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行政权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平 《唯实》2001,2(8):92-95
中国社会转型与体制变革,要求对行政权重新定位,实现由传统行政权向现代行政权的转变.这一转变既面临着来自权力本身的扩张以及中国国家本位文化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等阻力,又可以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加入WTO中获取强大的外部动力.从政府自身来说,关键是要做好"限权、控权、减权、放权、分权、还权、参权"等几方面的工作,实行必要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宪法权力体制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性质行政强制执行权涉及行政权与司法权之界分,从理论上讲,应该首先是一个宪法问题。从权力体制划分来看,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包含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国家元首的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国家审判机关的权力以及国家检察机关的权力等。其中,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行政权,而人民法院则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在权力体制中,  相似文献   

3.
不断扩张自己的疆域,是权力运作的基本特点,此虽非为行政权所独有,却以行政权尤为突出.在当代中国立法中,行政权在目益侵蚀立法权领地的同时,广泛介入了传统的司法权领域,不怛拥有对行政争议的主导性裁决权,而且部分地介入传统上应由法院处理的某些类型的民事争议.获得了对某些特定民事争议的先行处理权或最终裁决权.此外,行政权还或者在立法上或者在实务上,介入刑事法领域,从而多向度地形成对司法权的渗透与挤压,成为当代中国行政权一权独大的重要表征之一.尽管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介入有其客观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从权力分工与制约的原理看,行政权应当审慎介入司法权,在不介入刑事实体法、程序自愿和司法终决等原则的指导下,在国家立法中合理配置行政司法权.  相似文献   

4.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也是行政权自产生后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尤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更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此,要建立民主监督制度,以民制权;建立独立的监督制度,依法制权;建立平衡制约机制,以权制权.  相似文献   

5.
龚艳  侯华楠 《唯实》2011,(1):84-87
二战以后,行政国已经成为各国行政权扩展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从古典法学理论开始就追求的法治国,在现代中国完善法治的进程中又有着重要的意义。行政权与法治权是一对古老的矛盾,是传统三权中最为强势的一对权力关系。行政权与行政国,立法权与法治国的纵向关系;行政权与立法权,行政国与法治国的横向关系;立法权与行政国,行政权与法治国的交叉关系是四者之间的基本关系范畴,而行政国与法治国的关系也是基于这个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6.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也是行政权自产生后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尤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更需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此,要建立民主监督制度,以民制权;建立独立的监督制度,依法制权;建立平衡制约机制,以权制权。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处于现代城市化与全球城市化并行的压缩型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的同时,城市社会不和谐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城市体制之外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城市体制内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强拆问题等方面.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生存权、共用权、环境权、参与权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确立以社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由经济发展主导型向社会建设主导型转变,把社会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口,是实现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是指中国人在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逐步将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变,逐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新人的素质水平。大致可归纳为:1.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前总是依赖政府、依赖单位、甚至倚靠关系和自卑依附的人格心态中解脱出来,以充分的自  相似文献   

9.
针对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问题,当前经济理论界和实践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们从体制上及其衍生的观念方面,从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方面由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剖析,很有见地.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影响转变的突出问题——权本位问题.这是一个既萦绕于生产关系又附着于生产力的幽灵,它已渗透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危害极大,如果不予以净化,必然会使“转变”蹈人沼泽,反而丧失经济增长的良机.由于历史的沉积,我国有个“官本位”的氛围,伸手要官,拿钱买官,挖空心思争官者大有人在.一旦得手,不但发财,还会“全家鸡犬升天”.这公开的秘密是个“权”字,有权就能有一切.本文提出的“权本位”的概念,从意义上讲,二者相近或者不可分割,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它不仅是经济体制本身的根本转变,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以及思想观念的极大变化.同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之相配套.不久前,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政企分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政企分开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两大改革的艰巨任务,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政企分开必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促进“两个转变”的顺利实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要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们已经提出了很多年,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权力制约是普遍规律,中国封建社会的模式是皇权之下的行政权(相权)、军事权、监察权相互制约以及这些权力系统与皇权相互制约,而监察权则是专门的权力制约系统,这在宋代尤为典型.宋代的中央权力架构中,台谏专门负责监督、纠察、制约皇权、相权、军权和司法权等各种权力,在权力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国家和政权长治久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涉及到诸多方面工作,但是,其中一个主导环节就是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无论是对经济体制转变,还是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工程.一、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6,(6):54-55
黄俊伟在2006年第4期的《书屋》上撰文指出: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们目前还没有一所在国际上真正具有一流水准的大学。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中行政干预太多,高校创新受制约。我国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权大于甚至凌驾于学术权的怪现象。一所真正的大学,其权力运行机制应该是行政权受学术权支配,行政权服务于学术权,行政权的运转原则,要符合并保障学术权的尊严和荣誉。而现在是反宾为主,大学不是或不完全是学术组织意义上的大学了,而是政府行政体系在大学系统内部的延伸。校内庞大的行政官员和准官员队伍成为支配和支撑大学的真正主体,纯教学科研人员却成为“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不仅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了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对国有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现实要求.乡镇企业如何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呢?我们认为,必须实施以下三个战略:一、突出重点,抓住产权纽带.实施“抓大放小”战略.  相似文献   

18.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生产关系的改革,后者是生产力如何发展,两者是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19.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企业的兴衰成败,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灵活的经营,过硬的职工队伍等因素以外,  相似文献   

20.
只有通过司法化,宪法的效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宪法司法化的直接意图在于立宪权和司宪权的分立,限制、监督、抗衡和制约立法权和行政权,最终目的是有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实际上只涉及宪法的适用性问题,该案实际上是以宪法私法化的途径达到了宪法司法化的目的.在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和解释不具有直接的司法适用性,立法机关解释体制违背了"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问题的法官"这一原则,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宪政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设立违宪审查制度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