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天 《中国律师》2012,(1):48-49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通过的,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范作了修改。虽然《民事诉讼法》对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持续增多,新的案件类型不断出现,现行民诉法的规定在某些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谭秋桂 《中国司法》2012,(11):44-49
一、《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及概况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规则,《民事诉讼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及时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自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行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司法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纠纷案件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民事诉讼法》的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着重调解”是我国旧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项重要原则。1991年4月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把“着重调解”原则祛除,这应该说是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法律进步的标志。笔者在这里却强调“审理民事案件应着重调解”,也许是笔者观念落后,观点陈旧,不与时俱进,但结合审判实际,笔者认为“着重调解”为时不过。  相似文献   

4.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曾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部分规定作了修改。总的看,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条文规定大多是可行的,对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多,新的案件类型不断出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徐虹 《法制与社会》2013,(14):104-105
民事诉讼法是中国基本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之一,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自从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后,对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进行、公民民事权利的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过将近30年的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又出现了新问题、新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本文探究了民事诉讼法的实施背景和影响,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判例与研究》2002,(2):56-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炅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周伟 《江西律师》2002,(5):30-31,33
自一九九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经过了“试行”的过渡期后,现为正式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对人民检察院介入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和第一百八十五条的参与审判监督程序中提出抗诉。上述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公开、公正性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经三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称“新民诉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民诉法自1991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修改,本次修改是对现行民诉法(2007年修改,2008年4月1日实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新增了公益诉讼、小标的额一审终审等制度的设立。作为重要的基本法之一,《民事诉讼法》不仅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规则,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及时解决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刊特摘选部分律师针对新民诉法的所思所想.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参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结合民  相似文献   

11.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刘海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135、第159条的限制”。根据这一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没有审限,不受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的第一审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参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14,(6):30-30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14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6月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14]6号为正确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法院组织体系中,基层法院的数量是最多的,基层法官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而在基层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中,民事案件占绝对的多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要求法院对纠纷的处理快审快结,实现公正与效率双赢的愿望强烈,因此,立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非常重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章设5个条文对简易程序作了规定,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以8个条文对简易程序作了进一步的规定,2003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以下简称:简易程序司法解释)条文共34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2,(12):53-53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参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在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法院调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确立了法院调解的原则,并规定了法院调解的程序。经过几年来的审判实践证明,用调解的方法解决民事案件,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有利于增强人民内部团结和加强法制教育。但由于在法院调解的适用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因此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法院调解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看  相似文献   

18.
李季  谭甄 《广东法学》2004,(4):61-65
民事简易程序与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两种独立的诉讼程序,但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两种程序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有些问题还具有相似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已走在前面,该规定所具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司法解释、重视当事人权利、增强规则的可操作性、注重程序的繁简适度、重视调解等改革思路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制度基本健全,同时也使民事检察工作面临新挑战,特别是《民事诉讼法》第209条使民事检察成为当事人申请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后置程序,原来的民事案件上访被纳入诉讼程序,检察机关的民事案件数量会逐步上升、办案压力会渐渐增加。如何认识第209条的立法精神并应对其挑战,不仅关系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实施以后,人民法院在审理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以及涉外民事案件被告人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居住,需要采取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