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话     
疲惫不堪的丈夫一回到家里就对妻子说:“无论谁来电话找我,你都说我不在。”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响了,妻子拿起话筒。“是的,我丈夫在家。”丈夫一骨碌从床下跳下,不悦地说:“我不是说过让你…,··。”“别生气,亲爱的。”妻子说:“电话不是找你的。”电话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山     
魏鹏 《新青年》2004,(12):16
离开苏北老家来到省城,转眼间已3个年头了。3年来,我无时不在思念年过花甲的父亲。3年前,母亲病故,父亲退休,我是他们惟一的儿子,又外出谋生,家中空荡荡的。父亲一人在家,让我放心不下。我曾想方设法让他来城里生活,但他不肯。2002年春天来城里一回,不到一周就回去了。他说他要  相似文献   

3.
细雨 《新青年》2002,(10):42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个刚满19周岁的女孩,文化程度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但是,我在信里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我真心希望您能把我的信刊登出来,让天下的父母倾听一个农村女孩子的心声。我生活在肇东市附近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我的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脾气暴躁,经常吵架,他们把打骂孩子当成家常便饭。我和弟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性格都非常内向。妈妈常常打骂我,说我不懂事,没大没小。从去年开始妈妈嫌我在家烦,给我张罗找婆家。  相似文献   

4.
放风筝     
我儿子小的时候,大概是五六岁吧,我总是不在家,常常出差.我很担心这样会给他未来的生活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且我也非常想念他,错过了他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5.
曾经以为会淡忘的事就这样毫无设防地想了起来得知阿岚辞去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的消息我突然惊觉那些旧时的光阴已经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6.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7.
爱,所以离开     
五先一喊假期我,逛简商直场认,不偶出遇来高了中。同学美美,如果不是她3年前我们见过一次,她丰腴漂亮艳光四射,一如当年上学时那样令人目眩。短短几年,她却满脸沧桑形容憔悴,与昔日判若两人。就在服装区的休息椅上,美美向我讲述了她的遭遇。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青春不在的时候相遇并相爱。最初,他们彼此约定,只享受爱情的甘霖,不给对方制造任何麻烦。可是,谁说过的:一种职业,如果喜欢,便不能甘心仅是业余;一个人,如果真爱,就不能忍受只当情人。正是这样,渐渐其中的一个要出局,希望两人可以长相厮守光明正大地牵手于晨…  相似文献   

8.
离家出走上高一的时候,后妈走进了我的家门,她没有给我渴望中的一份母爱,给我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歧视与伤害。懦弱的父亲对后妈言听计从,我在家里几乎没有了容身之地。索性我搬到了学校宿舍去住,可生活费及学习费用成了问题,回家向父亲要,如果后妈不在他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如果后妈在家,不仅要不到钱,还会挨一顿打骂,所以我时常饿肚子。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好!我是中学女孩。最近,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有一些不正常现象。我明明是个女生,可是我发现非常讨厌男生,连跟他们说话都没有兴趣。相反,我却非常喜欢女生,特别是我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她在的时候,我很爱呆呆地看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好像若有所失。当我和她一起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我最早的记忆,是在3岁左右.我能清楚地说出当时的人,与事.这一点让很多人惊奇.3岁的小人儿,走路尚且不稳,但每天却摇摇摆摆地独自上路.且很有主见地,朝着一个方向奔. 母亲不在家.母亲总是不在家的.她去食品厂上班,叮嘱姐姐照顾我,说晚上给我们带饼干吃.姐姐嘴里答应着,母亲刚一出门,她就跑去外面,和街道的一帮孩子疯玩,玩得热火朝天.他们玩捉迷藏.玩丢布袋子,玩跳格子.玩着玩着,就把我扔下了.我在一边看着,有些寂寞,也有些无聊.我于是独自上路.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身边的喜怒哀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我的诗歌同这个时代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我身边每天演绎的生活万象血肉相连,因为我不愿意去写一些空洞无物、隔鞋搔痒的诗歌。在我看来,写这样的诗歌无异于在浪费时光。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或者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只能说明作者需要心理咨询师给以精神上的疏导与治疗。多年来,我一直坚持  相似文献   

