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更加应该重视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警察形象是公安机关中人民警察的客观表现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综合评价。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是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广大公安民警所应该追求的目标。警察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一些警察不依法办案、甚至以身试法的事件,严重影响了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刚  张晓春 《政法学刊》2006,23(3):116-120
警察形象危机会使公安机关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中,并对警察的整体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在危机状态下,媒体既是公安机关管理形象危机的对手,又是不得不与之合作的对象。因此,公安机关在形象危机事件中,应针对危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媒体不同时期行为的特征,运用一系列可实际操作的对策,积极开展警察形象危机媒体公关,以期通过与媒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危机,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权力机构正逐渐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目前,警方与媒体在新闻传播和报道互动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警界在处理外部公共关系上的缺陷.因此,要建立成熟的新闻监督运作机制,需要警媒双方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公安机关切实履行职责,新闻媒体加大监督力度,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促进警察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黎 《法制与社会》2010,(29):174-174
有关警察的负面报道经常见诸媒体,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警察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形象。如何应对警察形象危机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面前的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形象危机的公关过程和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安微博的应用对公安公共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无疑是改善警察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网络微博具有众多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建设良好警察公共关系,营造社会和谐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新型传媒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运用,也提高了警察队伍的科技化程度.在构建警民和谐的新时期,公安微博必然以其巨大优势发挥出巨大作用,其优势与不足也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公安微博作为公安机关公共关系传播的新平台,承载着警务信息公开、网络问政、服务互动群众、建立公安公共关系传播新模式的功能。2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以公安微博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体平台对青奥会工作开展起到极大助力作用,另一方面,公安微博在青奥会中成为警民沟通的桥梁,也对警察形象的提升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研究公安微博和警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结合公安微博在2014年青奥会中的典型表现,探讨公安微博对警察形象提升的作用,并详细分析产生挑战与机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安机关借助公安微博提升警察形象的价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瓮安事件”,从近期的“启东事件”到“平度征地案”,吸引了大众媒体的注意,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公共关系危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使基层公安机关处于社会舆论的负面焦点,稍有处置不当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本文从基层公安机关层面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根源,从消解和避免两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塔西佗陷阱出现后如何通过先期的工作和有效的对策去预防和化解危机,通过公安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机制改革远离“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8.
警察职务犯罪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公安队伍的战斗力,而且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和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威。因此必须分析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预防和遏制警察职务犯罪应加强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管理措施,完善监督机制,健全法制,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处罚机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何挺回应了对于“命案必破”负面效应的提问,强调“命案必破”不会引发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情况,更不会影响公正执法。公安机关将全力推动对命案和涉黑案件嫌疑人的讯问实行全程录音、录像。在因刑讯逼供而造成冤案已严重影响到公安队伍社会形象的情况下,以对犯罪嫌疑人讯问实行全程录音、录像的方式,既可还犯罪嫌疑人以公正,防止因刑讯逼供出现冤案,又可还警察以清白,维护公安队伍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战线长期坚持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正确的宣传方针,新闻舆论监督则是对与正面报道相伴而行的负面性舆论的制约。正确科学的理解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新闻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构建作用,有利于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公安机关的工作重心不断下移,公安派出所在刑事执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的刑事执法监督却显得软弱无力,甚至缺失。在新形势下,为了延伸监督触角,切实依法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能,对公安派出所实施动态监督极为必要;我们应当借鉴成熟法治国家侦检关系的有益经验,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以期构建起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成为了民众首选的、便捷的沟通渠道,网络舆论开始备受关注,网络舆论监督也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警民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要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要鼓励民众正确进行网络舆论监督,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公安机关要积极应对网络舆论监督,树立警队威望。  相似文献   

13.
刘衡  张成 《政法学刊》2008,25(5):126-128
警察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似乎是一个不需证明的论题,然而随着社区警务、治安承包等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实践产生以后,关于公共安全服务主体的探讨就不能回避.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治安秩序不是纯粹的公益物品,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力量也不能够单一由政府加以提供.  相似文献   

14.
检警协助模式是检警二机关在侦、诉等审前阶段所体现的一种业务上的配合与人权保障方面的制约,进而充分发挥出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阶段的引导性与监督性以及公安机关技术优势的一种检警关系模式。检警协作模式与职务犯罪侦查协作机制均能够给检警协助模式提供启示。检警协助模式具有理论上的相对合理性,检警协助机制包括立法、范畴、保障与监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First Amendment theory and 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generating police accountability through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police organizations. We argue that free speech theory can and should look beyond "abridgment" issues an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ess to inform the public about key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The media's concern with crime news, we found, vastly overshadows its coverage of the police us a complex, in-teresting, and expensive governmental agency. Reporting about police 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policies contributes more toward fulfilling First Amendment values-not only that of "checking" police excesses, but of facilitating the goal of enlightene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Those who won our independence believed…that public discussion is a political duty; and that this should be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American government. They recognized the risks to which all human institutions are subject.  相似文献   

16.
透明度原则作为WTO首先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以改善各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提高贸易政策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避免、减少各成员方之间贸易磨擦的发生为目标。警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在特殊政府机构即公安机关的具体化。从一定角度来看,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警务公开制度统一于前者所体现出来的公正、公开(透明)、效率等理念和精神的价值取向上。这些理念所承载的警务公开制度同时也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一制度保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无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处于主力军的地位;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应当起到预防作用、参谋作用、劝说疏导作用、维护现场秩序和控制事件发展作用、平息事态作用、收集证据和打击违法犯罪作用,以及保护党政领导人身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09,26(2):125-128
警民关系的最佳境界是和谐。警察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效益,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而且可以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但从基层执法执勤来看,警察礼仪意识淡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警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警民关系的和谐。因而必须从全警礼仪小节抓起,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实际行为来影响社会公众,主导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创新公安管理体制,完善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减少公安管理层次,优化公安机关的运行机制,可以局部强化公安组织“条”的领导关系,畅通内部的警令,减少地方党政领导干扰警察办案,有效保障经费,.合理使用干部,合理布防和调动警力。有利于调动干警的积极性,提高警察工作效能和整体性。达到释放警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