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法国新中间阶层与欧洲联盟陈伟东                   一从总体上考察,一般来说,当代法国的新中间阶层支持欧洲联盟。这是新中间阶层的内在要求和其承受的外部压力的合力结果。第一,新中间阶层支持欧洲联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联盟有利于满足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欧国家的新中间阶层,是知识分子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阶层.任何对当代西欧政治的全面和深入的分析,都不能缺少对新中间阶层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政治影响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姚莉 《桂海论丛》2007,23(3):69-71
近些年来,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纵观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多是从阶层的客观实在入手,很少去关注阶层意识。文章运用调查资料分析后认为,客观认定的中间阶层具有清晰的阶层认知,一致的主观自我认同,模糊的利益冲突意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存在和教育是中间阶层阶层意识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发挥中间阶层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要保障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要培育一个成熟庞大的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论是近年来理论界谈论很多的一个话题,而中间阶层尤为人们所关注.虽然如何界定中间阶层,理论界的看法不一,但对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进程,却多抱乐观态度,即中国将走向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导的社会,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之中.对此,本文持异议,并从中国各阶层的来源、中间阶层形成的基本条件、目前中间阶层发展中面临的障碍等方面论述了中间阶层近期在中国产生的艰巨性,否定了中间阶层正在形成论,提出政府必须警惕和防止国家向二极社会转化,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重视并为中间阶层的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据《法制晚报》报道,家庭月收入2000元,就算“新中间阶层”。2006年11月10日上午,“新中间阶层生活调查”的旅游行为调查结果公布,受访者家庭收入低限确定为2000元。由于进行此次调查的中国国情研究会负责人皆来自国家统计局,有着很高的权威性,所以调查被视为首次对“新中间阶层”进行标准定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中间阶层既具有一般社会中间阶层的历史共性,更具有中国独特的发展逻辑,并在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文化品格、阶层意识等方面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发展特征,从而与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区别开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阶层结构分化、重组,中间阶层崛起并成长。在政府、市场和"第三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中间阶层呈现出独特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具有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虹 《前沿》2004,(6):190-191
中间阶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社会中间阶层壮大是现代化国家消除贫富差距 ,进行合理社会流动的必由之路。中国必须在对中间阶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促进中间阶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近年来对中间阶层的讨论尤为引人关注,虽然学界对如何界定中间阶层的看法不一,然而不可否认中国将走向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导的社会。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青年的观念和行为往往主导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走向。基于青年的特性,聚焦青年中间阶层就显得尤其必要,而高校青年教师、青年公务员和青年企业白领是青年中间阶层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息息相关。作为最富活力、最富  相似文献   

10.
王冰涛  杨海军 《前沿》2012,(13):140-141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国家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中间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而南昌市现代社会结构还处于中间略大、底部更大的"洋葱头"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实现南昌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就要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重,加快中间阶层崛起。  相似文献   

11.
对中间阶层的探讨一直以来是相对于上层和下层进行比较而研究的,而对中间阶层内部混杂成分和多重认同的探讨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职业类型角度探讨青年中间阶层的社会想象与认同发现,他们总体上对社会的认知是较为一致的,都较为认可当前的中国社会类型为金字塔型,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社会;他们的高消费现象并不显著,青年教师和青年公务员都有较少的休闲心态和较高的焦虑心态;青年教师更能看到社会冲突。总体而言,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年对于社会认同、阶层认同、社会公平、冲突等看法大体是一致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青年教师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更具批判性的,而青年公务员则相较为认可社会的公平和合理程度,青年白领则处于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近年来对中间阶层的讨论尤为引人关注,虽然学界对如何界定中间阶层的看法不一,然而不可否认中国将走向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导的社会。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青年的观念和行为往往主导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走向。基于青年的特性,聚焦青年中间阶层就显得尤其必要,而高校青年教师、青年公务员和青年企业白领是青年中间阶层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息息相关。作为最富活力、最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中间阶层既富有朝气,又富有梦想;既带有时代的历史印记,又带有未来的前景想象;既有前行中的喜悦,又有成长中的烦恼。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将从这一群体出发,对其社会认同、政治态度、幸福感问题等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间阶层的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阶层是依据人们的收入水平和财富拥有量,兼顾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及价值观等因素,从高低分层、分级的角度对社会群体进行的一种划分。具体来说,中间阶层就是指介于最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其生活水平、财产地位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社会中间阶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等。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结构由工人、农民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国家机关工作人…  相似文献   

14.
胡伯项  吴晓俊 《前沿》2006,(3):163-16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一个奋斗目标,扩大中间阶层比重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在现阶段的中国扩大中间阶层比重有着客观现实性,它对我国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必须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重要特征是中间阶层的产生和发展。中间阶层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必然结果。中间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它将避免由贫富分化而出现的两极分化,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化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思想前沿     
中等阶层的壮大正在缓解社会矛盾旧中国社会和欧洲中世纪相同,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社会:它的一头是大量的贫苦农民,另一头是少数权贵,中间阶层或称中产阶级力量即市民的力量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研究普遍认为,目前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主要来源于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观绩效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但学界也认为政治参与行为和政治文化价值观对政治信任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以广州青年中间阶层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中间阶层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参与行为以及物质主义主观绩效评价在统计上并不影响青年中间阶层的政治信任,而后物质主义主观绩效评价和政治文化价值观认同对青年中间阶层政治信任有显著的影响,政治文化价值观认同比后物质主义主观绩效评价具有更加强烈的影响力。这些发现显示政府目前以发展经济为主来获取政治信任的管治方式在青年中间阶层已奏效不大,青年中间阶层的政治信任已超越了物质性的维度。随着社会多元利益诉求的增多,如何处理依法办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放慢之间的张力是政府需要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2,(1):28-29
中间阶层的界定所谓中间阶层,是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水平。依此定义,衡量是否为中间阶层的操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结构来看,国外的历史经验证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即中等收入阶层占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上等、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小,下中等和低收入阶层比例大,  相似文献   

20.
中间阶层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和平转型的中坚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经历了大约5000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为主体,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个体化小生产为依靠。那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就已经是葫芦型,即底层的劳苦大众占绝大多数,上层的统治者占少数,中间存在着一个数量中等的中间阶层,如中小工商业经营者、中农、从事行政管理和文教工作的族群等。这个中间阶层承上接下、安上抚下,使“葫芦”能较稳当地伫立,而不至于东倒西歪倾倒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