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孺子牛"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邀鲁迅夫妇于聚丰园话别。席间,鲁迅哼成七律  相似文献   

2.
呼唤“孺子牛”渺杜DFYLZ1廉政论坛牛年谈“牛”,很有时代意义。牛,这个人们所熟悉的形象,显示出来的精神意义更具有时代感。人们赞美牛,不仅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更在于牛表现出来的那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精神。如果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评...  相似文献   

3.
“服之于内”与“禁之于外”冀南《晏子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国君景公喜欢宫女穿男子服装。这样以来,举国上下的妇女便跟着仿效,一时成为社会风气。对此,齐景公颇感恼火,便诏令天下:如再有女扮男装者,“裂其衣,断其带”。但是,号令虽出,世上女扮男装者...  相似文献   

4.
尹学初 《唯实》2003,(12):99-101
自从周海婴先生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披露了一段“毛罗对话”后 ,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来许多名人学者浓厚的讨论兴趣。这也许如周海婴先生所说“事关重大”(《鲁迅与我七十年》第 371页。以下引用此书简称《七十年》)的缘故吧。从去年底黄宗英女士发表了《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2 0 0 2 .1 2 .5《南方周末》)后 ,讨论的重点由“对话”是否存在的争论 ,变成了如何评价这一“对话”的探讨。既然“事关重大” ,笔者不揣浅陋 ,也深感有说几句的必要 ,并就教于诸位名家学者。海婴先生披露的“毛罗对话”是 :“1 957年 ,毛主席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5.
2009年夏天,周海婴细细辨识母亲许广平几十年前所写《鲁迅回忆录》的原始手稿,将各种删减、增补和修改之处一一拣出,编成《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出版。手稿本特别与1961年5月出版的《鲁迅回忆录》作了比较,标示出所有不同,从中可明显看出许广平的本意在当年经过了怎样的“集体讨论、上级拍板”的“修正”和扭曲。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和鲁迅的长孙周令飞先生在5月22日的广州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鲁迅是谁?》,并以此为演讲稿,多次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演讲:“在鲁迅走后70年来第一次说出我们的想法,发出我们的声音。第一次表达我们作为鲁迅的儿子和孙子对父亲和祖父的理解和认识”。周海婴先生和周令飞先生认为,在20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现在要“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把鲁迅重新归位于文学家、思想家,在真实还原的基础上,重估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让鲁迅精神真正地活进21…  相似文献   

7.
谈“隔膜”     
前些年时兴讲“代沟”,意指两代人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就是“隔膜”。其实隔膜岂止是隔代人之间有,同代人之间也依然存在,鲁迅先生曾在《故乡》中写到:二十余年前孩提时代还以哥弟相称的“我”和闰土,二十年后不是彼此之间竞“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么?鲁迅先生寄希望于下一代,他说:  相似文献   

8.
1918年11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撰文,声言反对“武术救国”。  相似文献   

9.
细读鲁迅小说,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可见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之多。这些常人司空见惯月亮意象,在鲁迅笔下却蕴涵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作用。本文试着对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的作用简要地加以分析,帮助阅读者加深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有一天宴饮群臣。酒酣之际,齐景公玩起了射击游戏.他兴致勃勃地援弓射箭.满以为可以一矢中的.没想到“射出质”.箭脱靶而飞。更没料到的是.这时.厅堂上“唱善若出一口”.众位大夫叫好之声就像从同一个嘴巴里流出来的。听到这阿谀献媚的喝彩.本来就有些尴尬的景公顿时脸色更不好看,《说苑·君道》中记述说:“公作色太息,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和鲁迅生长在同一时代,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李大别把鲁迅看成是“在文化革命的战线中”的“一面大旗”;鲁迅则把李大利当成“革命的先驱者”,他“愿意遵奉”命令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鲁迅和李大别的友谊始于编辑《新青年》的时候。鲁迅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发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他的模…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学界的三魂》一文中曾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鲁迅去世已近半个世纪,遗憾的是,这种为鲁迅所痛力针砭的现实依然存在,这种陈腐的官瘾依然还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不少人,这就很有必要深刻剖析与思索一番。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流传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实这句话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孺子牛精神──访首届“孺子牛”杯书画大展总策划杨平位黎政祥首届“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于党的六中全会前夕在首都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落下帷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中宣部秘书长戴舟以及老红军、老将军、文化艺术界2万多人参观后,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六年八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鲁迅先生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课程,他还先后到厦门大学、集美中学,平民中学等处,作了五次生动的演讲。除此以外,他在厦期间,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还热情支持和帮助厦门大学学生创建“泱泱社”和“鼓浪社”,创办“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对青年的创作给予热心的指导。在五个多月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中,  相似文献   

15.
雪堂 《前线》2012,(9):55-55
手边这本新问世的《鲁迅忧思录》,作者是鲁研界人所熟知的学者孙郁。作为鲁迅博物馆原馆长的孙先生,因为接触到相对更多的,被他称之为迅翁的鲁迅先生在世上生活过的痕迹和实物,必然会有自己的感慨。孙先生对于迅翁的话题不仅敏感、执着,有长期的材料积累和思考,而且付出真感情,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心灵上的探寻”。《鲁迅忧思录》又是这样一部佳作,很值得拜读。  相似文献   

16.
鲁迅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单是命题,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会因立足点、着眼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排他性,一旦形成,其他异己的观点往往很难渗入进来,如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4,(11):28-29
毛泽东与“孺子牛” “孺子牛”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  相似文献   

18.
<正>先说“东征贺信”的发现关于鲁迅和茅盾于1936年联名致红军贺电,坊间多有传闻。1951年,冯雪峰回忆说,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时候,鲁迅和茅盾“转转折折地送去一个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祝胜利的电报”。1952年,冯雪峰又在出版的《回忆鲁迅》一书中写道:“鲁迅先生和茅盾先生共同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贺长征胜利的电报,也正是我动身的前几天才转到瓦窑堡的。”自此,  相似文献   

19.
荼开过花事了。荼开过,时序进入“芭蕉叶大栀子肥”的夏天。夏天是万物争长的季节。夏天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有更多的食物、养料,对动植物的生长繁育,是个关键的季节。无论是植物、动物,为了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20.
本期“淘金博客”的稿件全部选自新浪“曹京柱的博客”打开2006年4月17日的《武汉晨报》,又有两则报道看了让人难以平静。一则是该报综合《贵州都市报》、《法制早报》的报道:《龚明远举报县委书记后被砍》,一则是摘自4月11日《大河报》的报道:《河南农民血书曝县乡领导腐败案》。一南一北,都是下告上引来灾祸。这样的报道一再出现在官方常说的“小报”上,除了可以说明“小报”胆子不小,尚有可敬可佩之处外,更应让我们深思的则是:共和国的“主人”怎么总被人民的“公仆”“儆”得一败涂地,乃至性命难保?老话说“胳膊扭不过大腿”,那么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