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李启龙  吴江  曾敏 《两岸关系》2012,(12):40-42
12月7日至17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北京东方天歌文化交流公司承办,台湾中州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协办的‘家国·传情·团圆”两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在台湾漳化县、台南市、高雄市进行了巡回展览,参观者反响热烈,两岸媒体进行了充分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11月26日至30日,以"青春系两岸携手迎冬奥"为主题的首届京台青少年交流营(冰壶)活动在北京市怀柔区中体奥冰壶馆举行,打响了两岸青少年以冰雪项目交流为媒介共同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第一枪。期间,来自台湾高雄的青少年与来自北京市各区的青少年通过冰壶运动结下冰雪情缘,汇聚两岸亲情,助力北京冬奥会。此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台办、市教委的大力支持,由怀柔区台办、怀柔区教委、台湾中华两岸交流促进  相似文献   

3.
罗萍  修凯  丘圣华 《台声》2023,(1):82-83
<正>日前,两岸青年举办云端交流活动,喜迎新年。福建省龙岩市和台湾苗栗共同举行以“情系祖地福满两岸”为主题的龙台客家青少年迎新联谊晚会,武汉音乐学院、台湾南华大学举办的“两岸一家同心同行”第二届鄂台高校青年迎新年专场线上音乐会,济台青少年迎新年云端交流会暨第十九届“齐鲁风两岸情”中华文化研习营启动。活动中,两岸青年增进了解、传承中华文化、加深同胞情谊。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讲述者,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与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息息相关的故事,表达了对于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感知、感悟,为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台湾爱音斯坦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林上紘一见到记者就迫不急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说,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成为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  相似文献   

5.
以台湾地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态度作为切入点来探索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真实看法。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两岸长期隔离和台湾特殊的发展路径、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以及两岸交流制度方面等原因的影响,台湾青少年在看待中华文化时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此,我们认为应该通过网络、学校等途径来改变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误解,从而加深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和认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9,(7)
<正>4月4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北京会见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开幕式的台湾嘉宾和两岸学生代表。刘结一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希望两岸青少年成为团结友爱、携手奋进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两岸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虽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摆脱大陆的政策措施,但两岸经贸联结强度并未减弱,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相互投资中有利于两岸经贸稳定性提高、两岸产业合作结构优化的趋势特征逐步显现;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影响加大;台湾经济跟从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这为进一步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畅通提供了支撑与动力。一、两岸贸易保持总体平稳,质量明显提升;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高位运行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2018  相似文献   

8.
台湾意识演变过程中的台湾青少年民族认同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岸互信和共识取得新成就的同时,多年来横亘于两岸之间几代人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对立或敌视的历史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仍有可能在两岸多渠道、大规模的沟通、交流和交往过程中凸显出来.大陆有关部门应该了解台湾主流民意的变化,关注台湾"民心"和"民意"的顺畅通达;同时推进教育与文化交流,加强资讯和媒介的沟通,增强青少年工作的力度,以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14)
<正>夏令营,已越来越在两岸青年交流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像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台联2015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这一如今成为两岸交流品牌的活动,受到了两岸青年特别是台湾青年的喜爱。每年1000多名台湾青年学生与大陆同龄人一道,积极参与交流联谊、相知相伴,用自身体会实践着两岸和平与和解,传承着华夏信仰与力量。显然,这种如火如荼的两岸青年交流盛况来之不易,难能可贵。我们都希望这一凝聚了无数人心血,承载了无  相似文献   

10.
应当从培源植本入手,着眼于台湾的青少年一代。通过促进两岸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日,"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十年回顾·北京特展"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两岸嘉宾与师生欢聚北京,共同回顾纪念大展10年所走过的不凡历程。台湾中华文创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与台湾高雄市艺教界20余位代表组团到北京参加大展10年的特别纪念,以期两岸继续携手,共同推动两岸青少年的创造发展。作为大展10周年特别纪念,本次北京特展不仅展出两百多幅历届精选作品,更是全面回顾了10  相似文献   

12.
<正>为帮助在台的两岸婚姻家庭子女了解大陆,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承办的"冰雪情缘·青春相约"首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冬令营于2015年2月1日至6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台湾和大陆的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台湾为大陆配偶服务的民间团体代表、媒体代表和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7月9日至7月16日,由江苏省台办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系主办,《南京晨报》、《台湾好读周报》和南京江宁区台办联合承办的2018"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的获奖选手以及台湾和江苏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共同探访南京秦淮河畔、台城、江南贡院、南京市越剧团、江宁牛首山、  相似文献   

14.
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是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两岸民间交流发展程度的一项指标,又对建立长期而稳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两岸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两岸青少年交流之回顾海峡两岸间的正式交流始自于1987年11月。是年,台湾方面宣布开放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岸青年一代,同是奋斗者,同为追梦人。7至8月,扬州启动"我心飞扬·筑梦扬州"扬州台湾青少年交流月活动。本次活动由扬州市台办主办,来自台湾多个城市的8批、近300位青少年来扬交流实习。扬台第二届青少年足球交流赛、"手拉手心连心创未来"台湾大学生江苏实习就业特训营、非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台湾,棒球运动十分普及,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风靡,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棒球场。在无锡,近几年棒球运动也开始在青少年中普及发展,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少年棒球交流邀请赛成为无锡和台湾青少年交流的重要赛事。7月26日,无锡市台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共同组织无锡市滨湖区、锡山区和梁溪区的五所学校组成3支少棒队60余人,赴台湾新北市和台东县开展"新和杯"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1)
<正>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回答了记者提问。积极鼓励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2015年大陆"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低收入阶层、中南部民众及台湾青年)政策将会有哪些具体措施?范丽青表示,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高度重视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未来也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为两岸青少年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提供更多便利。我们也愿意为台湾青年到大陆来发展、求学、就业、创业创造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8)
正306.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一家亲。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共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两岸青少年要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关心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传承中华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少年交流,调动和激发两岸青少年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热情,加强互动,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台湾花莲市花莲县民族里里长张东耀  相似文献   

19.
陈燕 《青年探索》2013,(5):39-43
文化认同影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因此构建两岸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福建与台湾关系源远流长,分析两地文化形态和两地青少年文化认知的异同,进而探索两地青少年的交流路径是构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1月21日,12位攻读农业、地质、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北京高校大学生与62名来自台湾的大学生相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自此,由宋庆龄基金会与台湾夏潮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两岸青年共同寻迹京杭运河"交流活动拉开了帷幕。为期9天的寻迹京杭运河之旅,两岸青年实地参观了上海、杭州、苏州、扬州、北京等京杭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遗迹以及当地特色人文景观,共同探寻古运河的千年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