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海里还回旋着《曾经心痛》的韵律,我见到了另一位“羊城十杰青年卫士”,他叫陈杰明。不过,31岁的他已不必为爱“心痛”。在他跃龙街派出所的宿舍里,最吸引我的是“为警清廉”几个漂亮隶书,加上彩电、音响以及音响旁的《柴可夫斯基芭蕾组曲》、《口哨王——外国名曲集锦》等镭射唱片,无不说明陈杰明是个很懂得调剂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2.
初冬的一个夜晚,天气寒冷,爸爸妈妈到外地亲戚家去了,无聊的杨灵早早就上床睡了觉,正迷迷糊糊时,忽听到窗外有人在轻轻地叫他.杨灵应了一声,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柜子上的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谁?这么晚了.”杨灵问道.“是我,林之龙.”杨灵一听是邻居阿龙,就打开了门.阿龙一进门就拖着杨灵说:“你能不能帮点忙,帮我把路口的东西一起拿过来?”杨灵见阿龙有困难,就满口答应了.当两人将路边一团黑糊糊的东西搬进杨灵家后,杨灵才看清是一台进口大彩电.杨灵忙问阿龙彩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阿龙开始讲是自己买的,后又说是从某服装厂借来的.在杨灵再三追问下,阿龙承认是偷来的,并对阿龙说:“我知道你够义气,才把彩电搬到你家里暂时放一放,过几天就取走.”杨灵见阿龙非常信任自己,明知彩电来路不正,答应暂时予以保管,还明确表示决不把今晚的事讲给别人听.后来,两人共同把彩电放到杨灵的房间里,阿龙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期货潮”忽冷忽热,小经纪也变得人心惶惶,谁都知今天在这儿干得好好的,明天一声“对不起”可能就把你请走了。所以,同事们暗自商量: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与其等你来“炒”我,不如我先自动消失。 这种日子真是一种漫长的煎熬,一有什么风吹草  相似文献   

4.
清早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第一条信息:我属于点赞党……还配了两张图片,一张上写“过去的一年,你送出了8946个赞”,另一张上是“你收获了2852个赞”.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这么一个人,她是我的前前同事.在每个共同好友的消息里,都能看到她的“赞”.无论那些朋友的消息是一大早发的,还是凌晨发的,都能在评论栏里,看到她的头像.看多了我就有点儿纳闷:“她们没那么熟啊……”  相似文献   

5.
卢周来 《法制博览》2008,(10):25-25
从乡下来的母亲,一天晚上在看电视时问我:“电视上那么多广告,是放给谁看的?村里几十户人家,没有一户买过广告上所说的东西。”当时我就回答:“那是给城里人看的。”没有想到旁边的妻子竟然追加了一句:“今天晚上电视上的广告,除了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外,那些高档酒、高档名牌衣服、家庭用小轿车等等我看我们及我们邻居也很少能买得起。可见,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98,(1)
彩电大战,是近两年中国商界最引人注目的“大戏”之一。几家彩电巨子在发动一次次降价攻势之后,已重新瓜分市场和排定座次。许多人都认为,彩电业将步入一个平静期,大战中有所斩获的企业将要歇歇脚、喘口气,慢慢品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但是,一位不速之客已悄然而至。1997年9月5日,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海尔”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隆重推出其彩电产品,彩电的正式名称很长,且混杂了许多新奇的术语:“探路者”数字化中国丽音大屏幕彩电。不用说,“来者不善”。面对新闻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坦诚相告,“海尔”在进入彩电行业之前确已经过长时间反复观察,选择这个时机进  相似文献   

7.
牵绊     
《南风窗》1995,(5)
人活在世上总是有许多牵绊的。许多善良的牵绊维系着你我他。今年新春来临之际,一如往常,贺卡雪片般飞来。一天,一张朴素但精致的贺卡引起我的注意,信封上没有落款,贺卡上写着“红莲”二字,分明是个女孩子,但一下子,我想不起“红莲”是谁。偶尔看一下同事的桌面,咦,也有这熟悉的笔迹。却原来,同事们在这一天几乎都收到“红莲”的祝福!  相似文献   

