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业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由计划经济农业向市场经济农业转变,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向丰年有余,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也面临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我县农业,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有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不优化,多是大路货、老品种,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从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3.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新阶段的“爬坡”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验: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考验。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难以满足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进口农产品冲击的考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来说,有利有弊,“弊”是现实的,来得快;“利”是潜在的,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三是国际经济严峻形势的考验。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长同时减缓,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我国农产品出口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应对这三大考验,我国必须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的…  相似文献   

5.
高万里 《共产党人》2004,(11):11-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突破传统制约,走出新阶段结构、质量、效益不相统一、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怪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三化”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特征,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2003年宁夏农民收入分配中,非农产业与农业并驾齐驱,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888.9元,占到了全年纯收入的43.5%,其中在乡镇以外打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任务,也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而生产供给结构相对滞后,所以,出现了农产品卖出难,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增收趋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对路,农产品能卖出好价,才能缓和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的效益;才能发挥我国…  相似文献   

7.
叶兴庆在《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1期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以前历次农业结构调整相比较,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到底有什么不同?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兴英 《发展论坛》2003,(6):50-50,59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在农村建设小康,关键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小康建设的反映。因此,必须根据新阶…  相似文献   

9.
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困扰,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艰难的“爬坡”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理清农业发展新思路,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一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农产品的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与效益低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  相似文献   

10.
郭翔宇 《奋斗》2002,(3):22-23
目前,黑龙江省与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粮食和其它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为阶段性供过于求。面对这种新形势,必须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我国农业发展步入新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入世挑战的迫切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0,(4)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发展,跨入了体制创新、结构重组的战略性调整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工作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侧重解决生产问题转向重点解决市场和流通问题;由主要研究满足供给转向解决卖难和积压;由突出解决温饱转向加快增收致富;由单一产业的狭小领域转向贸工农一体发展的广阔空间。农村工作方式呼唤着突破创新:由注重数量增长向突出质量效益转变;由注重行政指挥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转变;由传统的催种催收向研究市场强化服务转变。所有这些,表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的更高层次上面临着跨…  相似文献   

12.
《建议》指出 ,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 ,转移农村人口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一、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 ,优化城乡结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总量平衡有余 ,特别是近几年 ,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全面过剩。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 ,已经由农产品短缺 ,转向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通过推进城镇化 ,可以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沟调整 ,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正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朱 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的变化及特征,对于全面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跨世纪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重大。第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向适应小康要求的新阶段。农村改革20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由1…  相似文献   

14.
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明确提出了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会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因此,适应形势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深化对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等新的矛盾和问题。我…  相似文献   

15.
赵新浩 《学习论坛》2001,(11):25-26
长期以来 ,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应该说 ,这个目标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但是 ,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如农民卖粮难 ,增产不增收 ,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 ,加之“入世”在即 ,也对我国农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总的来看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农业结构调整是关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甚至也包括我国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 ,必须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有关重大理论与现实性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不能动摇我…  相似文献   

16.
从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北京郊区实现"十五"计划,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岳福洪副市长在答本刊记者问时坦言: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是致富问题。从北京郊区现状看,农民增收要靠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大胆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北京郊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二三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记 者: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 ,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的利益与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紧密相连。本文拟就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进行探讨。一、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现状经过 2 0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的变化及特征 ,对做好跨世纪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意义重大。首先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应该也完全有条件在改革和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北京的农业现代化是其重要方面。目前,北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和主要标志: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应用水平已居全国前列,农业集约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二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已从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业增长要素已由原来主要靠劳动和资源逐步转向依靠技术与资本;三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全国来看,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现阶段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大多数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个纲领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目标,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这就是: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