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十余年的光阴,他以田间地头为家,痴迷于小麦育种,在豫东平原精心守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他是一名科研人员,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他是一名育种专家,痴迷于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三十余年的光阴,他在豫东平原精心守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他就是商丘市人大代表、育种专家陈贤信。商丘是传统农业大市,小麦种植面积900多万亩,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以上。"每让土地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晋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福建泉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磊磊集团董事长、国家级"产品创新设计金奖"……这一系列名号与一位"80后"连在一起。他敢想敢干,立足实业;他坚持创新,引领行业;他感恩社会,善行天下——他就是周口市人大代表,河南润泰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洪英豪。近年,洪英豪先后荣获太康县"创业之星"、太康县劳动模范、2017年度优秀市人大代表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正>9月28日,被刑拘一周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肖传国向警方承认,是自己雇人袭击方舟子。人们终于等到了他的"阡悔实录"。这份实录的重点有二:一是他承认是他干的——"你就打他个鼻青脸肿都可以,然后我会在网上说,这就是我干的,我派人去揍的他";二是承认出手重了——"打他的目的本来是想打他一顿,第一个人可能打得稍微狠了一点,这也超出了我的预计"。且不用深究其"忏悔"的真诚度,只需将上述两个"重点"稍加分析,就会得出清晰结论。首先,他会主动承认是他干  相似文献   

4.
国内要闻     
《当代广西》2015,(2):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截至目前,共有2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5.
人物     
《创造》2012,(10):14-15
人物/时政温家宝总理: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民"奖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国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在答辞中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民"奖章授予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奖。中国粮食已连续9年增产,今年产量比9年前  相似文献   

6.
张涛 《北京观察》2015,(8):44-46
<正>行医三十多年来,高彦彬获得的荣誉很多,但他一个也没往外挂,所有的荣誉都压在他的箱子里。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唯有他书桌前抬眼便可看到的四个大字——厚德载物。从医三十年,他还保持着最初的热情、温和与达观;参政十余年,他依然如初来乍到那样的勤勉、积极和执著。这个人就是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高彦彬。  相似文献   

7.
声音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民’奖章授予我,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更是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向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温家宝总理在致答辞时说。  相似文献   

8.
人生感悟     
(十一)关于荣与辱荣辱之心,也是人皆有的。荣誉是心理上的一种得到,是一种快乐;耻辱是心理上的一种失去,是一种痛苦。所以,人总是喜欢荣誉,而害怕耻辱。人既要知荣,也要知耻。这件事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它,却并不那么容易。荣誉是个极微妙的东西,一方面,它是谁也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可过分计较的。如果以为荣誉是一钱不值的,那么,他可能是个毫无进取心的人;但如果以为荣誉就是一切,那么,他即使今天不是,终有一天也极可能会成为荣誉的俘虏——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而虚荣心极强的人,也最容易成为荣誉的叛逆者,耻辱的同路人。生…  相似文献   

9.
杨艳丽 《中国保安》2010,(10):10-10
最近,中队组织开展了"读书,读好书"活动。这期间,我喜欢上了阅读《中国保安》杂志,杂志里报道了许多保安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良玉:保安状元一路走来》一文。看完此文,我感慨颇深。"保安状元"是朱良玉个人的荣誉,更是集体的荣誉,他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珍惜荣誉,首先要做到的是爱岗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位百岁老教授,他常说:“老师要为人师表,服务于人民,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我不是名师,是严师。”这位百岁老教授就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生于浙江平阳县,1919年中学  相似文献   

11.
王健  老亨  华柯 《今日浙江》2006,(2):56-57
去年12月16日,2005年中国科学院评选结果揭晓,经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一位年轻人——40岁的麻生明榜上有名,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这位年轻的院士,目前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家乡,就是东阳巍山镇的山区小村麻家村。我们与麻生明院士通了电话,并到他的家乡访问了他的父亲和同学。这只是小事情2005年12月19日晚,记者拨通了麻院士的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对家乡人的祝贺表示感谢,还一再推辞记者前往上海采访。对自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麻院士保持着清醒…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十八大报告以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包信和认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内涵就是让科学技术与经济对接,这也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中科院是国家研究机构,这些年也在试图改变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问题。"包信和告诉记者,中科院正在实施的"创新2020"战略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加强与区  相似文献   

13.
"街人大工委主任没有考虑到的事,我要先谋划好;代表吩咐的事,我要想方设法办好;选民提出的意见,我要及时向代表传达到。既要着眼全局琢磨大事,又要立足岗位干实事,这就是我当代表联络员的秘诀"——戴三善  相似文献   

14.
柯岚 《人民公安》2020,(2):42-43
“荣誉墙”上,锦旗和奖牌光鲜明亮,溶入的是血与汗的付出,彰显的是榜样的力量。栖凤派出所所长吴旭说,他三天两头都要跑到“荣誉墙”那里看看,给自己鼓满干劲儿!  相似文献   

15.
在吉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三届老代表之一,又是中科院院士,中国神五、神六的辉煌里也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家骐。约了好几次,记者才有幸采访到王代表。在存放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科研材  相似文献   

16.
朱兆良     
朱兆良生于1932年,浙江奉化人,大学学历。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学部常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94年加入农工党,现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江苏省委会主委。朱兆良院士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干就是50个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化学家。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专心科研,主攻土壤氮素研究。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硕果累累。他首次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修正了通常以水稻累…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他资格老,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三届老代表之一;学问深,是中科院院士;贡献大,神五、神六的辉煌里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家骐。约了好几次,记者才有幸采访到王代表。在存放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科研材料的办公室里,记者聆听了王家骐做代表工作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4,(19):24-26
正认准的事情要一抓到底作为村干部,不帮村民解决困难、干实事,还要我们干什么?——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对村里来讲,认准的事情要"跟踪追击"一抓到底,讲了半天不去落实等于零。——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做点实事,在百姓中留下个好口碑。——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虹桥社区党委书记练国平说到底,当村官就是要为父老乡亲谋福利。乡亲们觉得我干得好,我就继续干下去。觉得我干得不好,那我就拎包回家。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15)
<正>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最终走上市场造福于民众,链条各个关节的打通,让位于科技领域"金字塔尖儿"的科研成果开始俯下身子,未来,高科技将成为反哺社会的"真金白银"科技成果如何落地开花?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为中科院)一直在寻找答案。在2017年3月29日举行的中科院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明确了"十三五"重大突破的项目部署,今年中科院将在农业科技、生物科技、资源环境和高技术等四个方向部署11个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