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直接联系起来,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牢固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邓小平特别指出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同时并举的思想,同时从战略的高度指出必须把解决腐败问题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中央指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加快依法治市的进程。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他还强调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 一、民主与法制两个方面都应加强 邓小平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还强调,我们  相似文献   

4.
一、创见性地把法制建设列入了党的基本方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加强法制作为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基本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1980年1月,他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小平同志把加强法制提到党的基本方针的高度,这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四十多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从法制地位上体现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创见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既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同时又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始终将民主与法制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以法制为保障。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我们建设高度文明的民主法制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法治思想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有机的统一体,健全和完善法制是发扬民主的基础,同时民主的发展又促进法制的完备.邓小平同志的依法治国理论,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变革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公共生活秩序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一九八○年八月,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讲话中,进一步总结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一九八六年他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法制建设理论是《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加强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散见于他的许多著作、讲话、报告之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是我们坚定不够的基本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①“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呢?对此,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即“实现民主和法制,同实现四个现代化~样,不能用大跃进的做法,不能用‘大鸣大放’的做法,就是说一定要有步骤、有领导。否则,只能助长动乱,只能妨碍四个现代化,也只能妨碍民主和法制”。(一)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一定要“有步骤”。民主与法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就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一贯强调的思想。只有把民主思想、民主原则以制度确定下来,再把这些民主制度给以法律确认,民主因获得法制保障才能实现。从这一意义说,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民主的发展和实现只能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而不能是“大民主”或其他背离法制的方式。从这一意义说,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准则。邓小平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还为治理腐败提供了重要思路: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有效防止腐败;完备社会主义法制,依法严惩腐败;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克服特权。  相似文献   

11.
一、确立与保障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历史教训,尤其是汲取“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后,反复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文选》第。卷,第189页)民主与法制不能分离,民主的内容需要法制规定,民主的实现要依靠法制保障,民主政治就是法制政治。法制如果失去权威,民主必将受到破坏与践踏。为了…  相似文献   

12.
论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与“法治”,虽然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了重大的突破。这是对邓小平民主和法制思想认识上的深化,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对于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其特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特色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作为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制建设20年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瀚  李林 《求是》1998,(23)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践踏法制的深刻教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年来,我国法制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继续健全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基层民主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便利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基本在制度上有了保证。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邓小平法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关于法制建设的地位、作用、任务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之中,并贯穿于《邓小平文选》。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法制思想,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法制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位置之后,明确提出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基本方针。他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抓”的方针,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法制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在洞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之后,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治国方针。第一,坚持“两手抓…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 5·31讲话中就曾经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论断 ,在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问趣的新思考、新概括 ,是哲学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不仅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实践》2002,(11):36-3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积极稳妥地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江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