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在成为大家共识的时候,一种勿视社会科学的错误倾向也在一些领导部门和群众中蔓延。这是应该引起各方面注意的问题。社会科学是以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充满睿智的论断,把对科学技术的热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了深刻的理性之中。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人类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更是对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最新科学认识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反过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成为直接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还必然经过两个转换过程:一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二是将工程设计应用于实践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好的设计与研究,只有通过优秀的工艺操作才能转化为合格产品。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是通过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体现出来的,而要完成这个转化就必须依靠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这个载体,这就需要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因此,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能否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一高度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围绕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中还指出:“所谓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更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应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问题呢?我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是针对科学技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马克思还说过,科学技术“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这里指的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知识的成果,在它未加入生产过程之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续大军,邓俊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呢...  相似文献   

7.
袁夫友 《求实》2003,(Z1):76-77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马克思的观点,已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要论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论断应如何理解,观点不尽一致,基本上都在强调论断的实践价值和政治意义,概括地讲,有两种思路。“要素论”从生产力系统的研究出发,把科学技术看作“非独立的要素”。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系统的实体性要素。但实体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不仅如此,科学技术与实体性要素相比,对生产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现代科技为社会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放大了创新可能性的空间,提高了创新的速度效率。“功能论”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出发,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结构,科学技术是决定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认清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也就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就掌握了竞争中的主动权。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都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具体到“第一生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必须把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一、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洞察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充满睿智的论断,把对科学技术的热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了深刻的理性之中。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人类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更是对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为人们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科技成果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科技成果要成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科技成果与生产之间的转化效益还很低,这已成为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瓶颈”问题。我国每年可产生约2万项科技成果,但是具有一定应用面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所以,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目前很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好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提高转化效益,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因为这都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很容易作出精确量化评价的。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却不然,它的价值往往不易显现,也不容易立竿见影,对其进行评估也难以量化。正因为它的潜移默化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它的价值,从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是生产力,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也是被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反…  相似文献   

12.
近来,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观点颇为流行。该观点表面上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实际则相反。现将笔者的反驳意见提供出来,敬请学界朋友斧正。一、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前提,是社会科学属于生产力。对社会科学为何属于生产力问题,不少人提出了如下理由:社会科学与生产力有密切联系,且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笔者看来,这些不仅不能证明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相反倒证明了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的联系是有目共睹的,但社会科学究竟是否属于生产力,关键并不在于它是否与生产力有联系,而在于它是否作为生产力的内在构成成分,即是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如果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要素,那么无论它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因此,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和转化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已成为共同经验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及新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全面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14.
强调人的第一位作用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论及科技和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时所作出的两种论断。这两种论断是一种又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所谓矛盾,一个是强调人的因素,一个是强调科技因素,在同一事物的座次中居然有两个“第一”;所谓统一,是说它们都是讲生产力因素的地位,都是指对生产力发展作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王永南  王金福 《唯实》2003,1(12):9-12
在唯物史观中 ,生产力属于社会存在方面的范畴 ,而科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因此 ,科学不是生产力 ;技术属于社会存在方面的范畴 ,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科学性技术 ,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真理意义是 :科学性技术是生产力。特别是在现代条件下 ,相对于经验性技术而言 ,科学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 ,因此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中的“科学”不包含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力功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在现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此,必须建立起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是正确地反映社会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功能最根本和直接地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但对于社会科学所具有的社会发展功能,目前总的说来还是被严重低估了。实际上,不仅社会的政治、人文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科学,而且经济发展乃至于科技发展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科学的规定与主导。一、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与技术因为可以直接转化和派生出各种生产力要素故而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虽然不能直接转化成各种实体性的物质生产力,但却具有比自然科学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巨大经济功…  相似文献   

18.
一1988年 ,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科学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作用和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指明了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反复强调了科技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 :“科学…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夏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邓小平时这个重要观点加以创造性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早在50年代和6O年代初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作为...  相似文献   

20.
纪宝成教授指出,这些年来,挤压人文社会科学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讲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自然科学好像比较容易量化。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因为科学转变为技术,技术转变为产品,这需要一个社会的动力,一种社会的机制,社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