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宗教性、整体性、地方性构成了阿拉伯民族的三大特点,并对近代以来的阿拉伯政治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宗教性在伊斯兰改革主义、原教旨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中都得到了体现.在伊斯兰改革主义中体现为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的混合;在原教旨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中体现为以宗教认同否定民族认同,但两者的政治主张又有所不同.整体性构成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历史基础.强调民族认同高于宗教认同,对伊斯兰教既排斥限制,又加以整合与利用,构成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待伊斯兰教的典型特征.地方性特征构成了地方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基础,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以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为基础,建构自身的民族认同,排斥和贬低泛宗教认同,并奉行反对政教合一的世俗主义主张.  相似文献   

2.
实现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向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缓慢转型是20世纪上半叶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这一转型分为3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体现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叙利亚民族主义的复合体;20世纪20年代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萌芽的时期,它逐步放弃了与叙利亚统一的目标,并召开了4次巴勒斯坦大会;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最终形成,其突出标志是1936~1939年的反英民族大起义。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形成对于巴勒斯坦确立民族认同、进行社会动员、追求民族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部矛盾、民众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独立性等历史局限性也对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至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之波涌向埃及,埃及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遭遇较大困难,但并未消亡,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全球化时代的埃及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包括政府层面和民众层面两种状态.在政府层面,埃及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重现实而轻理想;崇尚和平、弃置战争;扬理性、贬浮躁;倡开放、抑封闭.在民众层面,埃及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富于情绪化而缺乏理性;有暴力情结;广泛的群众性.全球化时代的埃及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主要是政府层面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它从理论上丰富了阿拉伯民族主义,有利于埃及积极、科学地应对全球化,促进阿拉伯团结和中东和平,推动阿拉伯经济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民族主义有六个主要特点第一,从思想特征和政治实践上看属于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第二,关于“阿拉伯民族”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发展过程;第三,其主要和共同的目标是争取民族自决,而在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地区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合作因此受到妨碍;第五,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和泛伊斯兰主义之间也存在着复杂关系;第六,战后阿拉伯民族主义在目标上的多元化与经济合作的迟缓.  相似文献   

5.
津巴布韦民族主义领导人西托莱撰写的《非洲民族主义》一书,是非洲人中最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主义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的重要著作。它重点阐述了战后非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斗争目标和斗争方法,并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白人至上哲学”,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主张,有其进步性和积极意义。西托莱的民族主义思想基本上是温和、偏右和亲西方的,是战后非洲民族主义温和派的代表,并在以后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  相似文献   

6.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起源及早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辉  马学清 《西亚非洲》2002,2(2):44-48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起源于奥斯曼主义,并且在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沃土中发展壮大,最后同母体分离,自立门户。在其思想体系指导下,它建立的团体、组织和政党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犹太复国主义斗争中起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弱点,未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利比亚革命民族主义是塑造利比亚民族国家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政治力量,但利比亚现代化改造主要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且有明显的"乌托邦"和"理想化"色彩,无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作为革命民族主义的倡导者,卡扎菲在过去的30多年既没有促成阿拉伯民族的大一统,也未将利比亚改造成伊斯兰社会主义强国.伊拉克战争后,利比亚现代化开始从革命民族主义向超越民族主义转型.从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来说,利比亚现代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伊拉克战争只不过是一股强大的外动力.从现代化转型的客观后果来说,它使利比亚融入了久别的国际社会,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利比亚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民族与国家之间--对阿拉伯地区政治的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多重政治认同,这是该地区政治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重要根源.其中,尤以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地区政治的影响最为深远.首先,它使阿拉伯国家陷入建立主权国家还是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标准之争;其次,它使阿拉伯国家不断面临着国家利益优先还是民族利益优先的执政理念困扰;最后,它要求阿拉伯国家统一对外立场而引起阿拉伯内部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在快速转型中大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并把市民社会看作法治国家建设的希望和动力。然而事实表明,俄罗斯的市民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困境和问题,并对其民主法治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俄罗斯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阿拉伯世界就掀起了一场以宪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政制变革运动,但国际社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由联合国发展署资助、阿拉伯国家学者执笔完成的2002年《阿拉伯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三大赤字即自由、女权和知识赤字是阻碍阿拉伯国家人文发展的三大障碍,并强调民主是弥补这三大赤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