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复杂变化,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扬思想解放旗帜,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是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实现思想路线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与此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而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又以邓小平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先导,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高潮,直接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因此,邓小平是那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的组织和指挥者。文章从三个层次加以论述:一、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思想解放运动撕开口子;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三、清除障碍,思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正> 第一阶段,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首先在农村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周化辰 《新长征》2008,(8):8-10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创新的力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事业的大发展。当前,吉林市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发展机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首先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所致。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重要的一条就是人们的思想解放快,观念转变快。而在中部地区,人们的创新意识淡薄,遇事放不开手脚,往往被一些过时的传统清规戒律所困扰,束缚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经济,首要和关键的一点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用好用足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敢闯敢“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写下历史的新篇章.思想解放是五四精神的重要构成.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民族尊严的自觉担当,这个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近代中国,呈现了两次思想解放,一次是摆脱中(旧)学的思想束缚,转向接受西(新)学.另一次是摆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束缚,转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是思想解放的又一体现.历史证明,不解放思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根本无从谈起.五四精神内涵的思想解放,在民族遗产构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杨春贵、屠春友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充分认识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双重影响。首先,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转变了人们的传统封闭观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思想理念转变,思想解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的企业劳动竞赛的观念和方式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和民生所需的发展要求。如何  相似文献   

9.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发展定势,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史的进程中,五四运动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且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迪了人们的心智,影响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选择.正是在五四运动中,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巨变,他由一般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思想解放,既是个原则问题,也是个导向问题。……一定要改变重形式为重效果,变重言谈为重实践,坚持用工作实绩衡量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工作实绩论思想解放是一个新的境界,是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一大突破,是呼盟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在大学习大讨论...  相似文献   

12.
程亚平 《世纪桥》2011,(11):57-59
当前,思想不解放,思维僵化,观念保守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思想僵化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固定性、思维定式决定的,解放思想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如何,直接关系到各级组织和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这是实现思想解放、科学发展的关键。转变思维方式要注意开拓创新,要注意加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要注意全面协调发展,要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意识,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是20世纪改革开放的两篇思想解放宣言书,是邓小平理论本质和魅力的最集中体现。探索宣言书的深刻内涵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何谓第三次 思想解放 马立诚、凌志军撰文认为以1978年、1992年和1997年三个年份为标志,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有过三次思想解放。 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相似文献   

15.
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的那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距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由这场讨论所开启的思想解放大潮奔涌神州大地,推动着改革开放的中国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由衷地感叹亿万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式的变化时,对那场大讨论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应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当前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妨碍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左”的影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又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解放思想”:许多地区以求实创新的态度促进思想解放,成效显著;也有一些地区搞一刀切、一风吹,使解放思想步人误区。现实迫使人们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进入以思想解放发其端、促其进的新时期已经20年了,为什么在新的思想解放中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这决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到理论认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因此,要贯彻十五大精神,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多层面地推进新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发展方式概念是人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以及方式转变的实践中逐渐生成的,是以包容性发展理念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的简称。中国经济包容性发展方式的建立,需要突破多年来习常增长模式的掣肘和阻滞等制约因素。包容性发展方式与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全方位的统一性,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导引发展方式的包容性突破,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理论界对于思想解放问题所进行的反思与回顾往往把注意力单纯聚焦于思想理论本身,而对于如何将思想解放引向深入、引向制度化缺乏探讨.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分析,思想解放的内在动力是不断发展并要求实现的公民的需求与利益.只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并根据不断发展的群众的利益与要求来变革我们的观念与制度,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僵化.一种有效运作的民主制度,能够将思想解放活动由运动式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制度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我国发生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揭开了建国以来全党思想解放的序幕,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得以在全国迅速推开,并迅猛发展,虽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已深深地浸入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人们稳定的精神心理特征,对中国20世纪末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自强不息、正道直行的文化精神对思想解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8,(9):4-4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部署,奥运会和残奥会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在全党展开。各地各部门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用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向主要依赖科技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和谐社会发展模式、评价系统和基础性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必将带来思想观念、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的相应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思想解放.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评估系统和基础性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