8.
传呼台小姐     
那一年,电台招考节目主持人,我报名应考了。我非常羡慕这份工作。我按电台的要求录了一段声带寄出,寄出后,心里美滋滋的,但丈夫却取笑我说: “你那声音,假如我是台长,我保证不用你。”丈夫的话像一盆冷水泼下来,而且过不了几天便应验了。我的丈夫在市里的某公司当业务员,经常要打传呼电话。有一天,他在家里和同事搞聚会,提到传呼台近段时间有一位接线小姐的声音甜美极了。说话间,丈夫脸上流露的神情是那么向往,全然当我不在场似的。过后,同事们都走了,我佯作没一回事地问丈夫:“那位小姐的声音真的那么好听吗?”  相似文献   

9.
水火有情     
在佛山市无线电五厂的产品陈列大厅里,和多种多样新式彩电并列在一起的,有一台被大火烧得严重变形的丑陋“怪物”,五厂人却视为一宝,如数家珍。原来,这台经过水火折磨过的彩电,是从辽宁大连一位用户那里换回来的。去年11月4日,这位用户家中因使用电褥子不当引起一场大火,大部分家俱被焚为灰烬,佛山东宝牌彩电则被烧成一个“黑箱”,被消防队员的高压水龙喷后又灌了不少水。奇怪的是,几天之后用户的孩子偶然接上电源,居然图像、声音如故。今年2月20日用户写信给佛山厂家,要求调换“该型号彩电外壳一个”。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新年后第一个工作日的清晨,东北郊粮食收储库党群工作部的副部长王涛就快步踏进了办公室,“我回来啦!”王涛笑盈盈地看着同事们,眼前的她似乎变了一个人,相比怀孕时的状态,现在的她更加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上班了呢?”同事们纷纷问道.原来,王涛的孩子才刚刚6个月,她不仅在怀孕时对工作尽职尽责,现在更是放弃了休假机会回来上班.  相似文献   

11.
好友阿燕在一家合资企业里做公关小姐。一晚,说是公司同事相约到城里一家颇有名气的夜总会唱卡拉OK,硬是拉上我这个书呆子去“见识一下世界”。刚踏进豪华的厢房,一群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便叫嚷开了,“Hi! Sandy”,“Sandy,迟咗啵(迟到了)”,Sandy-阿燕?!没等我反应过来,阿燕已打了个招呼,然后拉着我说:“这位是阿静,我哋好  相似文献   

12.
“能为北京奥运会出一份力,我和我的团队都感到非常自豪!”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森林公园、奥运场馆内都用上了再生水。保证再生水水质就成为奥运工程水景建设的重中之重。现任北京排水集团京城中水公司再生水监测中心理化组组长的瑞凤霞,和同事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了水质的合格,为再生水利用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她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再生水水质“守护神”。  相似文献   

13.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他正作业回来.他一米七几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上还存留着清理小广告时的纸屑.他那朴实、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我的同事、北京环卫集团第三分公司道路作业三中心张元亮,同事们都叫他亮子,一名普普通通清理小广告的环卫工人. 在亮子的印象中,几年前的北京城大街小巷里都有着小广告的影子.电线杆上、人行道上、墙面上都贴着“办证”、“贷款”,它们被称为“城市牛皮癣”,清理过一波之后,没过几天又重新贴上.  相似文献   

