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摆在全中国人民和各政党各政治派别百前的共同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处在两种主要政治势力的争夺下,这两种主要政治势力是: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他们把持着名义上的国民政府,掌握着中国最大的武装力量。他们要用“扩大政府组织”和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的方法继续维持其~党专政的独裁专制统治。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共产党。他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民主分子,主张“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2.
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已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各阶级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各阶级联盟的政党”。其基本成分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时还有一部分地主、买办、官僚、政客、军阀等反动分子。国民党阶级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各阶级必因其利害关系出现斗争,从而使国民党分化出不同的政  相似文献   

3.
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出笼及其破产周善红“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①利益的国民党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动时期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  相似文献   

4.
沈步珍  周太山 《求实》2004,19(5):4-6
判断一国革命性质的依据 :一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当时俄国的性质是实行沙皇专制制度的封建国家 ,“俄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 ,“俄国革命”的任务主要是进行打击、推翻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沙皇政府的革命 ,“俄国革命”的动力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俄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5.
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邓演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蒋的政治主张。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中国社会作了基本正确的分析,阐述了革命的对象、革的动力。他不但在理论上阐述了反帝反蒋的必要性,而且将它付诸于行动,始终坚持民主主义革命立场,坚决反帝反蒋,并为此出了自己的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6.
只有代表工农阶级才是社会主义 ,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为广大人民谋福利是真正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一、《共产党宣言》在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中揭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先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 ,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三种类型 ,即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政治上为了复辟封建社会的没落统治 ,一方面惧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它们积极地参与对工…  相似文献   

7.
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有人关切地问毛泽东:“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毛主席发出一阵豪爽的笑声。“那毛字呢?”不等这位友人问完,毛泽东就接着风趣地说:“我‘毛’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很明显: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后来,有人根据…  相似文献   

8.
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个复杂的系统,代表主体、代表对象和客体三者的联动构成其“代表机制”,而“发展社会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完善代表资格、提高代表水平”三者的联动就构成了其“代表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五四”时期“三次论战”的提法过去,我们一般都把“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右翼所进行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与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梁启超、张东荪等人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与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黄凌霜等人进行的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统称之为“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战”。这种“三次大论战”的提法不妥。  相似文献   

10.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在北平的活动李燕奇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主要是指国共两党以外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利益的政党和派别。他们是中国抗日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积极力量,他...  相似文献   

11.
胡阿祥 《新湘评论》2013,(22):38-39
(虽然国民党诬称其中的有些政权为所谓“奸区”)。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解释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提出的“民主共和国”口号,政治上、组织上的含义包括以下三点:“(一)不是一个阶级的国家和政府,而是排除汉奸卖国贼在外的一切抗日阶级互相联盟的国家和政府,其中必须包括工人、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内。  相似文献   

12.
1930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国民党“围剿”军的前敌总指挥兼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此,当时的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秘书也是张的亲戚的黄信宜通过关系和我党中央在上海接上了头,接头人是龚饮冰。 鉴于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派李翔梧作为红军代表和我(化名吴思浩)作中共代表,随黄信宜自上海前往南昌谈判释放张辉瓒事宜。我在临行前听说对方许诺的条件是,只要不杀张辉瓒,他们将使国民党朱耀华旅西去投降红军,并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富田事变”项英从对中央苏区各项工作的调查中发现,大家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不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而是抓“AB团”和“富田事变”。AB团是国民党右派程天放等人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夺取江西国民党省党部和各县级地方党部的控制权,在1927年1月秘密组织的反革命小组织。A代表省级组织,B代表县级组织。他们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名义,把AB团分子派往各地,破坏革命,抢夺党权,曾在南昌嚣张一时。但为时很短,仅4个月时间,就在方志敏等率领的革命群众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了,AB团头子程天放也被群众杀了。但由…  相似文献   

14.
国号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新中国称号的问题,代表们提出多种建议,大致有“中华人民民主国”、“民主主义人民国”、“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华联邦民主国”、“共和国”等。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经过深思熟虑后,提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号,并向代表们阐明了自己的理由。他说:“中华代表中华民族,人民代表现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我们的国体。”这个提议简明扼要,又响亮又有新意,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新中国即定名为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5.
蓝华  张亚 《理论建设》2002,(1):37-40
小资产阶级革命性问题是无产阶级进行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小资产阶级革命性问题的思考及论述有一个深刻转变的过程,正是因为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才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  相似文献   

16.
一、《大众哲学》写作的历史背景193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侵占了我东北三省,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国内的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动。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产阶级都行动起来要求抗日。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民族的利益,从一开始就坚决主张对日抗战,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镇压人民的倒行逆施,经济凋敝,广大青年失业、失学,生活困苦,思想苦闷,他们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迫切寻求光明…  相似文献   

17.
从1920年8月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至1921年7月一大前后,本文界定为中共早期。在这一时期,中共存在着明显的排斥国民党的政策。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的形成及确立与共产国际密切相关,它是共产国际成立伊始“进攻理论”在中国的直接后果。按照这种“进攻理论”,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必须把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当做当前迫切任务,把资产阶级、国民党当成最主要的敌人与革命对象。以“打倒中派”为特征的共产国际“左”倾政策,要求中共对资产阶级、国民党必须采取敌对、排斥的政策。共产国际代表的使华与“进攻理论”的输入,是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形成及确立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和国民党合作,这是我党在大革命前夕在组织方面的一个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几经研究再四审慎”后才作出的.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反对同任何党派合作到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党的“一大”在党外关系上,主张对“现有多政党“采取独立、攻击,排外的态度.”1922年1月,在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列宁抱病接见了中国代表,希望国共两党相互合作.从此,我党开始同国民党进行接触。但在如何对待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反对共产国际驻我党代表马林关于“在保持党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加入国民党”的建议。第一次直举战争后,迫切需要我党探寻解救中国问题的方案.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开始改变了对国民党的看法,7月我党召开了“二大”,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  相似文献   

19.
何鸣是闽南革命史上很有影响的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开始时,何鸣作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与国民党一五七师进行合作抗日谈判,在国民党背信弃义制造的“漳浦事件”中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围绕台湾前途走向,海峡两岸三大政党的互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这三个政党,即大陆的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台湾地区的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以及台湾地区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如果以社会习惯的颜色来代表,则共产党为“红”,国民党为“蓝”,民进党为“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