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仰望花明楼     
罗雄 《学习导报》2011,(3):33-35
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近90年的风雨历程。回想悠悠岁月、沧桑过往,有一个人,与共产党的历史息息相关;有一个地方,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个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国家主席刘少奇,功德无量,永远值得人们敬仰:这个地方,就是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花明楼,人杰地灵,永远值得人们回望。  相似文献   

2.
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各省市负责人、军队的负责人及红卫兵代表计132人。会议有一个议程,即表决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会上最后表决通过“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当时的表决方式是举手,有131人都举手表示赞成这个提案,只有一个人没有举手,这个人就是陈少敏。  相似文献   

3.
“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刘少奇同志引用过的这句民谚,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背后议论,一个人受他人背后议论是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王右木(1887-1924),江油县武都镇人,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共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始人。在四川的中共地方党史上,有一位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革命先驱,他就是王右木。王右木是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中共四川党、团组织的重要创建人。1887年11月12日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不是驻村,李红冈也许永远不会知道锦州市义县稍户营子镇五台沟村这个地方。坐落在大山深处的这个村子共有居民236户,其中贫困户有204家。当李红冈以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的名义踏上这片土地时,村民没有表现出些许的兴奋——谁也不相信,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贫苦生活,会因一个人的到来开始转变。但这个人来了,就是43岁的李红冈。省城来的自家人李红冈是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副调研员。听说将  相似文献   

6.
如今,踏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惊诧,怎么今天的不少话曾经有一个人说过,今天的不少事曾经有一个人办过,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平民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生日,是在为他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被这个国家的人民知道的——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比毛泽东小5岁,是老乡。从地图上看,一山横隔,炭子冲与韶山冲直线相距不过30公里。小小一方水土,几乎同时“冲”出来两个冲天人物,他们分别做了新中国的第一、第二任国家主席。然而,对于刘少奇同志,学生们只是从…  相似文献   

7.
赵平 《新长征》2009,(6):35-36
把一颗心交给一个人,这个人会体会到她的温暖和爱意;把一颗心交给一番事业,人们会永远牢记她创造的业绩。参加工作29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披肝沥胆巾帼不让须眉,呕心沥血播撒党的雨露,把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就是榆树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马玉艳。  相似文献   

8.
李刚 《党建文汇》2008,(5):40-40
高度评价刘少奇 延安整风时期,中央机构的调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动.即刘少奇地位的变化。这个问题过去很少有人提及,对其论述较充分的是胡乔木。  相似文献   

9.
孙学梅 《党课》2009,(11):67-69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人跃上了世界铁路之巅,西藏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终于结束了没通火车的历史。而那些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让铁路跃上了世界屋脊的功臣们,以及他们在战斗中开创的“青藏铁路精神”,更值得我们永远歌颂。中铁十八局集团原青藏铁路指挥部六项目部副指挥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三八”红旗手孙学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生平业绩陈列厅里,陈列着一张陈旧发黄的刘少奇画像,像高71厘米、宽53厘米。这是花明楼农民罗德民在"文革"中巧妙保存下来的,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主席刘少奇蒙受不白之冤,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为"党内最大走资派"。当时,造反派十分嚣张,说如果发现了谁家收藏了刘少奇的书籍与画像,谁就会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批判斗争甚至锒铛入狱。高压挡不住人们对刘少奇的深厚感情。花明楼公社南塘大队会计、农民罗德明就是对刘少奇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之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  相似文献   

11.
一、学理论最根本的是把握精髓为什么一些人研究一辈子马列,许多经典著作能倒背如流,最后成为历史的绊脚石、时代进步的阻力;而有的人经典著作读得不多,却能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通过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这些年来大家都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但工作效果不一样,一些地方发展快,面貌变化大,一些地方发展慢,面貌长期难有变化。这里就有一个学习的方法问题,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领悟问题。这个真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了这个真…  相似文献   

12.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3.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世纪。在回眸这一百年艰辛、壮丽的非凡历程时,刘少奇——这个光荣的名字,这个不朽的名字,这个虽然曾经蒙垢而今却愈加耀眼的名字,不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伴随着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种种历史悲剧和更多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伴随着革命的潮落潮起,伴随着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和曲折前进,这个名字总是在历史进程的前沿不息地跳动着、闪耀着。刘少奇的一生,和本世纪中华民族盛衰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刘少奇在中国革命中崭露头角,始于工人运动,而在复杂的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球历来为国人所诟病,但近来足坛反腐的步步推进,却让国人刮目相看,这至少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足坛自上而下的普遍的腐败。这一点,与中国不少地方不少领域的情况是一样的。尽管足坛反腐还未有穷期,但在这个腐败的“重灾区”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反腐勇气及其有效举措,却给予人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重要更正     
吴明 《党史纵横》2005,(2):42-42
说到“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冤案,胡耀邦曾不止一次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这位陈大姐是何许人也?她怎么敢在那样的情势下公然唱反调?1968年11月1日,干冷的北风吹得北京城格外寒冷。全城的广播喇叭里都播放着同一个声音: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于10月31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萧瑟的寒风中,人们断断续续可以听到“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完全必要……非常及时。”“刘少奇……叛徒……一致决议,……永远开除一切职务……”就在全国的宣传机器宣传“一致通过”的时候,一位1928…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它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和祖国人民的心里。这个名字就是陈嘉庚。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二百,刘少奇在嘉定徐行人民公社视察农业生产情况。可一九五八年十月一一十七日,刘少奇参观江南造船厂后,与工人们挥手告别。W1958年11月回日下午,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参观当年学习过的“外国语学社”。刮1958年11月1日,刘少奇在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甲1958年10月31日,刘少奇在上海钢铁一厂视察时,用望火镜观看工人们生产情况。永远怀念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博采》2011,(5):46-50
打开辽宁省地图,人们会看到:在辽宁省北部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方位,有个地名叫哈尔套。现在,如果不是特意指出,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注意这个地方。但中,过去这个地方却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19.
冯力强 《奋斗》2003,(10):52-53
世界上有一个梦的地方,宛如仙境,也像迷宫,汇聚千种风情,托起万种憧憬,梦的旖旎瑰丽,梦的神奇诱惑,揽热冰城,牵动世界,让寒冬寻梦的人涌如春潮,心驰神往。这个梦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集天下冰雪艺术于—城的哈尔滨。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么一个苏区县,在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毛泽东热情赞扬道:"赣南的西江等处地方……那里的同志们都有进步的工作,同样值得我们大家称赞。"这个苏区县就是西江县。西江县从建立到解体只有两年不到,并不为人们熟知,但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