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辛 《党史博览》2014,(12):52-53
正杨刚是出名的女报人,新闻成就凸显在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新中国成立后,她从《大公报》到《人民日报》,其间被周恩来看中、重用,并引荐给毛泽东,后来被任命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2.
访麻田     
正40多年前我初进《人民日报》社时,见到好多当年在太行山战斗过的老新闻工作者安岗、李庄、李克林、安文一、郭渭等,他们一提到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就情有独钟、滔滔不绝,纷纷竖着大拇指说:"那里山好水好,人更好!""那里是小江南小延安,贡献大!"麻田在我心中是终生向往的地方。初访麻田误打误撞登了《人民日报》1963年,我从左权县委调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当编辑。第二年国庆节组织采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大字标题报道开国大典。引题为"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副题为"朱总司令检阅海陆空军,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当年的开国大典吸引了中外众多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们更是通宵  相似文献   

4.
纪希晨,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记者.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5.
正谭文瑞(1922—2014),著名记者、编辑。1979年一二月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的中国代表团顾问,归国后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85年参加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任总编辑。1987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他还是国际问题专家,还是以"池北隅"笔名广为人知的讽刺诗人。在人才济济的中国报坛中,他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6.
王作东 《党史纵横》2014,(10):22-22
正在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期间,中共中央局、有关省委和市委创办过七张《人民日报》,这七个版本的《人民日报》有的连创刊号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已成为众多报纸收藏家难以寻觅的珍品。现按这七张《人民日报》的创刊时间顺序一一介绍。1、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机关报《人民日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重新建立,李维民任书记。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报纸为每周六刊,铅印,4开4版。李之白任社长兼总编辑,还兼任第一版编辑,谭莫伽任副总编辑。发行量1000份。创刊号以显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闻记者权利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华社《新华时评》2001年11月1日发表新华社记者赵鹏、余孝忠就《重庆商报》女记者罗侠被殴打致伤事件写出的《记者的新闻采访权不容侵犯》时评。人民日报同年11月7日相继发表了题为《记者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写在记者节来临之际》短评。“时评”和“短评”引起新闻界共鸣与强烈反响,大家都义正词严地谴责了侵害记者人身权、采访权的暴力行为,伸张正义,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在新闻界维权呼声中,有的人曾提出新闻无法可依,记者权利难保的问题,企盼早日制定新闻法加强对新闻记者的保护。不久前,一位作者发表文章说:目前在中国“不光是采访权、编辑权、批评权等,在法律上都是既无条文根据也无判例支持,其赖于生存的采访、报道活动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定权利。”等等。上述观点是新闻界长期关心和议论的话题,对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中国新闻法制现状和新闻权利的法律地位问题,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推进新闻法制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12):63-63
方成(1918-),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1946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漫画工作,1949年后历任《新民晚报》美术编辑、《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陈尧读《人民日报》,看到一则比较另类的新闻:日前,河北深泽县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利用手机编辑、留存、传播低俗信息,违者将被追究责任,其单位  相似文献   

10.
张虎生,山西省静乐县人,中共党员。 1956年毕业于太原五中,旋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1958年因院系调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和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曾任《拉丁美洲丛刊》副主编、第二研究室副主任, 1981年被评为副研究员。 1981年到 1990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历任研究室负责人、联络局副局长、新闻局局长、办公厅新闻发言人。 1987年被评为研究员。 1990年到 2000年 3月,历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1991…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宣部组织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等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编辑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红色革命老区泸州市古蔺县。近20名编辑记者分别深入该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太平镇红军驻地和二郎镇二郎滩等地进行采访,结合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感人革命故事,围绕弘扬长征精神开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内容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2.
好军嫂的心愿实现了1月11日,本刊记者在采访好军嫂韩索云时,得悉她有“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心愿,特在本刊第2期以《我的心愿》为题予以报道。《人民日报》很快转载。2月8日,喜知韩素云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本刊特向她致电祝贺!之...  相似文献   

13.
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宣部组织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等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编辑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红色革命老区泸州市古蔺县.近20名编辑记者分别深入该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太平镇红军驻地和二郎镇二郎滩等地进行采访,结合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感人革命故事,围绕弘扬长征精神开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内容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要当好舆论监督记者,就要一身正气。有了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一切也就乐在其中。1984年进入新闻队伍以来,我共写批评报道367篇,基本上都被本报和上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94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5.
艾蒲 《红岩春秋》2009,(6):56-60
本文是本刊今年第3期刊发的《我在47军当记者》一文的续篇。47军新闻干事艾蒲1965年春调新华社广州军区分社任记者,同时兼任《人民日报》记者。在此后的20多年中,艾蒲常有机会接触和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笔下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今天品味起来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人民日报》记者詹国枢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一项颁奖活动时,采访了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下面,是二人关于领导讲话之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金凤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汤小薇是《河北日报》的高级记者,这两位同窗好友、富家闺秀、名牌  相似文献   

18.
摸准时代脉膊讴歌时代英雄──记全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徐福锋刘一兴以报告文学《她的中国心》成名的哲里木报社蒙古族记者、主任编辑徐福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怀着一颗赤诚、火热的“记者之心”,摸准时代脉搏,深入实际生活,选取重大题材,以翔实...  相似文献   

19.
媒界链接     
抗击非典宣传先进获表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7月23日在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等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王思海等298名记者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等498部作品被评选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一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金凤和《河北日报》高级记者汤小薇是50多年的好朋友了。她们认识于1941年,那一年她们13岁,都在南京汇文女中读初中一年级。金凤是初中一年级下学期转学来的,她和汤小薇的功课都很好,在班里总是数一数二,两个人座位又靠在一起,认识没几天就成了好朋友,形影不离。由于兴趣、爱好相同,她们约定将来长大了一起当记者,一起去看看全中国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