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相宇 《学习导报》2012,(10):24-24
《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儒家学者的以德治天下,强调的是在物质上给民众以恩惠,在精神上提升执政者道德修养,并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栋 《世纪桥》2012,(15):93-94
长期以来由于民众自我认同的缺失,致使乡村社会一直处在那种波波澜不惊的既往秩序之中,"生来"就是"牛马"之身的认知意识,底垫了他们逆来顺受的社会意识和恐惧心理。而陕甘宁边区新的社会因素的出现,特别是开展以"吴满有运动"为代表的劳动英雄奖励大会,无疑在摧毁着既有的社会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身份的确认,又从根本上促成了边区民众心理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刘彤 《世纪桥》2011,(11):23-24
陕甘宁边区开展以"吴满有运动"为代表的劳动英雄奖励大会,不仅塑造了乡村民众的自我意识认知,而且使得这种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这种自我意识的转变与升华,又从根本上促成了民众生活方式的觉醒与嬗变。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总体上讲,民粹主义是一种极端强调民众价值的,泛道德、泛情感的,甚至是反理智的、极易煽动民众情绪的、立场多变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老"左"等思潮常常被民粹主义当作理论立场和工具,民粹主义常常表现为如下几种倾向:首先,民粹主义极端强调民众的价值,崇尚、信仰"人民",并将民众和精英对立起来。实际上民粹主义所崇尚的"人民"也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处处打着抽象"人民"的幌子抢占道德制高点,以"底层民众"代言人的身份自居,对各种权威、精英甚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制订"十二五"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勾画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瞩目。随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胜利闭幕,民众对可能成为"十二五"规划重要内涵之一的"包容性增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黄娥娇 《世纪桥》2011,(19):77-78
2010年"幸福广东"提出之后,关于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算幸福、政府应该如何提高民众的幸福感,成为了广东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站在政府视角,提出了政府应该从人文关怀、制度设计及其实施等方面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3,(7):54-55
邓清波在5月21日的《燕赵都市报》上撰文指出:在中国社科院最新的一项集纳研究——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报告中,专家表示,中国民众非"仇富"而是仇"不公"。按照专家的解释,国人所仇的"不公",显然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但其实,国人所仇的"不公",并不仅仅限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权力运作的过多"不公开",也会导致民众产生强烈不满。许多权力部门、包括国有垄断企业等信息不透明,办事往往不够公开,给各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滋生蔓延的空间,也势必导致民众在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监督权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张玉胜 《先锋队》2013,(10):35-35
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修身养性,以达到明理知耻的精神境界,这不仅契合了习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一贯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增强定力、抵御诱惑、拒腐防变的素质要求。为此,领导干部必须谨记"三戒"。一要"戒贪"。民众习惯把腐败官员斥之为"贪官",足见贪欲的为害之烈和不得人心。"贪者"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贪权,二是贪财,三是贪色。拥权便贪、一贪就"淫",已成堕落官员的人生三部曲。其实,  相似文献   

10.
佘苹 《新湘评论》2010,(15):42-43
闹了近半年的谷歌风波最终以谷歌妥协并主动"整改"告终。设想一下,如果谷歌的挑衅没有撞上中国民众爱国主义这堵墙,谷歌很可能在挑战中国网络监管上走得更远。然而中国民间的爱国主义没有在谷歌"网络自由"的蛊惑面前倒下。  相似文献   

11.
李先灵 《学习月刊》2009,(22):25-26
1919年,五四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以先进的思想启蒙芸芸民众、以理性的反思革新传统文化,把激发国人的觉醒与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实现民族富强的理想联系起来,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纪念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汲取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革命的本质是一种结构的替代,中国革命后建立的新生政权意味着国家政治形态开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的巨变。经济结构开始从传统落后的形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阶级结构单一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被消灭;社会结构从"国家——民间精英——民众"的三层结构变为"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领导结构方面则是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13.
颜武 《先锋队》2014,(5):40-42
通过"自揭疮疤"曝光"令人毛骨悚然"的腐败,说明现在"反腐败比以往更重要",但要做到"零腐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欧盟委员会2月3日发布的《欧盟反腐报告》披露,欧盟各国的腐败程度"令人毛骨悚然",因腐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欧元(1欧元约合8.37元人民币),占28个成员国财富的1.1%。报告称,76%的民众认为自己国家的腐败猖獗,56%的民众认为在过去三年里腐败行为正在增加,8%的民众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他们曾经历或目睹了一次腐败行为。报告同时称,由于缺乏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苏区建立初期,无论民众的革命热情,还是其权利、义务观念、民主与法制意识等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为加强苏区民众政治意识的培育,中共一方面开展了旨在提升群众政治文化水平的教育运动;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选举运动。由此坚定了民众的革命理想,增强了民众的阶级国家意识,启发了民众对革命战争的认识,从而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继东 《党建》2013,(2):28-30
曾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今天引起世界关注的是"中国梦""美国梦"。"中国梦"与"两个百年"目标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在努力。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美国梦"正变得虚无缥缈。"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朱艳丽 《新长征》2011,(9):18-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世界观上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在价值观上摆脱以GDP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向以人为本"以富民为终极目标"导向的理念转变。对此,省委书记孙政才指出:"富民强省,富民是前提,是保障,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固定资产投资再多,GDP速度再快,老百姓不富裕,生产生活条件没有改善,那种经济发展没有意义。"同时他还强调"提高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仅是刺激  相似文献   

17.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0,(18):34-35
在毛泽东心目中,"群众"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词汇。他对群众曾经用过"民众"、"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不同称谓。毛泽东对此还曾有过更具体的划分。1942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系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系统"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突出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运动性。只有做到发展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建设 《新湘评论》2010,(18):34-35
在毛泽东心目中,"群众"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词汇。他对群众曾经用过"民众"、"工农大众"、"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等不同称谓。毛泽东对此还曾有过更具体的划分。1942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李晓 《学习月刊》2009,(22):70-70
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一)"又好又快"准确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概括地说,就是"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