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4期刊载《“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其中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盖军在发言中说:“‘左’的错误可说是党的历史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党史工作者应重点研究‘左’倾错误的根源、表现、后果、教训、克服‘左’倾错误的经验。”对于公。何深化党史研究的问题,她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禁区。……我们从事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中央既定方针、政策的注释或论证(这当然也需要),还应该不唯上。不唯书,敢于依据客观事实,讲真话、实话,有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2.
崔乐 《党建文汇》2011,(6):44-44
“大陆某些作家总是动辄‘国家大事’,仿佛需要时时刻刻都紧皱眉头、唉声叹息才能显示作家的身份,才会有《千年一叹》这样的书,自然和港台作家的‘城市风格’迥异。”香港“名嘴”梁文道、马家辉偕同近年风头正;劲的南京籍香港作家葛亮来宁推介香港书展时表示.港台作家风格轻松‘‘城市化”,与大陆作家风格不同,其中特别举了大陆作家余秋雨的著作《千年一叹》为对比。  相似文献   

3.
“《忏悔实录》书中部分人就是几年前我们身边的领导,特别是谭某,他的忏悔深深触动了我,人要算清‘七笔账’,特别是自由账最重要……”平昌县灵山镇纪委书记何尧昌看完省纪委监察厅编印的《忏悔实录》,向笔者说道。  相似文献   

4.
零和思维     
2011年1月17日,胡锦涛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时强调:“要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这里提到的“‘零和’冷战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2002年《广东党史》第六期刊登龙婷同志来函,以很严肃的标题《编纂党史资料书刊应实事求是》,批评《苏维埃之光》编辑的缺陷,举出三例,还说“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再一一列举”。其实,龙婷同志批评“缺陷”,只是“说起”真正要说的是认为编辑者“出于某种目的和考虑,以为去掉‘东江’就可以突出‘海陆丰’,提高海陆丰的地位,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起到反作用”,还引用“一位对这段历史有较深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紧紧抓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基本方面,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早在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7年,他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一文中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7.
宋晓丹 《奋斗》2023,(7):61-63
<正>2022年3月,黑龙江省发布《2021年度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哈尔滨’‘滑雪’‘温泉’‘冰雪大世界’‘雪乡’是搜索的主要热门词汇,森林康养旅游、湿地休闲游、科普研学游、湖泊度假游的搜索热度明显提高”。《报告》中提到的康养旅游属于特色旅游,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需求。如今,旅游已经不再单纯指观赏风景名胜,其内涵正在不断丰富,所承载的新型消费需求日益增多。其中,将旅游与休养需求紧密结合的康养旅游,正在被消费者认定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读了《前线》杂志2000年第3期桂青山教授《文化的“挽救”与“振兴”》一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不揣冒昧,也来谈谈文化的“挽救”与“振兴”。不妥之处,望得到桂教授及广大读者的教正。桂教授的文章开头说:“时下不少‘挽救’之论。诸如‘挽救古迹’、‘挽救文物’、‘挽救传统小吃’、‘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挽救某种即将失传的艺术(或学问)’、以及‘挽救京剧’、‘挽救昆曲’…··噶之,可称为一种‘挽救运动战‘挽救文化’。”佳教授下段接着说:“或许,其中某项挽救,并非绝无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对弥漫在…  相似文献   

9.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为我们克服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1.
全面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会发现,“一切为人民”是他终身不渝的价值追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价值目标“给人民做事情”是邓小平的价值追求,也是他投身革命的唯一动…  相似文献   

12.
《前线》1997,(2)
慕尼黑社会学教授马尔利希·贝克在德国(明镜)杂志第20期(1996年5月20日出版)发表专栏文章《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认为进入后福特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社会福利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无论是“服务业神话”还是“成本神话”都无法挽救这一危机。贝克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灭失业不过是一种神话。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的无保障危险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下层阶级,为了谋生的各种职业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一个价值世界——以职业劳动为中。心的社会正在消失。资本主义正在消除劳动,失业已不再是边缘阶层的命运,它潜在地威…  相似文献   

13.
田居俭 《党的文献》2012,(1):126-127
2011年6月13日,《文汇报·文汇学人》专版发表了陆晓光的考证文章《王国维读(资本论)年份辨》,指出甲骨金石学家王国维读《资本论》,在时间上“不仅比1928年开始翻译《资本论》的郭大力、王亚南早了至少20年,也不仅比陈寅恪‘二十年代初’读《资本论》早了十多年,即便与李大钊读《资本论》的时间相比照也是早了约十年”,“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接触《资本论》的学者”。这个结论,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林 《发展论坛》2001,(10):27-29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一文中,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它不仅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官僚主义滋生的根源,同时也警示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流行于社会生活中的“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词语学上很难找到渊源,大致是从“金本位”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金钱为本,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官本位”,则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的发展轨道。”市委书记黄镇东同志在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结束时的讲话中,要求市级各部门在“十一五”的五年,“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规划自始至终贯彻科学发展观”。这表明,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郭建 《唯实》2009,(4):95-95
近日一则消息相当“雷人”,在坊间和网上均掀起轩然大波。今年2月11日,广东省几位政协委员建议,为应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广东应暂停员工的带薪休假制度,理由是“现在在金融危机之下,‘饭碗’远比‘福利’要重要”。这是又一个为应对危机随意拿捏法律、动不动打老百姓的权利主意的实例。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年底东莞出现过的金融风暴下能否暂缓施行《劳动合同法》的讨论,以及面临危机各地党政机关要求公安及司法机关实施特殊司法,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的指示。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公有制崇拜”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旗文稿》第14期刊出李长征同志的《私有制一定高效率、公有制一定低效率吗?》一文,随即受到崔伟华的置疑,说李文“有让人回归‘公有制崇拜’的味道”,提出,“我们吃‘制度崇拜’的苦已经很多很长时间了”,“不能再神化公有制”,要反对“公有制崇  相似文献   

18.
钱江 《湘潮》2008,(4):37-40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和林彪5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部分内容向全国传播,号召群众起来“横扫盘踞的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  相似文献   

19.
肖舟 《廉政瞭望》2008,(10):18-19
“12年一个‘轮回’。”这是“皇甫平”于1991年2月15日,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的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开笔句子。这篇不长的评论,冲破当时全国对改革开放欲言又止的压抑,以极大的激情鲜明地讴歌改革,吹响了掀动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潮的号角。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唯实》2011,(12):95-95
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二十四史”点校本,强调连标点符号也要讲阶级斗争,规定“凡是美化帝王将相、宣扬封建道德、污蔑劳动人民的语句,不应用感叹号”。《明史》里有这样一段话:“帝(崇祯)出宫,登煤山,望烽火彻天,叹息曰:‘苦我民耳!’”其中,朱由检的“苦我民耳”被认为是骗人的鬼话,决不能用感叹号,改用了句号(2010年8月9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