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视野的农业补贴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对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来均衡社会利益分配、缓解涉农利益冲突。农业补贴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则是政府与农民等相关利益主体围绕利益调整而展开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和妥协的互动过程。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政府与农民互动的不对等蕴涵了农业补贴政策的强制性变迁特征,而向政府意志及利益偏斜和对农民意志及利益轻视的强制性政策安排又注定了政策效率低下的必然命运。在新时期要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系统,使之跳出低效率运行的逻辑理路,构建政府与农民的良性互动与调适关系是首要之义。  相似文献   

2.
冯进 《党史文苑》2004,1(8):41-44
共产国际为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由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比较了解的过程,因此共产国际所制定的中国土地政策出现了曲折和反复,即从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到比较符合实际,后来又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机械套用俄国土地政策模式,致使大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际流转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改变农地用途、侵害农民利益、流转合同不健全等权益异化现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就必须在政策、法律上大做文章,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序进行,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同时要注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为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由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比较了解的过程,因此共产国际所制定的中国土地政策出现了曲折和反复,即从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到比较符合实际,后来又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机械套用俄国土地政策模式,致使大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5.
陈柯霖 《湘潮》2013,(8):56-59
土地征收制度是国家强制性收购民事主体的财产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因我国不存在私人所有的土地,所以土地征收在我国仅仅是指国家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钱袋子"、"命根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收,由于在制度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农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了损害。本文将在对农民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农民利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德福 《探索》2011,(5):147-153
当前农村正在出现一种“政策激励型”的群体性事件,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挑战。调查发现,农民通过群体性行动向基层政府施加压力谋取利益。分析认为,农民利益诉求是国家惠农政策激励形成,农民的国家观念是其形成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维稳高压的政治生态则提供了制度空间。“政策激励型表达”突破了“被迫反应式”的“维权抗争”范式,提供了理解农民利益表达行为的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必然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特殊因素影响。建国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在农村的具体政策实践,就是在国家自下而上提取大量农村资源用于建设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一背景下,通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把农民组织起来,保持了农村的基本经济社会秩序。发挥了农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税费改革以后,基层政权的治理资源弱化,一系乡村体制改革的措施客观上削弱了基层政权能力,造成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与自下而上的具体农村的具体需求偏好难以达成有效对接。取消农业税后,更应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乡村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持农村基础秩序。  相似文献   

8.
刁孝堂  刘明月  李明其 《探索》2007,(6):180-184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业税全面免征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土地流转的环境和条件逐渐形成.各地如何顺应农村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切实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城乡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统筹发展,是理论界和决策层必须积极应对的现实课题.本文就江津区在土地流转中的一些成功做法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增人口土地调整纠纷不属于行政案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农村新增人口土地承包调整纠纷,某些人民法院将此类纠纷案件作为行政案件审理,认为村委会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新增人口要求分地,对村委会享有一种程序性诉权应予保护,笔者认为法院将此类纠纷纳入行政案件予以受理并判决属适用法律错误,不符合中央有关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要求。农村新增人口承包土地的权利,在土地发包时,应得到平等的土地分配,而在承包期内,则受到法律和政策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21,(1):87-98
土地流转现象正普遍发生于当前乡村社会。受劳动能力分化和务工市场发展的影响,青壮年农民率先脱离农业生产,农民家庭农业劳动力出现断层,高龄老人不得不依靠流转的方式完成"土地—养老资源"的转换。而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中老年农民则在农业资本化、涉农政策的负外部性、土地细碎化的多重影响下,被迫逃离收益日渐减少的生产环节。由此,农民开始重新调整生计模式、土地预期和不同类型土地的使用方式,并形成了对稳定地租的强烈依赖。普遍发生的土地流转虽然是农民主体的自发性选择,但却包含着现今农业生产条件下"小农被迫终结"的必然性。因而,需要重新审视现今小农生产的外部环境,并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政策作出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局部政权后,如果能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其正确的土地革命纲领应该是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所有权交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这才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是,当时的中共领导者们却盲目地服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把苏联实行土地国有的政策搬到中国.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根据地、有了局部政权到1930年冬,都是实行土地公有,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种政策很难真正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铃还须系铃人,1930年7月以后,共产国际开始纠正错误,中共中央也就改正了这一错误.这三年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必须实现相应的变革,以实现土地领域更多的价值创造,并使价值的分配更有利于农民群体。从政治过程的视角看,土地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政治决策机制下各政治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城市利益团体、农民群体各自的目标需求与实际拥有的资源决定着它们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与能力。因此,土地制度的变迁近期需要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长期则必须增强农民群体的组织能力与资源,以实现政治过程中主体力量对比格局的改变。在这两个阶段,各种关键行动者都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岭 《唯实》2012,(4):82-86
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诱发农民对现有土地承包制度进行必要调整的强烈诉求,广大农民的恋土情结被重新唤醒。土地调整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限制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对土地的投入。应强化和稳定农户承包权,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土地使用权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将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推进速度,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和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其中,政策敏感性的培育和提升在我国当前涉农政策密集出台和发布的背景下,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以取消农业税为标志,在此之前国家通过从农村汲取资源以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现代政权的建设,在此之后,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以工补农、资源输入时代的开始。在资源输入的过程中,干群矛盾是减少了,但是农民对基层政府,乡村干部仍然不信任,新的乡村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村庄内部的自主性、内生性秩序仍然难以发生,如何在资源输入过程中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一个常规性权力完备的村级组织是实现乡村治理转型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是九亿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九亿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依托,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一些地区的部分农民正面临着失去土地这一命根子的隐忧,正为征地引起的赔偿不公、安置不妥等问题而焦躁不安。 20年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如何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发挥土地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分化与三农研究的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高度分化,农民的处境与状况也各不相同,而当前国内学界乃至政策部门往往混淆农民的类型,不理解中国农民处境的差异,缺少对中国当前农民问题的基本把握。对农民类型进行了划分,立足中国农民大多数来制定政策和思考问题十分重要和必要。学界研究三农问题,政策部门制定三农政策,应该立足现实、回归常识。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不可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以地换路、以地建桥、以地招商、以地兴业等一度成一些地方筹资金、谋发展的办法。在有些地方,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不顾当地实际,大量征占农民集体土地,拖欠、挪用、截留征地补偿费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引发了农民上访,影响了社会稳定。一在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存在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一是征地规模缺乏控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使土地价值不断升温,一些地方大量圈…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当前农民市民化进程碰到观念、政策、制度、信息、素质等方面的障碍.采取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调整政策,优化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等制度环境;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繁荣第三产业等措施,能够加快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导致了农村贫穷落后、农民生活极端困苦的悲惨局面;地主阶级同广大农民阶级尖锐对立的残酷现实,构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逻辑起点。国民党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阶级局限,以及中央保守势力占据统治地位,基层政权被豪绅地主把持,不可能实行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动员广大农民参加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积累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