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1,(21)
充分尊重藏族的民族信仰,充分尊重藏族的民族习惯,充分尊重西藏文化的特殊性,是半个世纪来我国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也适用于西藏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这个方针,早在建国初期就确定下来,1951年5月23日,在西藏和平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协议签定情况汇报时指出,进藏人员“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这个方针一直贯穿在整个西藏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论稳中求进     
论稳中求进●郝建生稳中求进,是中央指导今年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由于一些同志对这一指导思想还存有片面性认识,因此,如何进一步辩证理解和准确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稳中求进,符合小平同志生前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稳与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经济工作要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各部门当下迫切要做的是扛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责任,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以适当靠前的政策发力,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宏观稳定这一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倪文章 《学理论》2011,(5):39-43
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寻实现两岸统一的新途径。先后经历了武力解放的方针向和平解放方针的转变;和平解放方针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转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向和平发展方针的转变。这些不断调整的对台方针政策,为最终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的南下与北上之争,实质上就是一场坚持和反对北上抗日救国的路线、方针、原则的尖锐、复杂、激烈之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大量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许多亲临这场斗争的老同志每当回想起来,都感到不寒而栗。必须正确看待日趋发展的抗日救国形势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救国的中坚力量,自  相似文献   

6.
戴安良 《理论探讨》2007,5(6):32-34
毛泽东多快好省方针,对"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前导和借鉴作用;"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多快好省方针的继承、深化、完善和发展.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7,(5)
<正>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近期,记者就作为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和平区,如何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对区委书记李绍洪进行了专题采访。记者:今年市委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您是怎么看"稳"与"进"关系的,和平区在经济发展上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习近平多次针对这一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其中彰显着丰富的辩证法意蕴。在思想定位上,把握了"源"与"流"的辩证关系;在方针遵循上,体现了"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在阵地建设上,凸显了"点"与"面"的互动互促;在话语权建设上,坚持"中"与"外"的协调共进。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辩证法意蕴,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迈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民主》2020,(4)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参政党,他们在中国被称为"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方式,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10.
张浩 《学理论》2014,(11):269-27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理念,可见西藏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实现西藏长治久安面临多方面的考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打牢西藏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多种路径不断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措施是: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加强舆论宣传;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21,258(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在八十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在宣介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了"主心骨"和"舆论定盘星"的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各个阶段,传递党的声音,把握时代脉搏,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白陶 《侨园》2011,(4):46-47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百多名老红军战士和人民解放军部队及地方工作人员进藏,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平叛和改革任务,使经历了一千多年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他们的崇高理想和光辉业绩,至今仍在雪域高原广为传颂。一这些红军干部中,有来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也有来自陕北红军、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的;还有来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工作或入党,后来享受红军待遇的,他们绝大多数是军队和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主要是在军队从事政治、军事、后勤保障工作,也有参加地方党政工作,都有15年以上的革命斗争经历,许多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团结》2007,(4):18-18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历史意义梁经成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是我国多党合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方针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执政党处理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问题,进  相似文献   

14.
<正>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场战争,使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成熟期,对于党在新时期继承优良革命传统,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用"唤醒式"的思想动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疏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手协调矛盾、缓和冲突,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疏导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针和优良传统,最初以方法的形式广泛应用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中,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规范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向心理疏导等新的领域深化和拓展。疏导方针的基础是疏通,要求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疏导方针的核心是引导,要求以正面引导和说服引导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则是疏导方针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张晓晨 《理论导刊》2015,(2):106-108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通过立法保障公民信仰自由与受教育的权利,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奠定了法律基础。与之相应,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接管教会学校,收回教育主权,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慎重推进民族宗教革新,全面实现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正"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这首歌,西藏人爱唱,岳阳人也爱唱。"老西藏"的提议201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在岳阳民进八届八次市委会上,到会的市委会委员各抒己见,畅谈2018年工作思路。"你们听过‘抱一抱’的请求吗?见过用橡皮泥捏出来的全家福吗?"一直在岳阳市一中西藏部工作的姚金波老师突然说。"岳阳市一中西藏班的学生从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来到岳阳求学,有一部分学生寒暑假是不回家的,最远的回去一次要8天,回来也要8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想建党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建党思想的指导与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党的建设原则与要求完全遵循共产国际与布尔什维克的意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依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确立了武装起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的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  相似文献   

19.
陈燕 《瞭望》2022,(11):30-31
76次,这是"稳"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的基调,再强调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座谈会:政策大调整进入新时期1980年3月14日至15日,一贯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的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依据"实事求是,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出台了《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中央工作组进藏,标志着西藏政策大调整,西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政策的调整打破了西藏工作进展缓慢的状态,干部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