14.
“阿蓝,下午开会,有位朋友要向我们‘开炮’呢。”才上班,一位同事神秘地对我说。我一怔:“开炮?”原来,杂文家老烈看了我们今年第9期杂志后,对新辟的“成语透视”一栏的文章有些看法,他要到编辑部来给我们提点意见。说真的,乍听到这一消息,我可有点担心,总觉得那些老前辈一定是挺严肃的,编辑部的年轻人可最怕拘谨。我呀,杞人忧天——见到苏老先生,我们释然了。他言辞尖锐,对“成语透视”一栏提出种种质疑,但又是谈笑风生。什么“开炮”呀,大家谈得可融洽了。是的,我们的编辑年轻,我们的杂志也年轻,这就更需要听取多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新进了几台电脑。同事们见着新鲜玩意儿都恐怕落伍,一时间,办公室奏响了“滴滴哒哒”的现代化办公乐章。 敝人无暇跟同事争这一席“习武之地”,唯有暗下决心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于是四处托人帮忙。怎料电脑市场风云突变,价低时联络不上友人,只有干着急,而当价高时,友人却整天call你,说已经联系好了。碍于情面,只好忍痛付上4000多元,捧回一台286单显电脑。 拥有属于自己电脑的日子,真可谓是一种负累。没日没夜“滴滴哒哒”,只图在办公室里能跟同事们有一丁点儿共同语言。数月之后,我的电脑操作技术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了,内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中的人物成为我们的“大明星” 北京市燃气集团第五分公司工会 田婕好 在拍摄的DV作品中,我看到了平日一起工作的同事、经常接触的领导,还有我们熟悉的办公场也出现在了镜头中.短片讲述的都是我们职工的日常工作、急抢修、生活情形中发生的动人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劳模先进、优秀班站等典型形象的展现,这些人物瞬间就成了“明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公司组织拍摄的视频作品播出后,我总是能听到周围同事议论关于视频中的场景和情节,感慨那些劳模先进业务技能娴熟.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一时间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这些现象,也让我对视频宣传这样的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值得推广.通过短片让我觉得我们的职工很可爱,我们的工作很伟大,我们的企业很温暖,我在这样的氛围中感觉很幸运.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工会新兵,之前对工会工作了解很少,但是通过向前辈学习,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工会工作就像一条彩虹绸缎一样,丰富多彩,在这个岗位上我也要拿出画笔和工会干部、广大职工们一起续写新的辉煌.”李洋笑着说. 2012年10月,李洋来到了丰台区总工会担任副主席、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新兵,她主动拜师,虚心请教,迅速转型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工会干部,成为热心服务职工的“贴心人、暖心人、娘家人”.她常常说:“市总工会的各位领导和丰台区各级工会组织的领导、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工会人甘于奉献、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在他们的汗水里,我感受到了工会人真诚、真挚服务职工的高贵品格,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标杆、榜样.”  相似文献   

18.
《工会博览》2023,(27):48-49
<正>打听同事工资仅仅是同事间茶余饭后的消遣行为吗?小编了解到,有不少公司将“禁止私下交流工资奖金”写入合同,甚至还有公司让员工签订收入保密协议,明确违反者将被开除。如此一来,打听同事工资由“会不会”变成了“能不能”。不过,即使是用人单位的明文规定,薪酬保密就真的合法吗?企业管理的“高压线”因为打听同事工资,刚毕业的李颖虽然没有被解聘,但也因此吃了苦头。  相似文献   

19.
王惠成为丰台区妇幼保健院的“双美员工”时在保健院内就产生一定的反响.而她被首都职工“点赞”成为十佳“双美员工”,同时照片登上《工会博览》封面之后,又产生了一波轰动.她戴着十佳“双美员工”的光环,登上天安门城楼,接受颁奖,又令同事羡慕不已.同事们纷纷表示,王惠被职工点赞成为十佳“双美员工”是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20.
金雪梅 《工会博览》2014,(35):50-50
“我们刚到项目部的时候就被‘慧妈’的热情所感染,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一些小困惑,最愿意第一时间说给‘慧妈’听,她总是耐心细致的为我们排忧解难。我觉得,用热情、热心、善良这几个词,最能体现‘慧妈’的特点……”同事何丹,夸赞起“慧妈”时,正如一句广告语:根本就停不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