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律全球化是指正在进行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的法律表现,本文通过对法律全球化进行再认识,提出中国法治应该在处理好法律全球化与法律多元、国家主权以及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应对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法治进程中的制度困境,改革、完善既有的法律制度,融入法律全球化潮流,从而推动我国法制建设、建立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陈永华 《特区法坛》2007,(6):1-1,4,5
“二五改革”期间,中央从我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将带动我国司法理念、伦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那么,法官作为重要的司法主体,其应具备哪些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3.
律师是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律师职业的出现,不仅是基于社会生活对其专业技能的需要,更是国家政治建构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把律师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律师业的发展状况往往被当作国家民主与法治总体水准的一种标志。自我国建立律师制度以来短短几十年间,我国律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最终都可转化为法律问题,并随时间逐渐降温”(托克维尔语)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对民主法治的追求,没有对公平正义的尊崇,就不可能有律师职业的出现;离开了律师这一职业,民主法治的实现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就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因此,建立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胡进 《法制与社会》2011,(28):7-8,15
公民具有普遍的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目标之一,而其前提为公民要具备强大的法律信仰,本文在对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各种原因,尤其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法律工具主义进行了批判,在培养情感和端正态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央政法委提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有法可依",还不是真正的立法上的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制定良法的指路明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为法律监督者提供了正确的监督理念,而且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监督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包含着法律至上,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和司法独立等基本理念,强调法律在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权威性,要求依据法律原则处理国家的各项事业,使法律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8.
法律作为具体的社会事实,是社会规范的一种,与其所属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其标准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符合国情。我们应在理智分析儒家思想理论与法治理论的基础上,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并借鉴其它先进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等院校应当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从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京 《中国公证》2006,(12):49-50
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是一个政治思想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受到洗礼、认识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我将这个过程中习得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互勉。  相似文献   

11.
民法学基本理论在网络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使是再不敏感的人也能察觉到已经形成和存在的网络时代对于民法传统理论和制度的强烈冲击。不过 ,全面系统地概括和说明这种冲击的论述似乎还不多见。刘德良之文的价值就在于他从民法的价值理念到民法的基本原则 ,再到民法的方法论及当代民法学所面临的问题等 ,对网络时代下民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就现时民法的发展走向及核心问题提出了具有独到之处的个人见解。虽然个别立论大有探讨余地 ,但其用心与用力颇值鉴赏  相似文献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émiotique juridique - The article presents so-called “derivational” theor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方法:法律认知之根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晖 《法学论坛》2003,18(1):93-94
在我国 ,法律方法论一直是一门处于边缘位置、发展迟缓落后的学科 ,主要原因在于 ,人们始终把法律方法论作狭义的理解 ,对其角色的工具性、实用性定位 ,在观念上的单一陈旧 ,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对法律方法论理论体系的建构。法律方法论要从困境中走出来 ,必须进行检讨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论投资基金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未来的投资基金立法当中必须明确投资基金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概念、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法人理论以社团与合伙的二分为依据,以社团作为理论建模的基础,无法回应市民社会中发挥组织社会生产功能的企业的法律交往需求。德国学者针对合手合伙的群体理论和美国学者提出的资产区隔理论,均旨在将企业的独立财产作为企业独立性的核心构造,符合财产与自由关系的一般原理。企业的独立财产不仅有利于企业确立独立于企业所有者的企业目标,而且能够促成企业秩序和文化的形成。经济意义上的企业所有者仅是企业这种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成员,与企业依其财产获得的独立性并不矛盾。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可能达成的数种均衡,在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程度和企业独立性的程度上存在量的区分。以企业作为法人的社会基础和法学建构的原型,降低企业独立性的门槛、区分企业独立性的不同程度,能够为市场经济注入更多的财富、自治空间和活力,符合市民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实定法的认同和推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法活动和法学教育。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依法执政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审判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保证宪法的实施。一切国家机关包括法院 ,法院最主要的活动是审判活动。据此 ,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和根本的法律依据。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中是可以适用宪法原则 ,引用宪法条文规定的 ,但限于普通法律并无具体规定 ,而宪法又有原则规定时 ,方可引用。建议对宪法诉讼程序作特别规定 ,即应以中级或高级人民法院为第一审法院。  相似文献   

18.
周赟 《河北法学》2011,29(8):47-56
可能主要是基于某种自卑心理,当然其中可能也蕴含着某种功利因素,中国法理学界自上世纪末以来似乎迷上了追问诸如"什么是你的贡献"、"什么是中国法理学"或意欲构建所谓"具有主体性的中国法理学"等一序列问题。这种着迷或意欲从情感上讲当然可以理解,并且相关论者也确实很可能具有真诚的学问初衷,甚至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中国法(理)学界的有意识反思;但必须指出的是,此类追问从根本上讲似乎是反学术的,并且也无甚必要。因而有必要分别予以澄清,以使中国法理学可以轻装但却方向明确地上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学》2015,(5):3-11
霍布斯是权利本位论的哲学奠基人。自然权利是其权利本位论的逻辑起点,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平等关系。从自然权利的自然平等和自然自由出发,霍布斯论述了权利本位论的三个基本主张:权利先于义务,权利先于权力,权利先于欲望(以及意志和功利)。首先,自然的和社会的义务(法律)都是有条件的,最初都源自于自然权利;自然权利是无条件的,是一切法律和义务的基础。其次,权利始终是目的,是第一位的,权力则是手段,是第二位的。国家主权和公民权利都起源于并服务于自然权利。最后,自然权利是人的本质属性,是欲望、意志、功利的前提,是一切政治性、道德性和社会性问题的开端。霍布斯的权利学说是彻底的权利本位主义,并因此为现代社会、政治和法律提供了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退休年龄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退休年龄改革已大势所趋。男女同龄退休具有宪法依据、经济基础、实践要求和理论基础,实现男女同龄退休要关注民意结果、弱势群体、失业问题和女性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