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爱国英雄。20岁应募为“敢战士”。曾得留守宗泽器重,授以战阵图。高宗亲赐“精忠岳飞”四字。因为坚持北伐、反对议和投降,终被昏君赵构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39岁。岳飞能文能武,《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三首,此即其一。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08,(2):94-95
小时候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简直是如醉如痴。尤其听到岳飞八百破十万的情节,更是热血沸腾。等平静了拿脑子一算,八百破十万那时候岳飞竟然只有18岁。后来发现,18岁已经不小了,按古籍中的年份考证,周瑜打赤壁之战的时候,应该只有13岁,最大不过15岁;还有那汉朝大将霍去病,  相似文献   

3.
岳飞之死     
<正>岳飞之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也是醉生梦死的南宋王朝洗刷不掉的耻辱和罪恶。风波亭在历史的云烟中化成一根耻辱柱,耻辱柱的最上端钉着两个人:秦桧和赵构。岳飞被害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宋史·岳飞传》归因于性格,说岳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这话说得有些隐晦、躲闪,好像是岳飞自身性格惹的祸。作为一代名将,岳飞在人格、性情上自有其特异之处,忠直、刚烈,有主见,不轻易低头,这大抵是不错的;“刚者易折”,  相似文献   

4.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壮怀激烈,传唱千年。 众所周知,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民族英雄,他驰骋沙场、精忠报国的英勇事迹成为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5.
靳国君 《奋斗》2006,(9):55-55
在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下,岳飞墓前铁栅栏内,有铁铸秦桧夫妇和万俟岛、张俊四人像,皆反剪双手,赤身跪地。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抒写的便是由此触发的忠奸之叹,句中凝结着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无限崇敬之情,对秦桧之辈的无情鞭挞之恨。  相似文献   

6.
成书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说岳全传》,毛泽东在少年时就读过,并将其简称为《岳传》。这部小说中所突出表现的岳飞的英雄形象及其强烈的民族意识、抗御外患的爱国精神,给了少年毛泽东以很深的印象和很大的影响,以至他成为一位军事统帅和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之后,仍很敬重岳飞,喜爱岳飞写的诗词作品。1932年10月,在江西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受到“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极不公正的批评,并被他们夺去了红军的指挥权。他一气之下,以“养病”为由来到了福建长汀,离开了他一手创建的军队。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傅连请毛泽东住古老井休养所。休养…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奋斗》2008,(9):60-60
《清人笔记》载:一个清代文人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买到了一方砚台,这块砚台太珍贵了,是岳飞曾用过的,因为上面写有岳飞的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这两句话是出自《论语》:“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思就是:不是说很坚硬吗,7怎么磨,也不会变薄;不是说很纯白吗?就是放进污水里,也不会染黑。表明了志士仁人应该具有的气节与操守。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8):66-66
李世民偏爱程咬金,李隆基与杨玉环宠爱安禄山,梁山头领宋江喜欢李逵,岳飞推重牛皋,李自成纵容刘宗敏……历史上那些被偏爱的将领都具备一个其性:有点“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忠义节操.崇拜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崇敬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烈。司马迁说:“人同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在批阅《后唐书》时,把方志敏与岳飞、文天祥及著名共产党人瞿秋门等一同论列。称赞他们“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相似文献   

10.
用各种图画代表字, “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孙家屯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他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给地主周扒皮当长工。9岁时,小玉宝随父母逃难到大连当童工,他每天都出去捡垃圾、讨饭,偶尔捡到几块西瓜皮,他都舍不得一个人吃,总是带回家洗洗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玉宝最崇拜岳飞、武松、呼延庆等人物,还非常崇拜孙悟空的本领,并立志要像岳飞那样忠心报国,像武松、孙悟空那样为民除害。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天空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5):98-100
前一阵子,因为在一档电视节目里,一青年历史学者语出惊人。说南宋时期的岳飞最大的战功不是“北伐”,而是镇压农民起义,引起了一片哗然,也引起快乐大叔一点儿兴趣。  相似文献   

12.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49-49
千百年来,“爱国”已成为人们吟咏不尽的话题。从岳飞到文天祥,从陆游到方志敏。多少士子文人曾为它前仆后继,不吝所有。这个词。有这样强大的召唤力和凝聚力。“我们怎么能够不爱国\‘祖国’,轻轻说起这个词\就会想到我们的命运、亲人、家乡……”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子女使其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历来是天下做父母的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从古到今,许多成功之例已成为千古美谈。我们所熟悉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终于造就孟子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岳飞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4.
黑王辉 《党课》2012,(18):99-100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将领,一生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和李光弼率一帮老弱残兵收复了洛阳、长安两京,居功至伟。所以,受到皇帝的特别敬重,高官厚禄活到八十五,居然无灾无难,颐享天年。这在习惯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很稀奇的事情,君不见韩信、岳飞、徐达们的下场是何等的“杯具”!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是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在篆、隶、楷、行、草书方面的书法造诣都很高,尤其擅长草书。他书写的岳飞的词《满江红》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大有张旭、怀素之风,赤诚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怒发冲冠凭栏处”几字,仿佛一位怒目而视的将军;  相似文献   

16.
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吴禄贞(1880-1911),字绶卿。1880年(光绪六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云梦的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少年失怙,家境清贫。自幼读书刻苦,八九岁能下笔成文,喜读兵书,爱好诗词,崇尚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还会祖传的“吴家棍”以自卫。1895年来到汉口,入湖北官织布局当童工一年,因痛打侮辱女工的工头而离开工厂。1897年恰逢湖广总督张之洞招募新军,此时,吴禄贞未满16周岁,个子较小,但他能文会诗,考试时他赋诗一首以抒抱负:  相似文献   

17.
看看人家     
《党建文汇》2011,(5):55-55
人增岁月天增寿,又过了一年。酒桌上, 一个朋友感叹道,我都39岁了,还一事无在,岳飞这个岁数时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8.
据《凌霄一士随笔》记载,清代关庙有对联:“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被拿来衬托关公神成的,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岳飞。  相似文献   

19.
儿子今年11岁多了.小家伙从小就喜欢看书,《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前两年就看完了。现在.他又喜欢上宋词,岳飞的《满江红》看了几遍就可背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岳飞、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 雄,不存在重新定义他们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在个别出版的教学辅导材料中介绍过历史学界有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