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是两岸经济合作协议谈判协商的半年,也是台湾经济一扫阴霾的半年。在亚太经济特别是大陆经济的畅旺带动下,岛内经济呈现出强劲上升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两岸经贸关系正酝酿着突破目前旧的格局,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经贸联系模式.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经济重心正逐渐转向亚太地区,而其主导力量将是以大陆为中心的两岸三地合作区域、东北亚经济区域和东南亚经济区域.台湾和大陆的合作将会给台湾一个有利的机会,使其能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与大陆的特殊关系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并进一步提高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台湾能否进一步密切与大陆的经济联系,融入亚太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对台湾经济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90年代中后期,两岸经贸关系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亚太经济合作年会,台湾官、学、新闻界纷纷发表言论,认为亚太经济合作从会议升格为组织,对台湾来说是利多弊少,并且寄希望于台湾能成为这个经济区域的营运中心,实现“振兴经济方案”的长期目标.这可以说是一个优美的希望,但是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并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决定于世界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和各有关国家和地区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避免亚太经济一体化下被边缘化的危险,台湾当局积极推进“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就规划方案来看,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以“六海一空一农技区”为升级试点,采取“前店后厂”模式,发挥其“境内关外”的核心作用,以“五大中心”架构为基础,以高端服务业和加值型加工产业为重点,凸显“自由化”、“示范性”,有助于推动台湾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台湾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水平,但对台湾部分产业也将造成冲击。与此同时,由于产业开放和对大陆政策松绑的保守性,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成效有限。台湾当局只有扩大“自由经济示范区”产业开放领域、拓展区划范围及功能,对大陆实施更加开放、自由和便利的政策,才有望达成“自由经济示范区”的预期目标,进而有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战后台湾的对外经贸关系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其间台湾的区域经济功能和地位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世纪前后,在全球化、区域化浪潮冲击下,在台湾当局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的制约下,台湾区域经济地位面临边缘化的挑战。为此,陈水扁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建设台湾成为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中心的目标策略。然而,离开两岸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支撑,所谓的“中心”不过是“空中楼阁”,将难以消除台湾沦为亚太区域经济“飞地”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大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引发后遗症。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台湾经济出现较年初预期为佳的复苏势头,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然而9月对日南投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遏制了台湾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不过,地震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仍属短期效应,未来会因灾后重建的庞大需求而刺激经济增长,预计明年台湾经济还将在亚太经济持续繁荣下保持较高增长率,但地震对台湾经济建设影响的后遗症仍不可忽视。“外热内温”被挡在门外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由去年的一外冷内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是台湾集团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制造业领域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其最重要的经营领域;三是加速开拓海外及大陆市场,注重全球化运营。导致这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而同时台湾当局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集团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其自身获取了新的成长空间,经济实力急剧扩张,更重要的是,对促进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发挥了主导性或重大的作用,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伍源 《台声》2004,(4):10-10
台湾“3·20 选举”的争议风波,引起政局激烈动荡,更令岛内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深感忧虑。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大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令台湾经济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如何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成了选后台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因此,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已成为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台湾经济已逐步融入大陆经济,台湾经济发展已离不开大陆,两岸经贸交流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加洞 《理论月刊》2007,(10):140-142
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冷战"的到来,太平洋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国在亚太战略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新冷战"使中国对外开放得以顺利启动并使战后形成的东亚经济体系发生变动,中国被融入到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随着美国保护主义的实施、日本与亚洲经济进一步地结合以及"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美国亚太经济一体化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九七”后香港经济前景望□高群服随着1997年7月1日的到来,香港的未来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在回归祖国之后,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曾经创造了现代经济奇迹、并已成为亚太经济重镇的香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东方明珠”是光彩依旧,还是更加辉煌,抑或...  相似文献   

11.
孙升亮 《台声》2009,(6):16-16
八项惠台新政不仅是对台湾经济的“雪中送炭”,更把两岸投资关系由原来的台湾对大陆的单向格局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局面,使两岸经济关系由过去的不正常状态向基本正常化方向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12.
日前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讨论与诊断台湾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找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此时,台湾经济学者马凯教授却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最大危机不是在韩国,而是太过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但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大陆5年前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命脉。他进一步表示,“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里,高达75%来自大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成为岛内热议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杨 《两岸关系》2009,(3):15-17
亚洲国家的“东盟10+3(中、日、韩)”经济合作协定明年起将进入货物互免关税阶段,届时将会对台湾产品外销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近来台湾工商团体纷纷呼吁台湾当局尽快与大陆签署经济合作协议。针对这一情况,台湾“国安会秘书长”苏起接受访问时明确指出,两岸未来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政策已经定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1991年成为APEC的成员之后,就积极地参加了APEC的历届双部长会议,江泽民主席从1993年开始参加了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在积极准备参加入世与复关谈判的同时,又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这一点本身就在贸易政策、制度改革和关税降低等方面为复关和入世谈判准备了许多条件,反过来中国的入世谈判又为中国深入地参加亚太经济合作提供了相辅相成的条件.应该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确实是日益提高了。现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动,台湾再度面临被边缘化的巨大危机。相对于产业界与学术界均相当忧心这对台湾将产生严重的冲击,民进党当局对此却相当淡定,认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杨志强 《前沿》2013,(1):10-13
台湾经济发展分期主要有:政治政策分期、经济发展速度分期、综合分期和时间代次分期四类。笔者综合以上分期方法,以经济转型为主线,考虑各经济指标和影响经济相关因素,将台湾经济转型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转型发展准备期(1949—1952年),主要特征是恢复生产;第二阶段为转型发展开拓期(1953~1964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从农业向工业转型,台湾经济由内需型向外向型转变;第三阶段为转型发展加速期(1965~1979年),主要特征是农业向工业,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工业内部制造业比重增加,外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第四阶段为转型发展升级期(1980~1989年),主要特征是台湾经济进一步转型,农业比重逼近零,工业升级逐步向策略性工业发展;第五阶段为转型发展深化期(1990~现在),台湾经济遭受重挫,财政盈余转为财政赤字,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了自194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此经济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九月下旬西方五国干预国际汇率以来,美元对西德马克、日元大幅度贬值。从去年年底石油输出国限产保价的谈判破裂后,国际石油价格节节下跌。世界经济这两大变化,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石油跌价和美元贬值给出口业带来了生机,对台湾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台湾报纸把这种影响比作一股“春风”,  相似文献   

18.
经济     
《台声》2017,(15)
<正>台研究机构微调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7月18日发布数据,将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预估上调至2.14%,较4月份的预测提升了0.03个百分点。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吴中书表示,过去几个月来,全球经济复苏力道比原先预计畅旺,带动出口扩张。该院报告指出,上半年台湾整体经济增长率为2.53%。  相似文献   

19.
经济     
《台声》2017,(23)
<正>台湾经济研究院11月15日召开"2018年经济景气趋势研讨会"。专家预测,明年台湾经济将由"外热内冷"转为"外温内热",整体增速温和下行。"台经院"指出,受惠于全球景气稳健复苏、国际原物料价格走高,台湾2017年经济表现优于预期,经济增速预测上修到2.5%。不过,今年前三季度台湾经济复苏主要是靠外需带动,内需乏力,尤其民间消费与投资"台经院"预测明年台湾经济增速温和下行  相似文献   

20.
论台湾经济转型及其对劳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台湾经济 60年代中期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经济向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现代经济的转变,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开始逐步调整与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两次经济转型不但带来劳工结构与劳工就业结构的变动,而且也提高劳工整体教育水平,并促进劳动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