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骥 《前线》2009,(1):61-61
近读一本由动物谈及人生的书,感触颇深。书中描述的动物对“经验”的痴信.不少故事对人很有启示意义。 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小箱子里.中间用玻璃将它们隔开,情况会怎样?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不料撞在玻璃上而失败。  相似文献   

2.
吞钩现象     
青青 《求贤》2009,(2):29-29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而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咬钩的鱼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从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相似文献   

3.
方敬杰 《党课》2013,(6):73-73
谚语说,“好篱笆造出好邻居”。篱笆,是用来划分地界、保护院子的一种简易栅栏。可不知从何时起,篱笆已被高筑的钢筋混凝土墙所替代,人们用墙将自己围得越来越严实,随之“心墙”也越筑越厚,于是“人”变成了“囚”。  相似文献   

4.
罚站和罚款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4):67-67
我家小孩的作文《惩罚》上写道:“今天我的作业家长没签字,被罚站了,不过,和我一块站的还有甲、乙两个同学,甲同学是对自己的字太自信,就给自己签了字,以为老师发现不了,结果老师站在他面前问“是谁签的?”他就发起抖来,老师像幽灵一样绕着他转了几圈,他就招了。  相似文献   

5.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人民公社是金桥","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这些歌词,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人民公社,想起一手创办人民公社的毛泽东。那么,毛泽东创办人民公社,到底出于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创办人民公社的呢?毛泽东迫切希望中国的农业要有一个跃进,最初只是提出了办"大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在星期一上班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效率是一周内最低的。由于古人把星期一叫作“月曜”,心理学家就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月曜效应”。假期的时间越长,人们返回工作和学习岗位的时候就会觉得越困难,越难以适应,反应在身体上的症状就会越明显,主要表现为:身心疲劳症,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倦怠、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至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却把板子都打到老百姓的头上,好像都是自己…  相似文献   

8.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我们普通百姓岂不都成犯罪嫌疑人了。因为这些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8):84-85
最近,孟加拉国街头出现了一番“奇景”,军警们常常随意就能捡到超豪华的东两——价值几十万美元九成新的悍马越野车,价值十几万美元的珍稀野生动物,等等。据统计,仅3月上半月,孟加拉全国的军警就捡回了120辆宝马、奔驰、沃尔沃、悍马等豪华车,大多数车况良好,有的甚至只开了不到1000公里。至于捡到的珍稀动物就更多了——89只野鹿、21只野鸡、9只孔雀、1条鳄鱼和1头黑熊。有意思的是,当相关机构带着军警向豪华车和动物原主人核实情况的时候,他们竞一致矢口否认自己曾是这些豪华车和宠物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尼西亚的坦格朗,一只黄色螳螂不经意爬入一只鳄鱼张开的嘴中,然而鳄鱼并没有将螳螂吞掉,而是始终张着嘴配合螳螂“牙医”的口腔检查。螳螂在鳄鱼的牙齿上爬上爬下,似乎没发现什么“蛀牙”,最后满意离开了。  相似文献   

11.
为官要善比     
近日读了一些贪官的落马史,发现他们落马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往上比,喜欢往歪处比。其结果越比心理越失衡,越比心胸越狭窄,最后孤注一掷,走向犯罪的深渊,身陷高墙之内才知道悔之晚矣。这些贪官的攀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升迁速度。这样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拼命地跑官、要官、买官,一旦得逞,就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搜刮民财,疯狂捞本增值。二是比台上威风。这些人一旦当了什么官,便马上把自己与普通干部群众区分开来,认为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结果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三是比情人小蜜。贪官们往往一边捞取钱…  相似文献   

12.
《资治通鉴》记载,汉文帝“下基层调研”,来到禁苑中的虎圈。文帝向一名负责人询问禁苑中所饲养的各种禽兽的登记数目,先后问了十多种。这个负责人神色紧张,东张西望,竟然一句话也答不上。站在一旁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虎圈啬夫见此情景,给“领导”解围,替他答上了文帝的提问。文帝对这个虎圈啬夫产生了兴趣,有意考他一下,于是接着问了几个问题,此人居然对答如流。文帝当即指出,当官就应该像这个样子!马上通知随从“调研”的张释之破格提拔这名虎圈啬夫当禁苑“一把手”。  相似文献   

