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那三年,特别是蒋军重点进攻山东的年头,在山东老解放区的村庄里,几乎见不到年轻小伙子,他们不是参军上了前线,就是支前远离家门,见到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村中的生产、支前等任务几乎落在妇女肩上,妇女真成了半边天。部队打仗要补充兵员,仗打得越大,补充新兵的任务就越紧迫,越繁重。解放军的兵源主要来自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1947年初夏,蒋介石集团为了抢夺解放军根据地,把解放军从关内赶到关外,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同时为了防止解放军乘机南下,国民党在 1000多公里的黄河南岸布置了一条自诩可顶百万大军的黄河防线,对解放军实行封锁剿杀。   中共中央从全国战役战略考虑,决定突破国民党部署的黄河防线,挥师南下实施战略反攻解放全中国。 1947年 6月下旬,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电令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率先突破黄河防线,在黄河南岸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此举揭开了解放军全面战略进攻的序幕。   …  相似文献   

3.
将帅同心     
刘统 《学习导报》2011,(10):35-35
华野主力挺进江南,是中央考虑已久的一个战略设想。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同时,中央就提出华野向江南,陈赓兵团向豫西进军,形成向国统区战略反攻的三把尖刀。这样必将打乱蒋介石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迫使国民党军大量回援,解放区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解放军则转守为攻,取得战略主动权。1948年初,刘邓大军进至大别山区已有四个多月,长期无后方作战,部队的弹药、服装和粮食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采取了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优待俘虏政策,如尊重俘虏的人格并给予平等待遇、释放或改造俘虏、对被敌利用的不明真相的被俘群众进行特殊处理等。红军之所以采取优待俘虏政策,是由红军的性质所决定的,既出于阶级友爱的考虑,也是为了打破敌人对红军的造谣污蔑,扩大红军良好的政治影响。这一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俘虏在下次作战时不再与红军为敌,并成为红军主要的兵员补充。  相似文献   

5.
正1946年初,国民党由于进攻解放区失利,迫不得已于1月5日与我党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然而,这只不过是国民党用来玩弄缓兵之计的政治花招,时隔不到半年,国民党就秘密调动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以中原解放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实行战略转移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此时,我党武装力量只有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之初,人民军队实施战略防御,先后打破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但这一时期,战争主要是在解放区进行。人民军队在内线作战大量歼敌的同时,解放区也承受了巨大的战争负担。在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区面积有所收缩,加之战勤任务和敌人的破坏,农民负担比较繁重,不利于长期支持战争。在打退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解放区实际情况、我军歼敌数量和敌我实力消长等因素,为了粉碎敌人战争计划,分散和各个击破敌人,果断作出开展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决策。自1947年6月开始,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先后转入战略进攻,实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目标。人民军队转入大规模的攻势作战,不但收复了全面内战开始之时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地区,而且开辟出广大新解放区,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赵力 《党史纵横》2013,(9):35-37
1947年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绝对优势兵力进攻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胡宗南在陕北被西北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其摧毁中共中央,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美梦最终流产。至1947年春,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受挫,被迫改为向山东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数倍于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向延安发动攻击,企图摧毁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或将其赶到黄河以东。然  相似文献   

8.
正1948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隆隆炮声中,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中共中央移驻晋察冀解放区,西柏坡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夺取全国政权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结果。面对国民党发动的重点进攻,中央确定中央工委转移到晋冀鲁豫解放区  相似文献   

