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祖国大陆为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原则、主张和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居住在中原还是居住在边疆地区,都心向祖国,致力于祖国的统一事业。但是历史上中华民族走向大统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和国家统一思想。“大一统”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哲学基础和道义基础 ;“天下一体”是民族融合的思想基础和维护中国统一的一面旗帜 ;胡汉两制为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提供了历史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从反对西方列强入侵和帝国主义凌辱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效凝聚动员了全社会反抗外侮、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青年是赢得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主体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征程中的强大基石。以青年为主体的留学生群体巩固和深化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意识,义无反顾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王喜 《今日民族》2021,(11):53-54
重要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中国是一个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也是中国民族结构的重要特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共同开拓中华民族疆域、书写中华民族历史、创造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基础,是中华民族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利于增进其对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历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历史的认知,推动其对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理解,提升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自觉捍卫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为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近代以来,大大小小的西方列强几乎都用武力侵略过中国。这些自  相似文献   

6.
民族现象是人类社会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主权与完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奴役,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毛泽东同志根据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和民族矛盾状况,针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实质及其解决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丰富了民族理论,为争取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伟大目标。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保持全民族特别是全党的忧患意识;必须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突出发展主题,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战略,跟上时代潮流;必须依靠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远大理想和阶段任务结合起来,真抓实干,逐步推进;必须加强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现代化历程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的觉醒也就是近现代民族意识的形成 ,它是一个民族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关键 ,是在一定的经济和历史条件下 ,与国家体制的现代化、近现代国民的形成紧密相关的历史进程。其核心内容为对建立主权独立完整和主权在民的近现代国家 (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 )这一历史使命的认识。现代民族意识觉醒具有大众性和实践性两个特征。 2 0 0 0多年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一族际共同体 ,然而在“天下国家”专制君主体制下 ,中华民族只能以自在的方式存在。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摧毁了中国的“天下国家”体系和观念 ,同时中国各族在团结御侮、救国救民的斗争中加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 0世纪初 ,中华民族开始其觉醒的历史进程 ,经历了三个阶段 ,至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最终完成了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坚持爱国主义,主张国家统一,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一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必须统一,警惕列强分裂阴谋自19世纪开始,孙中山目睹民族危机,激发出巨大的爱国热忱。由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日益加剧,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在辛亥革命以后,又因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军阀混战,使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状态。这种外患内忧,使孙中山把维护祖国统一作为救国和革命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他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同捍卫祖国统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甲午战争以后,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维护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原有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基石。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体现,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黄新宇 《传承》2009,(18):140-141
自古以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华夏子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前赴后继。进入夏、商、西周奴隶制和战国封建制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农业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播不止,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之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华夏子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前赴后继.进入夏、商、西周奴隶制和战国封建制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农业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国家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根深蒂固,传播不止,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核心民族精神之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有其鲜明特征,既是国家对公民成员的一种政治与道德原则要求,也是公民或民族共同体成员的一种道德品质;既是全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又往往以大一统的政治疆界、统治、政策等作为实体依托;既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又有博大的世界情怀、协和万邦的大同理想。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为政治要求与道德义务的统一、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的统一、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马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历史使命,是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为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实现祖国统一,是申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也是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法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绝不允许分裂。祖国大陆制定“统一法”的呼声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维护祖国团结统  相似文献   

17.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与共同目标,也是一面能够最广泛、充分、持久地调动全民族一切积极因素的最富感召力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担负起的神圣使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旗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续诞生在国势贫弱、内扰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先人创党,是为了打倒列强、打倒军阀,达到建立独立、自由、民主中国之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大革命政党为之奋斗了几十个春秋,有过两次密切的合作。为统一中国而掀起的北伐大革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就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见证。中国的二十世纪,没有国共两党的仁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智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为宗旨,依托精神纽带,通过加强与智利侨界的联系,促进业务往来,搭建研讨平台。在积极开展台湾籍侨胞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双周关注     
《时代潮》2005,(1)
【时政】" 法理制台独"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论证,适时决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立法工作,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尖兵利器。这是祖国大陆遏制“台独”的重大决策,表达了中华民族反对分裂和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意志,必将对促进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是世界通用的做法。各国宪法都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条款,加拿大、俄罗斯、英国都曾经用法律来与分裂分子做斗争。制订反分裂国家法,有助改变以往中央政府以发言人作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