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田圆梦     
正"北京老师好!""美术老师好!""科学老师好!"这是我每天走进和田县第三小学,见到那些天真淳朴的孩子时,他们给我的最温暖的问候。到和田支教,很多困难我是提前有过心理准备的。但是,第一次走进和田县第三小学的时候,我还是被惊到了。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援建的学校是两层的楼房,楼前的水泥操场上用黄色的油漆画着的跑道估计不足一百五十米。厕所在操场的东南角,是有六个蹲位的大通道。操场北侧有一排没有开关  相似文献   

2.
从来都是大人建学校,孩子进学校读书。 前几年,在中国,出现了孩子自己建的学校。那是全国小朋友节省压岁钱,先在河北西柏坡建了第一所,后来又在河南大别山区王大湾建了第二所,在云南建了第三所……我曾经写文章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是,建这些学校的钱,毕竟是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今年,这个奇迹有了新的发展。北京等地的小学生,在学校里建立了手拉手地球村,开展环保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垃圾分类回收。他们收集废纸、废塑料、废易拉罐、废金属,把这些垃圾换成钱,先是在江西建了一所手拉手环保小学,又在甘肃定西和迭部建了两所手  相似文献   

3.
校园丁香花     
每当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石河子市第二小学的校园里都飘逸着淡淡的花香,让人们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漫步校园,不只是丁香花,眼前那些怒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犹如一张张灿烂的孩子们的笑脸,轻轻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我的生命是和校园、和孩子、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校园和孩子给了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教育、学校、孩子,早已深深地烙印在石河子市第二小学原校长,现任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纪委书记马惠平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求贤》2012,(9):51-51
9月3日,位于南开区王顶堤迎水西里的“阳光家园”里,一所名为“华彩阳光”的学校开学了。这是本市第一所专门招收自闭症孩子的“小学”。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好友喜迁新居,一家人欢天喜地,但美中不足的是正念小学的孩子在离新家较远的另一个学区上学,很不方便。这位朋友就转学的事同孩子商量过,苦口婆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但孩子就是不同意。原因是,孩子在原学校的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还在班里担任班长职务,转到新学校,他怕班长当不成,故而不愿转学。最后,家长只好依了孩子。听了朋友的叙述,我不禁愕然,一个小学生,“官”念竞这么强,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学校离家再远点也忍受,这种心态令人担忧。愕然之余,不禁使我联想到某些为官者的所作所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08,(6):F0003-F0003
5月20日,灾区孩子在"帐篷小学"上课。当日,由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官兵创建的"帐篷小学"正式开课,这所简易学校名为"铁军抗震学校",40多名学生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奋斗》2006,(5):60-60
前不久,《西安晚报》登载一条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小学里,出了一个有名的“耐克班”,班里的小学生几乎人人穿的是耐克鞋。其中有的家庭还很困难,但为了让孩子跟上“形势”.也要紧咬牙关,省吃俭用给孩子置办一双价值千元左右的“耐克运动鞋”。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荣辱观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选择     
表弟高考分数下来,还不错,上了一本,中等偏上的学校都还可以选选。要填志愿了。爸妈也这几天也开始干着急,既想帮孩子动手填写,又害怕没有照顾孩子的想法。于是他父母不断问他,你到底想上什么专业,他回答"不知道";再问他,毕业后想做什么工作,他回答"还没想过"。原来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埋头苦读语数外、理化生之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18):50-53
性侵、挖眼、中毒……当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与那些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联系在一起,更让人痛心。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不仅是当下一些学校开学的“第一课”,也是政府、社会、家庭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曾从媒体上读过一篇写某邻国小学生吃“饥馑午餐”的报道。文章讲到:该国一所小学连续三天给学童供应“饥馑午餐”。“饥馑午餐”与“二战”后该国人在饥荒年代所吃的食物相仿。该校校长说,这样做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珍惜今天的生活,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笔者又想起这篇文章,不是因为非要效法人家,而是由孩子的一双白球鞋引起的。去年孩子按照学校要求,为参加运动会买了双白球鞋,用后刷干净收起来。今年学校举行体操比赛,要求同学们必须穿新白球鞋。我看孩子的那双鞋不小、不坏,刷得又挺干净,完全可以穿它参加比赛,便没再给买,并向孩子…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不觉间孩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在这五年时间里教过孩子的老师有十几位,然而最使我尊敬的,是我孩子的语文老师——王琳。  相似文献   

12.
秦兰,这位文静而斯文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乌鲁克学校16年的教学生涯中,以她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孜孜不倦地执着追求,对自己身边那些天真活泼可爱孩子的真诚挚爱;她用无私的爱心,给童龄们插上一双天使的翅膀,让他们向着人生的理想飞翔。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省大巴山区升钟水库的一个湖中村,有位名叫王守奇的教师,过去每天都要划着一艘小木船,风雨无阻地接送分散在几个岛上的孩子上下学。学校简陋,但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小学毕业合格率却连续多年保持100%。24年来,从这所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走出了400多名学生,其中有30多人考进了大学。  相似文献   

14.
鲁南 《党建文汇》2009,(3):48-48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读小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常常倒数;中学,他的物理成绩常常零分,被学校评为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他同样表现得惨不忍睹。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他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近乎为零。  相似文献   

15.
沿着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走进连绵的毛竹林.就可看见一所山区学校——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镇三村小学。有一名普通女教师.19年来在这里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给闭塞、落后、贫穷的山村孩子送去了知识,以无私的爱和柔软的双肩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就是广东省从化市优秀共产党员、南粤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淑春老师。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23,(10):58-60
<正>“校长是走向太阳的人,教师是托起太阳的人,我们的孩子就是放射光芒的那一轮太阳。”这是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玉英常说的一句话。19岁登上讲台,辗转多所学校,坚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从三道中心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到如今的明德小学校长,她将活力注入任职的每一所学校。21年教师岗位、17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认识提高措施得力成效显着──上海依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做法陆显忠孩子借读,学校收点借读费;补课,学校收点补课费;想让孩子进个好学校读书,就给学校拿点赞助。这在教育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在上海,你却看不到,那里是个什么情况呢?市区学生借读不收费,这是市...  相似文献   

18.
正我采访过很多学校,还没有见过这么冷清的学校。这是一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拥有20间砖瓦房教室的山区学校,校门口至今还挂着"南长滩小学"的牌子,但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安静:校园里没有学校特有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因为全校现在只有4个人:一名老师,3名学生,其中2个在学前班,一个上二年级。2013年还在这里读5年级的学生,现在也退学了。群山环抱中的南长滩,与甘肃省景泰县隔河相望,被称为宁夏黄河第  相似文献   

19.
从彭阳县城向北行28公里,我们来到了王洼镇孙阳村小学。从学校外表看不出与其他乡村小学有什么区别,远远可见高高飘扬的国旗,还有那一栋栋整齐的砖瓦房。走进学校,记者才知道这所小学只有1名老师和3名学生。虽然如此,但学校与其他学校一样,学生按时到校上课,同样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孙阳村小学的老师叫马义昌,今年59岁,他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见证了这所小学的兴衰。一孙阳小学学生最多时有160多  相似文献   

20.
粱中凯 《当代贵州》2011,(26):63-63
我是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的校长,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在这所乡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见证了学校的巨大变化。30多年来,学校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拥有国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5项荣誉称号的全国优秀乡村学校,而我自己做梦也没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