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德新 《学习导报》2013,(12):10-11
"让守信行为受到褒奖,让失信行为受到惩戒",这是湖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所在。2005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至今已初步建成包括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信息系统、中介服务、激励惩戒和宣传教育机制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但湖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信用缺失现象还严重存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不诚信的现象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社会稳定,成为影响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加强诚信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当代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诚信缺失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加强诚信建设刻不容缓.只有加强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骗取助学贷款和不及时还贷、就业毁约、网络诚信和情感诚信的缺失等。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诚信教育机制的不完善、社会信用危机、诚信制度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4.
当社会出现诚信危机时 ,意味着一种精巧有序的社会结构正在垮塌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证明 ,社会的和谐存在系于一种结构 ,这个结构无形 ,却有一个法则必须共同遵守。谁破坏了这个法则 ,结构就会错位断裂。偶然的破坏可能无伤这个结构 ,普遍破坏这个法则社会就可能陷于混乱。这个法则是“诚信”。  我国己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绝不是完善的经济制度 ,它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精神。如果仅仅强调市场经济效率的一面 ,其负面作用就会变得可怖 ,目前混乱的经济秩序 ,即是“失信”的恶果。坦白地讲 ,诚信丧失己给我们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私营企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私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用构建私营企业诚信体系来提高企业诚信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管剑 《党史博采》2006,(9):15-16
私营企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私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用构建私营企业诚信体系来提高企业诚信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谢俊丽 《学习月刊》2011,(22):74-75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贫富差距化的新形势下,诚信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诚信缺失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更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加强诚信机制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一、我国诚信危机的基本状况及其产生原因我国当代社会诚信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是经济活动中的信用问题;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诚待互信问题。  相似文献   

9.
诚信政府建设是构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中最大的诚信。通过政府的诚信来扶正倾斜的信用大厦,必须在公法领域中引进私法的诚信原则,为行政诚信立法,为通力合作彻底扭转社会的诚信危机,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 ,倡导国民的诚信道德是社会的强烈呼声 ,但如何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 ,却有赖于我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了解 ,否则诚信体系的重建势必仍会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当今社会的诚信缺失主要有历史的、经济制度的和伦理的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政府诚信在现代社会诚信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稳定与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社会安定起了重要作用。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诚信缺失,直接影响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疏离了与民众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积极探索政府诚信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信用为核心的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当前社会普遍的诚信危机源于信用缺失,惩罚背信行为乏力,民间自律性组织不足,政府的朝令夕改行为以及企业间的信用报复,等等。诚信危机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制定实施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惩戒机制,加快信用制度建设步伐,在全社会加强公民诚信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对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采取从强化诚信理念、培育信用制度体系、完善信用评价服务和建设诚信政府等方面措施加强诚信的建设,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4.
王淑芹 《共产党人》2011,(23):50-51
<正>当前,诚信已成为牵动社会的中枢神经。由诚信缺失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不仅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瓦解社会的信任心理,冲击社会基本的道德信念,扰乱人的心灵秩序。因而,有效遏制社会诚信危机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但在社会诚信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不要窄化社会诚信目前,对于诚信与信用,存在概念使用的含混现象。尽管二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不能混用,尤其不能把诚信直接等同于信用。诚信与信用至少  相似文献   

15.
李诗洋 《新视野》2007,(3):21-23
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信用制度的缺失和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造假、欺诈等违背诚信的行为屡屡出现,威胁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阻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而且可能诱发金融风险,危害到社会稳定。本文对资本市场的信用现状与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资本市场的诚信制度的相关对策,以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迟美华 《世纪桥》2007,(10):79-80,89
最大诫信原则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险法》规定保险当事人必须遵守的准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客户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但这一原则的理论阐述和现实的实践活动存在差异。要全面推进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对策,全面提高保险业诚信水平,防止失信带来的危害,夯实保险业长期、快速、稳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的道德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部分人受到利益驱动,背信弃义,诚信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信用危机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完善诚信制度,加快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减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诚信缺失,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扭曲经济关系,增加交易成本,而且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孟芳 《理论学刊》2004,(9):59-61
诚信是道德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农民工维权过程中就存在着大量的诚信缺失现象,这些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政府、民间和农民工三方面入手,同时在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体系,以维护广大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在企业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失信现象严重、信用市场建设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缺乏专业的诚信管理人才等。利益驱动、法制不健全、失信成本低、地方保护主义、征信成本高等是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为了促进企业诚信建设,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惩戒机制、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