13.
司马牛 《实践》2005,(9):47-48
“攀比”一词大多用于贬义,其 实,所谓“攀比”无非是“援引事例比 附”之谓。“援引”什么“事例”攀比, 不仅大有讲究,其结果也往往大相 径庭。 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 1980年16岁时,曾面临“留藏还是返 沪”的人生选择。举棋不定问,祁爱 群“攀比”了自己的父亲——一个 “老西藏”,比比20世纪60年代进藏 的父辈,一切艰难困苦又算得了什 么?最后,祁爱群作出了扎根西藏的 人生抉择。正是这种“攀比”精神,促 使祁爱群扎根高原,献身藏区。 而被判处死缓的原北京市交通 局副局长、大贪官毕玉玺的“攀比”, 则显露出他龌龊的灵魂。他和同事 比,觉得自己资历老却升得慢;和上 级比,他认为自己水平高却屈居人 下;和大款富翁比,他觉得自己贡献 比他们大得多却远不如他们富裕、 阔绰……结果越“攀比”越觉得委 屈,越“攀比”越心理不平衡,于是恶 从胆边生,伸出了罪恶之手。最终, 钱是捞得够惊人的了,受贿多达 1304万余元,几辈子都花不完,但他  相似文献   

14.
阿呆 《党员文摘》2009,(1):42-43
鳄鱼,几乎是“凶悍”、“血腥”、“冷血”这些可怕字眼的代名词,可是在农民张金荣眼里,鳄鱼不但能听懂他的话,而且就像他的亲孙子。鳄鱼亲情撼人心在安徽省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一条狭窄的乡村公路旁,有一个面积仅10亩的池塘,塘中有一个半亩地的小岛,小岛上树木葱茏。  相似文献   

15.
盼年的母亲     
四少 《廉政瞭望》2010,(2):71-71
这段时间母亲有点异常,时不时问我,一“今天几号了?”其实,客厅的挂钟上明明白白显示着日历。终于有一次我被她问得不耐烦,朝挂钟努努嘴说,“今天几号,您自己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母亲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上面的钟坏了,日期慢了。”  相似文献   

16.
刘诚龙 《唯实》2007,(8):191-191
阿Q一生最大的“文化活动”是画圆圈。阿Q稀里糊涂当上了造反派,将被押上刑场明正典刑,还有一个手续有待完成,就是签字画押,“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所以阿Q“高度重视”,“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结果呢,“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往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相似文献   

17.
修益的犯罪轨迹昭示人们,理智驾驭私欲、控制私欲,是一个人“修身、齐家、立业、平天下”之本。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欲,关键是这种私欲,要像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否则将自食其果。纵观修益的犯罪,不难看出,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贪婪成性,忘乎所以的人。然而,由于他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工作好,小有成就,也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小算盘基础上的,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便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任个人的私欲放纵,交友不慎,成了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做了惊天大案,在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7):59-60
反腐治贪、“打老虎”“拍苍蝇”深得人心,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遵守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就在前几天,听说我单位的一名领导被上级纪检部门“请去”进行了诫勉谈话。请问,党员领导干部出现哪些情况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相似文献   

19.
某刊曾策划过一组文章,教人“如何避免误读历史”。窃以为,这个策划确实好。好就好在虽然“历史是人民写的”,但当人民普遍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和知情权时,也常常会被某些别有用心又有话语权的人们在历史认知上误导。其恶果,长则十几年、几十年,短则几年之后就会显现。譬如,由于日本历届政府领导人拒绝反省其二战时期的侵略罪行,并在历史教科书上大做手脚,使得今日的日本国民普遍缺乏对当年日军暴行的认知,结果给安倍右翼政权的上台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日本国内政坛整体上右倾化目前已十分严重;而海峡两岸本是血浓于水一家亲的关系,但在台湾的李登辉、陈水扁的操弄下,大搞历史、文化教育的“去中国化”,仅仅十几年时间,就使得台湾的年轻人国家归属感混乱,民族意识淡薄,一部分人甚至把祖国大陆视为寇仇,到了逢中必反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效应     
《党课》2010,(3):123-123
小李怀孕了,她发现最近无论是逛街还是乘车,总能碰见几个孕妇,难道今年的孕妇比较多?小李的这种“发现”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视网膜效应”,即当人们过于关注、追求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拥有了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时,就会比别人更容易注意到跟自己同样的东西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