9.
正1947年3月,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进行了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29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举行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区人民解放军作战;由刘少奇、朱德等率一部分中央机关转移到太行,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延安在平静中,开始了不慌不忙的大搬家,除了空空的土窑,什么也没有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很快撕毁重庆谈判的和平协定,拿出80%的兵力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刚开始,他倒是得意洋洋占领了105座城市,但紧接着,国民党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频频失利,损失了70多万兵力。于是,蒋介石决定改变“全面进攻”,采取“重点进攻”,即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离开延安仅仅七个小时,从西安飞来的六架国民党军飞机便在延安上空扔下了几十吨炸弹,目标是解放军总部和延安参议会大会堂。延安顿时处在三面包围之中,毛泽东果断作出放弃延安的…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13,(1):2+57-F0002,F0003
1947年3月,胡宗南部进攻延安时,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国民党军25万余人,解放军2.6万余人。胡部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兵员充实,装备精良,有一定的战斗力。3月12日,从前线回到延安的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在贺龙回到延安之前,由他暂时统一指挥在陕北的解放军,以便粉碎胡宗南的进攻。毛泽东说:"很好!"16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边区各兵团及一切部  相似文献   

12.
孟良崮战役是在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时,也就是在国民党军战略进攻最高潮时发生的.对于山东战场和华东野战军来讲,这是一次"转折性战役".此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从此走向低潮,并随即走向战略防御.  相似文献   

13.
震撼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解放军之所以能在这场大决战中取胜,除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诸种因素外,还与毛泽东在此之前对全国解放战争进程的长期思考是分不开的。本文拟就毛泽东战略构想的演进与大决战的关系作一探讨,并从中总结出有益的历史经验。一、毛泽东关于北线作战的长期思考,为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全国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的战略重点始终在南线,其在东北、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区的兵力较弱。战争头两年,蒋介石用于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分别为218、249个旅,其中北线分别为64、99个旅…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长江以南的解放军主力基本上已遵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从原有根据地北撤。而在长江以北,离长江较近、被国民党看作"眼中钉"的主要是中原和苏中两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处鄂东北和豫东南,南临武汉和长江,平汉铁路从这里通过,可以威胁武汉,又是国民党军沿平汉铁路北上进攻华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想大举北上,要首先扫清这个"障碍"。1947年11月,陈毅在淮阳汲冢地区会见中原突围部分干部时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很可能没有上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左手签订和平协议,右手便拿起了屠刀。《双十协定》墨汁未干,蒋介石就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要国民党各路将领“督励所属,努力进剿”,“其功于国家者必得膺赏,其迟滞贻误者必执法以罪。”到10月底,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已达80万人,还有70万日伪军也受命配合其行动。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刚刚开始8个月,我军歼敌总计71万人.蒋介石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即集中力量对我解放区的两翼——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对其它解放区取守势.敌人用于山东战场达24个师(军)60个旅(师).蒋军中五大主力的三个,即:74师、11师和新五军,都调来山东战场.以这三大主力军为  相似文献   

17.
1946年夏,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忍让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他纠集了193个旅约160万人,对中共领导下的各解放区发起了全面的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坚决反击后,粉碎并遏阻住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其全面进攻的战略收缩为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胡宗南以34个旅25万人马,向着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延安气势汹汹地狂奔而来。蒋介石这次进攻延安,重演着他在江西围剿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做法。他预先设  相似文献   

18.
正1946年6月底,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在华东战场,蒋介石调集27万军队,向我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华中解放军。华中野战军主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在苏中解放区主动迎击国民党军队12万人的进攻,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但是,自9月初始,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加强了淮北战场的兵力,占领了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华中野战军被迫北撤,与山东野战军会合,投入新的作战。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第二年,国民党的力量已大大削弱,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但蒋介石仍希望把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以实现他的战略企图.毛泽东以他军事家敏锐的战略眼光,及时抓住关于整个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不让敌人喘息,全面转入战略反攻,所以果断地作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用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地战略力针.  相似文献   

20.
张学强 《世纪桥》2009,(11):5-6
为补充淮海战役作战兵员,沂蒙解放区开展了参军动员运动。政治教育和思想动员是参军动员的中心环节,各地采取了自上而下、由党内到党外的动员方式,以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勇气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参军动员对象,组织参军。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区、村干部的努力,沂蒙地区的参军动员工作成效显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