我没感觉他像别人说的那样难相处。我们什么都聊,天南海北,但他从不说自己的私事。有时聊得晚了,他还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值班室。他一般不跟别人来往。不过医术挺好,我亲眼看过他给病人治病。他的爱好是锻炼身体,天天晚上出去跑步,肌肉发达。刚来医院时,他英语不怎么好,他就下决心把英语补上去,想出国。下了很大的功夫,后来英语很棒。为了他学英语,我们还一起做了台“复读机”,还一起骑车去专…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学家苏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先生长着一部漂亮的大胡子。一次,有个朋友问他:“晚上睡觉时,你把大胡于放在哪儿?”大胡子先生活了半辈子从未想过此事,经朋友这一提醒,他开始注意起这个问题来。晚上睡觉时,他特意把胡子放到被子上。不行,感觉不太好。他又把胡子塞进被子里,也不好。把它捋到左边吧,挺别扭,拨到  相似文献   

10.
纪剑名 《法治纵横》2011,(20):12-16
当案卷摆上公安局局长的案头时。他发现酿下大祸的正是自己的朋友。为了替朋友开脱罪责,公安局局长做了一连串与身份不符的事情。而在关押公安局局长朋友的看守所,看守所长为庇护犯罪嫌疑人甚至弄虚作假……传说中的司法腐败,就这样演绎而成。  相似文献   

11.
开庭后,面对法官,达菲力证自己的清白:“尊敬的法官先生,我没有罪。”然而,法官手中握有的却是高达31项的欺诈以及受贿的司法指控。检方代理人在当日庭审中列举了包括冒领住房补贴,将个人参加朋友葬礼的旅费、短途去买一只狗的交通费等都拿到参议院报销,以及他从加拿大总理哈珀的前幕僚长奈杰尔·怀特那里收到的9万加元等违法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公证了.但我没钱还你!”欠朋友50万元的张先生认为.一纸还款协议公证不能把他怎样,一直拖着不还钱。随后。公证处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法院依法强制执行。郭先生终于认识到:公证书不是一纸空文。郭先生与张某是多年的铁杆朋友。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14.
周国和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急于想找份合适自己能力的工作,于是便在一家媒体做了一个小小的求职广告。没想到,他因此碰上了行骗者。求职广告刊发当天,周国和还没看到,城区南边的一位先生就给他打来电话说,他是一家小型的民营公司的老板,看到他的求职广告,请他过去见面谈谈并约他在南边某个路口等候。周国和准时到了那儿。当打电话给那位先生时,没想到那位先生告诉他,让他的小姨子过去与他面谈。果然,5分钟后,那位先生说的他的小姨子来了。周国和问她是什么地方人,听口音是浙江人,但她支吾半天也没说个准地方;问是什么公司,她也没有直…  相似文献   

15.
朱文 《中国律师》2000,(10):47-49
1999年1月24日,是沈京先生44岁生日。自从1987年赴英国牛津求学后,沈京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先后在国内外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妻子秦朵是剑桥大学毕业的数学博士,女儿也在数年前随母亲在英国生活,就读于伦敦一家贵族学校。在普通人眼里沈京无疑是一个成功男人。为了庆贺生日,沈京邀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然后来到了沪青平公路边著名的“云都温泉浴场”。谁也没有想到,脉冲浴池竟突然发生漏电,同他的朋友和素不相识的浴客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沈京则痛苦地沉入了池底。一阵慌乱后,问行区急救中心的救护车赶到现场,但被救捞出池的沈…  相似文献   

16.
王方 《检察风云》2012,(14):35-36
近日记者接到一位侨民的电话,邀请记者喝咖啡。他讲述了一起自己亲身经历的讹诈与反讹诈事件。记者如约来到一家咖啡馆。他已在馆内等候,自我介绍姓张,并要求记者称呼他为老张。老张爆料称,他数月前收到一封公函,因上面书写的全是加泰罗尼亚文(西班牙官方语言之一,约有1200万人使用——编者注),他便请懂加文的朋友解读。朋友说,  相似文献   

17.
朱敏 《检察风云》2012,(16):16-18
詹姆斯·法洛斯先生将他的困惑,留在了投给大西洋月刊的稿纸上。在美国,那是一份最受尊敬的杂志。他的困惑,正在于我们面临的“中国梦”问题。作为一个旁观者,与不少到过中国的其他朋友一样,他发现当今中国人几乎无所信奉,改善物质生活成了全部意义所在,于是不无嘲讽地诘问:“除了钱以外,他们还梦想其他东西吗?”  相似文献   

18.
8年前,一起命案突发,行凶者纷纷潜逃。当案卷摆上公安局局长的案头时,他发现酿下大祸的正是自己的朋友。为了替朋友开脱罪责,公安局局长做了一连串与身份不符的事情。而在关押公安局局长朋友的看守所里,看守所所长为庇护犯罪嫌疑人甚至型虚作假……传说中的司法腐败,就这样演绎而成。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从法国来上海打工的石林租到了一套新装修的房子, 并与房东签下了租房合同。按照约定,这套房2002年6月14日 到2003年6月13日期间,归石林使用,石林每月支付3800元 房租。石林爽快地付清了两个月的房租7600元,同时按约定给 了房东7600元作为保证金。 可是,石林每天一进家门,总会闻到一股强烈的异味,开始 他并没有在意。他兴致勃勃地请来朋友作客,可是朋友一进门就 说房间里味道太重。在朋友的提醒下,他开始刻意关注自己的身 体,结果发现自己除了眼睛疼痛以外,老是头痛,每天都保证8 小时睡眠的他,却总是感到很劳累。石林决定对屋内的空气作一  相似文献   

20.
我听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贪官,酷爱金钱,尤其是现金.他专门买了一套房子,储存现金.他每天给自己定出了要贪污受贿多少钱的指标,要是这一天没有收敛到自己理想中的赃款,就会闷闷不乐.为了运送赃款,他还专门购置了一台车,专门把钱送到自己的那座"金库"中储藏起来.他的一大乐趣,就是看着满屋子的现金,痴痴发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