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搞好基层民主建设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官兵建设部队。但实际工作中,少数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干部说了算、战士跟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战士民主意识不强,参政议政热情不高,认为自己人微言轻,甚至明哲保身:个别基层主官习惯于上演“独角戏”、“双簧戏”,使其他官兵成为“观众”和“看客”。对此,笔者认为,确保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发展,须坚持在还权、让台、交责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政协文化是人民政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凝聚委员意志、激发委员活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精神力量,也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武汉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突出政协文化引领,倾力打造履职平台,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了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农民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解决"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意旨。农民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定位农民角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主体作用缺失的现状让人甚忧,需积极探索农民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合理路径,只有农民真正地自主性参与才会使新农村建设富有强大而持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金锋 《北京观察》2017,(9):50-52
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因此建议首先要强化街道基层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宏观规划和统筹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原则.贯彻落实这一原则,要求矫正思想偏差,牢固树立依靠党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营造良好民主环境,不断激励党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动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明清 《新重庆》2006,(7):30-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和一场宏大的持久战,其进展及效果不仅有赖于政府的引导支持,更取决于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必须把调动和保护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作为出发点和动力源,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政府工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大力扶持农民兴办乡镇企业、放手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活动等,使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作为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而“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人,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贴近人,怎样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9.
徐国民  石玉姝 《群众》2021,(1):30-3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强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谈到我国文化发展的旨归时,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中央所坚持的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人为本的道路,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前进论坛》2012,(1):24-27
徐丹(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会宣传部部长):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又要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为人民所共享,这是激发改革活力、凝聚改革共识、确保改革成功的基本要求。依靠群众推动改革,首先,要客观认识、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内部的变化。它既包括群众层级结构的变化,也包括群众意识形态的变化。其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改革阻力。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借助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再次,要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树立主体意识来激发改革热情,通过顶层设计来凝聚改革共识。  相似文献   

13.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作为旅团队领导机关.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充分发挥官兵在部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建设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主题,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应注重哪些细节,如何协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海南应该如何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中?在本期专题中,我们编发以下三篇文章抛砖引玉,与读者共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3,(19):32-34
“广东人大代表工作的亮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潘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相似文献   

16.
吴灿新 《桂海论丛》2021,37(2):23-28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客观逻辑和实践逻辑。其内在逻辑是:我们在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时候,必须加强对人们文化需求的正向引导,推动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不断向上向善提高,从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其客观逻辑是: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精神文化发展的实践要求。其实践逻辑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必将有力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11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工作交流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豪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豪副主任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深入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实施一年来的新鲜经验,同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联系活动的效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本期以专文形式予以刊发,以期进一步指导和推动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人大代表既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也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执行员、监督员。县人大常委会应立足人大优势,通过人大代表广泛宣传十八大精神,督促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此,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代表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了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于承担着弘扬时代精神,培育道德规范,提供重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现实实际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从内容、形式、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把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宏伟蓝图的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