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等等。乍听上去这话似乎没什么,但仔细品味,便觉得话中带有某些贬意。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个性与党性、组织纪律性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2.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等等。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一些单位不出人才、少有政绩,恐怕与其领导用人求全责备、容忍不了有个性的人才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等等。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一些单位不出人才、少有政绩.恐怕与其领导用人求全责备、容忍不了有个}生的人才有关系。一般来说,有个性的干部大多思想观念新、有魄力、敢想敢干,同时在性格上、工作方法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善待个性     
干部工作中,常听到有人说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乍听上去,似乎没什么,但仔细品味,便觉得话中有某些贬义。在有些人看来,干部的个性似乎是与党性、组织纪律性对立的,是不能容忍的,因而,有些干部因“个性比较强”虽多有才华却长期得不到“用武之地”,而个别平庸者却因“完美无瑕”而被重用。一些单位不出人才,少有政绩,恐怕也与其领导容忍不了有个性的人有些关系。个性是一种独立的品格。物有棱角而露锋芒,人有个性而显风骨。按理说,对有个性的干部应该亲之、近之、  相似文献   

5.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乍听上去这话似乎没什么,但仔细品味,便觉得话中带有某些贬意.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个性与党性、组织纪律性是对立的.有些干部因为"个性比较强",虽多有才华却易折戟沉沙,而个别比较平庸者因其"完美无瑕"往往被看重.  相似文献   

6.
干部考核工作中,我们在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干部,即通常所谓的“两头冒尖”干部,他们工作能力比较强、工作实绩比较突出,但是群众对其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有微辞、有反映。而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时又是些短时间内难以核实清楚的问题。对这部分带有疑点的干部,我们姑且称之为“疑点干部”。因为这部分干部“疑点”的调查核实的难度比较大,加上时间、人手等条件的限制,对这些“疑点”,考核组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调查核实清楚,也难以及时下一个明确的结论,只能把群众的这些议论作为“疑点”,向组织上汇报,为组织上合理评价和…  相似文献   

7.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通常会听到一些领导议论某个干部“比较有个性”。什么叫“个性”?个性也叫人格,在心理学中,通常指个人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面貌。个性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两方面构成。前者是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成分;后者是决定个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人生观等成分。“个性”是一种独立的品格。从社会意义和作用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畅 《前线》2014,(4):119-119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为种种原因而“落马”。在这些原因中,有部分人是由于具有各种“雅好”、收受各种“雅贿”而玩物丧志,让自己步入囹圄的。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中.有些领导个性豁达率真,求治求变的动机非常强烈,不太在意下属建言的态度.而更关注下属建言所蕴涵的价值。因此,向其进言只要内涵到位。即使“硬碰硬”也无妨。但也有许多领导心理比较敏感,在乎自身受到尊重、敬畏、  相似文献   

10.
盯着什么干     
干部应该盯着什么干 ?不言而喻,首先要盯着群众干 ,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盯着问题干,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   盯着群众干,盯着问题干,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对头,他们盯着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曰盯着领导干。其特征是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专拣上级高兴的事儿干,曲意迎奉,习惯当“传声筒”,干工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看领导“怎么说”,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根本利益(连载九)将心比心才是真(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农村问题的过程中,梁雨润感触颇多,其中最多的莫过于一些干部由于自身的素质差,加上有的干部在村上本身就是家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因而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不能秉公办事。有些村干部又因为自己在本村长期担任干部,渐渐成了某些特权人物,把集体和党的利益变成了“以我为核心”的家族式领导。而正是由于他们  相似文献   

12.
情商:领导者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情感智商运用到现代管理领域,是近20年来一直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领导者要“用心管理”,而不是仅仅靠权力、压力使人服从。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有的干部有些“娇气”,不愿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身在群众,心在“汉”;有的干部有些“傲气”,身居要职,趾高气扬,架子大,瞧不起群众,疏远群众,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干部有些“霸气”,把群众当成工具,任意摆布,动辄训斥;有的干部有些“邪气”,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权谋私,处事不公;有的干部有些“冷气”,对干部群众的困难疾苦、身心健康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解决“不想听真话”的问题。考察干部本来就是为了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作为地方或部门领导,理所当然地希望通过考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反映。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恰恰不希望在考察中听到真话。因为那些由领导“授意”的考察,一般都是先确定提拔人选,后走程序,实际上只是过一下场,能否听到真话并不重要;有的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考察前先定调子,把考察对象大加赞赏一番,俨然“伯乐”发现了“千里马”,谁还敢说个“不”字;甚至有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了解到,有些地方为了精减干部,开始拿一些通过基层党代表选举产生的党委委员和通过基层人大选举产生的副镇长“开涮”,导致了许多不稳定因素。湖北某县有十几个乡镇“被涮”的党委委员和副镇长就集体跑到县委县政府去讨说法,甚至出现了殴打领导、致人重伤的事件。此种情况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特别强调,对选任制的干部,在任期内不要轻易变动。因为在任期内,拿选任的干部“开涮”是不合法的。凡事欲速则不达,尤其是精减干部,如果操之过急,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我们某些基层领导,由于缺少必要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是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必要措施。隆昌县针对干部研判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四分四避”,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分析把脉,着力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分类划定研判对象,避免“—刀切”。隆昌县将领导班子分类确定指标和权重,分类研判并进行综合排序;将科级干部进行定量打分,分类研判。对采集到的信息采取结构分析、数据分析、民意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判,兼顾共.陛与个性,消除了分析研判中“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搞“—刀切”的现象,为选准配强班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热线     
中组部《组工通讯》:爱护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  相似文献   

17.
报载:某市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说情,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这位亲戚骂他“六亲不认”。办案的同志说,只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干部,处理案子才不会徇私枉法。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间,有些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互帮助、照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讲亲情、友情,而是深深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明  相似文献   

18.
要想全方位了解干部,准确作出评 判,就必须考察干部的个性特征,尽量 避免人为因素对工作的消极作用。个性 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模糊消极淡泊。有些干 部思想上提前“衰老”,过早抱定“船到 码头车到站”的念头,他们没有确切的 奋斗目标,对于领先群伦漠然无视。这 类人多数工龄较长,或受过挫折,或遭 遇排斥,不愿意再为工作付出代价。但 这类干部多数比较正直,有大局观念, 鄙夷搞小动作,自成一家,似闲云野鹤, 对事业妨害不大。 — —意志不坚延宕少断。有些干 部往往开端优秀,却虎头蛇尾、有始无 终,很容易在失败信…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0):46-47
衡量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不能眼盯“数字”下定论,而要在观念转变、工作科学、发展成效上找“真绩”。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和机关干部患上一种久冶难愈的“数字癖”:不管什么事情、何种工作,都喜欢用“数字”来说明,拿“数字”撑门面,总是在“会议开了多少次”“文电发了多少份”“制度定了多少条”“问卷印了多少张”等上面转圈圈,  相似文献   

20.
人生算术     
文书写作自古以来就是“政事之先务”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因而历来受到政治家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在全党提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革命干部必须能看会写”。新的形势对革命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些领导却依然不善于拿起笔杆子,对于自己领导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