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60年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睦邻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周边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则是睦邻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文拟结合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外交实践,对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思想作一探讨。 一:以“和平为上”为基准,与民族主义国家展开睦邻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组成的“三重包围”,要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包围封锁,必须把发展同毗邻的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新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目标。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独立…  相似文献   

2.
建国之初,中国广交朋友。从近日解密的外交档案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王梦悦 《党课》2010,(11):118-11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向建交国派驻大使成为当时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中央决定组建一支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大使,人们亲昵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4.
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北京出版社推出了由钱其琛副总理作顾问的三卷本著作《新中国外交50年》,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新中国外交事业从草创到全面发展的壮丽画卷,描绘了新中国外交半个世纪中取得的光辉成就,歌颂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领域表现出的雄才大略和建立的卓越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中,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和压迫,沦落于半殖民地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思来确定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说,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一 记者:吴大使,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查阅您的经历不由让人感叹:您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之一,亲历了新中国外交的破冰之旅;从外交部发言人,到中国驻荷兰、瑞士、法国大使,您可谓是新中国外交成长历程的见证人。那么,能否给我们谈谈新中国60年来的外交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和西方大国关系的重大突破.沉重打击了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史和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中法建交在当时国际上产生了轰动的效应.西方媒体喻之为“外交核爆炸”。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周恩来国际礼品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隆重举办。展览精选了国际友谊博物馆珍藏的周恩来在外交活动中各国元首和友人赠送的礼品30余件,很多从未公开展出过,展品极其珍贵。同时,还展出近100幅反映周恩来总理外事活动的新闻图片,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现了杰出外交家周恩来动人的外交风采和光辉的外交业绩。人们参观展览可以对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采的外交实践和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一作为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的…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孟庆仁陈建军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他就是中共外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他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不但直接组织和指挥了所有的重大外交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冲破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巩固革命胜利的成果、维护自己的独立与安全,成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课题。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责无旁贷地投入了这场战斗,并以决策人、指挥家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中国外交事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世纪风采》2014,(10):42-4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苏联、岁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陆续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向建交国派驻大使便成了当时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由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亲自点将的第一批驻外大使中有10位是军队中的兵团级干部,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高级将领,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1日8日,一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自新中国成立起,他还兼任第一任外交部长,领导外交工作达26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堪称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对周恩来的外交生涯来说是一次巨大成功。这次会议本是亚非国家倡议召开,非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但美国却派出了庞大的观察家和记者代表团参加会议,到处挑拨,胡说中国将向世界输出革命,要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搞颠覆活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及参加亚非会…  相似文献   

12.
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诗人。1945年,柳亚子赋诗称赞陈毅“资兼文武此全才”。陈毅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和中央外办主任。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主持外事工作时期是新中国外交初创时期和早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面临国际挑战和外交不利因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1927年曾专门发文纪念,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吴玉章等人还就此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纪念辛亥革命是一件大事.往往和纪念孙中山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忌辰和辛亥革命爆发日,每逢十周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作简要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丁明 《北京党史》2009,(5):25-26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当我们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时,可以看到,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全方位”.  相似文献   

15.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09,(10):26-27
外交舞台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暗流涌动。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近百年中国屈辱的外交历史,开创了新的外交史。笔者通过对中国外交史的考察,以中国利益取向和对世界的影响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列出了新中国外交十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又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作出了许多科学论断,表现出非凡的预见性。他提出了一系列外交原则和具体政策,展示了战略的勇气和高超艺术,把我国的对外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他的外交战略思想既是我国长期对外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又是融合了时代的特点、改革的智慧,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成果。一、外交思想的历史新高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又是从被压迫民族地位获得独立的国家,对于独立自主有着强烈的意识。因此,新中国建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掖。在这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格局的推动者之一,中苏同盟关系的维护者之一,中越友好关系的奠基人之一,睦邻友好政策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之一,是"我党对外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外交星空,群星璀璨,其中有这样一颗星十分特别:他是开国上将,却曾未领过兵、打过仗;对于外交,他是半路出家,却为新中国的外交屡建奇功;建国后,他未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却可以列席党的最高层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1962年,他逝世后,各界公祭,周恩来主祭,祭礼极为隆重。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当过记者、编辑,办过刊物、报纸,对宣传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从事过外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外交部长,领导中国的外交事务,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20.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围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这一政策,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