12.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今年18岁。也许你不相信,我现在是“一家之主”。那是因为在我9岁那年我的父亲去世了,而我的母亲还有残疾,自从我的姐姐考上大专上学以后,我就一直负担起支撑这个家的重任,成了一家之主。我很喜欢美术,可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一直以来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而在家自学。我学习美术的目的是想在考大学时加分,可是马上就要到高三了,我不仅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更担心几年来自学绘画所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我不敢想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希望细雨姐姐能够帮助我。德宝  相似文献   

13.
阿青 《新青年》2005,(12):6-7
爸妈在聋哑学校同窗十载,结下了深厚情意。爸妈21岁时生下我,两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人,听不见,也说不出,抚养我自然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我10个月大时,爸妈每次外出做小本生意,为防止独自在家的我从床上掉下来,都用绷带把我松松地拴在床帮上。有一次,绷带留得长了些,我被吊在床边,两头不着岸,“哇哇”大哭起来。父母回家后,从窗外看到我不在床上,便以为我被坏人抱走了,于是两人“哇哇”哭叫着冲出院门,一路疯跑着,挨家挨户地打听。一个多小时后,爸妈没有找到我,就跑回家取钱准备搭车外出寻找,这时才发现了吊在床边的我。转悲为喜的两…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是个不用功的孩子,父母为了逼我做作业,常常把我反锁在家里。我一个人呆在屋内,犹如坐牢一般难受。一天,我又被锁在家,忽然觉得肚子疼,最后不由得大哭起来。几个邻居闻声赶来,望着紧锁的大门无可奈何。一位邻居试探着问我:  相似文献   

15.
谁为谁守候     
高华 《新青年》2007,(2):24
朋友开了一家心理咨询诊所,我经常去那里玩,玩得久了,便趁朋友不在的时候接几个咨询电话,说起来,确实有一些恶作剧的心理。2005年一个夏日的上午,我接了这样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爱情     
别人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出生时却给我的家庭带来了一样东西——耻辱。我母亲过门六个月生下了我,当然不是父亲造的孽。所以我出生后,爷爷奶奶就不再登我家的门儿,高傲美丽的母亲也成了众人指指点点的对象。而且父亲带我出门时,别人总跟他开这样的玩笑:大夏天,你怎么也戴帽子?我见他头上什么也没有,就反驳说:“我爸爸没戴帽子。”周围的人便哈哈大笑。父亲胀红了脸,也不说什么,拉起我就走,后面的人笑得更欢。  相似文献   

17.
小芳和小草     
《新青年》2002,(8)
细雨:你好!我的心里有千言万语,真不知该怎么说。我这个人性格孤僻,从小就是这样的,这是我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在我的生活中,每一天都是那么没有生气,如果只是平淡一点也就罢了,怎么跟你说呢?我的人生历程很坎坷,至少我自己这样认为,我常把自己比做路边的小草,伤心的时候,我只能自己可怜自己。我不太擅于用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8.
自费生活     
范莉莉 《新青年》2005,(2):33-34
有人问,你的眼睛里怎么会有秋水?是的,我痛苦;有人问,你的眼睛里怎么会有星光?是的,我快乐。木格窗棂勾勒出云淡天高的剪彩,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书桌旁,似乎只需抬手就可以揭下屋檐上有着百年历史的瓦片,阅读岁月留下的痕迹。学妹发来了短信,问我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但是自费,还需不需要继续念?当然要念,我惊讶于自己如此这般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口吻。也许,在人生这份答卷上我已经做了太多这样的选择题。上小学的时候,父母为了能让我奠定一个好的学习基础,为我选择了全县最好的实验小学。可是我的家庭住址不在规划区范围之内,加之我生日在年末,…  相似文献   

19.
缕缕千幻,入了心,走了神,不免举止癫狂。比如,在家的厨房内,忘我的思绪还穿梭在“羊煤土气”的鄂尔多斯辽阔的土地上。于是,唇齿间哼唱出只属于我自己的曲子……“美丽的草原哟,甜甜的黄河水;醉人的牧歌哟,浓浓的奶茶香;蒙古包里欢歌笑语,美酒不醉人自醉.....”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觉得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为我自己是鄂尔多斯人而自豪,会有种回归草原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和邻     
孙剑 《新青年》2006,(2):37
今年春上,我搬新家到了城东新兴小区. 住下的第二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来人并不认识,可还未等我开口,对方先自我介绍:我住对门,姓张,你看我昨个不在家,也没给你帮上忙,真是抱歉呀!我过来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