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群龙戏海,一路打来势如破竹,凯歌频频。而在众多的部队中,有一支部队尤为令人瞩目,这支部队在辽沈战役的胜利中功不可没,辽沈战役也彰显着这支部队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1师是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皮旅",它的光辉历史,是一幅血火交织、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是一首英雄辈出、催人奋进的不朽史诗。  相似文献   

3.
进军西藏"补给重于作战"解放成都的战役刚刚结束,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于4月开始组织向西藏进军。第二野战军随即确定由第18军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由于西藏距内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加之语言不通,向西藏进军成为一场"补养重于作战"的特殊战斗—进藏部队的给养,几乎全部要由内地筹措,随军前送。为此,1950年1月13日,刘伯承和邓小平等联名向二野发出《关于动员全军支援十八军进藏的指示》。  相似文献   

4.
尹家民 《湘潮》2006,(11):15-19
离杭州城还有公里,陶勇就在电话里给敌公安局长立规矩1949年4月30日,第三野战军命令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率部进军杭州。5月2日,前锋部队六十八师抵达离杭州城25公里左右的瓶窑,被前面一条几百米宽的河流挡住了去路,被迫停了下来。此河名东苕溪,是浙北地区一条较大的河流。“得得  相似文献   

5.
刘旭 《党员文摘》2023,(13):29-30
1946年9月至11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两大主力部队在苏北会师。经过传达学习中央军委指示,两军实现了初步整合,并于当年12月和1947年1月并肩取得宿北和鲁南两场战役的胜利。随后,在短暂的战役间隙,两大野战军及时在临沂附近进行了部队休整和指挥机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了部队整编工作,使得部队更加正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晨曦 《党史天地》2007,(4):35-39
临(汾)浮(山)战役,是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继闻夏、同蒲两战役之后,于1946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临汾、浮山地区进行的一次歼灭战,速决全歼国民党军嫡系胡宗南的精锐部队第1旅,重创第27、167旅,给进攻晋南之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7.
一 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夺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与日军的最后一战是日本投降4个月后的1945年12月19日在高邮地区展开的。高邮战役是在粟裕司令员亲自指挥下,由我所在的部队——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八纵队与日军进行的一场恶战。1945年底,蒋介石电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茨,要他们坚守在苏中各战场。国民党蒋介石想用高邮要地来锁住华中解放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中,196师是一支引人注目的明星部队,它是我军开放建军的一个缩影,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同时,它也是我军少数几个因对外开放可以向社会公开自身番号的作战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二野12军36师(原6纵18旅)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支战功卓著、威名远播的英雄部队,以英勇善战、政治工作卓有成效著称,多次受到纵队以至野战军刘邓首长的肯定和嘉许,是当之无愧的“太行铁拳”、二野头等主力师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际春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在红军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任抗大政治部主任、代政委,在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二野、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刘邓的得力助手。1954年,张际春调北京工作,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为新中国的宣传文教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建国初期五大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中,张际春是惟一没有被授予军衔的一位。在长期的政治工作中,张际春细致入微、春风化雨般的工作,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好评,称他是"老妈妈"。  相似文献   

12.
李万祥是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四十五军)某部一营二连的普通战士,这个给地主扛过活的青年农民,在家乡解放后刚刚参军两个月,就随部队进入关内:、总攻天津前一天,他写了一份只有三行字的入党申请书。字虽然不多,却表达了对党的一片真诚和杀敌立功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79师是我军序列中一支声名显赫、战功卓著的部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过“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现任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曾在80年代初期任该师师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19日,是许光达大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许光达是新中国装甲兵事业的奠基人,曾任军委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当代军事家之一,创建了装甲兵这一新兵种。他领导组建了装甲兵的机关、部队、院校、基地和科研机构,推动了装甲兵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  相似文献   

15.
进逼道州     
杨成武 《共产党人》2006,(19):50-52
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之后,部队进到临武、蓝山一线,继续向西挺进。我们刚刚到达祠堂圩不久,就接到师部的命令:“薛敌(即薛岳)率五师之众在我野战军后尾追,湘、桂两敌向道县(即道州)、蒋家岭前进,企图配合薛敌截我于天堂圩、道县间。道县无大敌。我野战军为达到迅速先敌占领道县,渡过潇水,转入机动地域,打击敌人的目的。着你部立即由此地出发,经天堂圩,限明日相机占领道州县城,并拒止由零陵向道县前进之湘敌……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1,(6):19-20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的硝烟尚未散尽,党中央、中央军委便不失时机地作出部队停止休整、立即进军关内的战略决策。遵照中央的命令,东北野战军刚刚组建的12个纵队及特种兵部队近百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在解放战争晋北战役中,由周士第、贺炳炎、廖汉生指挥的晋北野战军,自 1946年 6月 16日起接连解放了朔县、山阴、宁武、繁峙和代县五座县城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崞县制高点段家岭.紧接着一举解放了北同蒲铁路线上重镇轩岗,全歼守敌一个团.部队立即挥戈南下,进军崞县城.十几天来一直是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十分困难.在一个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深夜,我们全旅到达崞县城外围,驻扎在上王、下王、三韩和白村一带.当时我在晋北野战军二旅四团三营十连当副连长.  相似文献   

18.
赵力 《党史文汇》2011,(2):26-28
上党战役从1945年8月27日揭幕战开始,至10月12日战役结束,历时47天。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采取夺城打援、围城打援的方式,以劣势装备和劣势兵力与阎锡山部队在上党地区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19.
203师在我军序列中是一支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部队,说平凡,是因为它资历浅,直到解放战争中期才诞生,参加战役战斗少,产生高级将领少,甚至在80年代就撤消了番号。说伟大,是因为它具有蓬勃的朝气,作战勇敢,多次发挥特殊作用,是后起之秀的最佳代表,闻名天下的奇袭白虎团就发生在该师。  相似文献   

20.
<正>建国前,每支部队可能都配有骑兵,但在建国后,骑兵作为单一兵种,真正较长时间地列入全军正式编制的师级单位,只有骑兵第1师。因此,骑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