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所谓信息权,就是依法确定的获得、控制、使用、传播信息的权利。信息的获得,是指信息的生产(收集整理、组织加工)与受让;信息的控制,是指信息的储存;信息的使用,是指信息持有人将信息投入到各种具有特定目的的活动中去;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持有人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将信息转让为全部或一部分社会成员所享有。  相似文献   

2.
网络著作权授权使用之合理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时代著作权授权使用合同的勃兴著作权授权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就著作权专有权的使用所达成的协议。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作品的数字化使得作品的利用方式已经变得无法预期。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不仅使得信息在储存、处理和传输上的进步日新月异,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史无前例地增加,更为政府、组织及个人在发展出如何取得、使用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上留下了无限的可能。”2网络上的作品已经摆脱了载体的束缚,这也意味着其也不再受到著作权人的控制。网络上的自由(free)已经成为了免费(free)的同义词。只要有一个人获得了…  相似文献   

3.
陈素 《法制与经济》2013,(10):69-70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掌握信息就是掌握核心竞争力。而各类信息中,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民情民意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类媒体的发展进步得到了良好的环境,尤其"自媒体"时代,除却传统的媒体之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舆论的传播中心。加之,由于公民意识的觉醒,民主监督在生活中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并自觉执行,对检察机关而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意与法意互动更加频繁。文章从检察机关与舆论媒体的互动与应对为切入点,简要地谈谈民意与法意的碰撞与耦合。  相似文献   

4.
肖赣贞 《检察风云》2022,(22):90-91
<正>重复能使假成真现在,社交网络成为很多人获取新闻和知识的快捷途径,但网络信息多且杂,难辨真假。事实上,社交媒体环境为虚假信息传播提供了“土壤”。新闻源过多,产生信息干扰,造成“回声室效应”。心理学家将这种效应归纳为:在网络空间内,人们经常接触相对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听到相似的评论,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走向故步自封甚至偏执。拥有相似观点的人组成了一个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肺炎是目前尚未被人类完全认识的一种疾病,它传播性极强,而且尚未发现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疫苗和药物。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河北省高阳劳教所所党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8,(2):7-14
值班律师制度的引入无疑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事业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有人帮助"的问题,但距"有效帮助"尚有一定距离。值班律师不仅参与率比较低,而且在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和真实性方面并未发挥实质性作用,尤其是存在着"选择性"提供法律帮助以及为认罪认罚进行"背书"等问题,这与我国制度设计中对值班律师的职能及其权利配置不无关系。值班律师主要提供一种初步、即时的程序性法律帮助,具有普惠性、应急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其所固有的局限性,即难以提供较为深入的全程辩护。当前值班律师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扬长避短"、实现法律帮助全覆盖,这是值班律师有别于辩护律师的制度优势所在。在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中,需要从制度和实践层面明确两个"不得放弃":一是为认罪认罚的被追诉人提供法律帮助作为国家的一项义务,不得放弃;二是认罪认罚的被追诉人获得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权利不得放弃,以此避免公安司法机关利用信息不对称及其资源优势,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得虚假认罪或者不公正认罚之情形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也称信息自由、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意指所见所闻所思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表现于外的自由。它至少包括了解信息的自由、持有意见的自由、传播意见的自由、接受意见的自由、意见表达方式的自由,是一个以知情权为中心的法律构造。信息自由保障了一个人传递并且获得信息的权利。其正当性大致基于下面三个互相依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20,(8):47-49
真实世界经常就是这样,它会在书本理论上叠加一个意想不到的维度。在法律思维中,信息不完备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维度。目前,大多数法律教科书将对事实和法律内涵的认知看作没有内在结构的"黑箱",认为人有办法通过证据证明客观事实,相信法律的内涵本身是明确的。其实,人的认识能力本身是有局限的,不可能获得事实、法律以及法律适用过程中相关参与者的完整信息。  相似文献   

9.
孤儿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互联网的诞生和爆发式应用让孤儿作品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使得作品的创作、传播与利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创作角度而言,互联网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创作环境,每一个拥有一台电脑的人都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发表,创作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行为,创作者也不再是一个特定的个人或组织,作者开始不断走向草根化。从传播的角度而  相似文献   

10.
宋强 《特区法坛》2004,(5):26-29
在法律上,书证是指记载了能为人所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的物品。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是人的一定思想的外在流露,因此,书证的存在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的一定的思想,二是要有记载该思想的物品。仅有思想或仅有物品均不能成为书证,故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就书证所记载的人的思想而言,通常将其分为二个部分进行审查判断,一是书证是不是制作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有制作人亲笔签名、盖章或内容是否被伪造、涂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出版物与政府信息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政府出版物的概念、政府信息与政府出版物的关系,针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分析当前中国政府信息传播的3种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是一个进步,但条例的实施还需要许多制度安排和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2.
人权的发展是政治文明的一个巨大进步,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是实现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明确人权和人权保障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来粤务工青年孙某被广州一派出所收容并惨遭毒打致死的事件,在被媒体广泛关注后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据5月1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广州市公安局就此案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孙志刚被打与警察无关”,“可能是在医院被同房的8个人打的”,而且“这8个人分布在全国8个省份,都已经不在广州了”。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个说法的言外之意是,对于孙某的死,一是警察没有任何直接责任,二是打人者已经失散,本案即成了无头悬案。一个人被无辜打死后,即便打人凶手散失到全国,是否应当继续追查?是否可以继续追查?这两个问题我没有兴趣讨论,因为,…  相似文献   

14.
关于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宋英辉自白排除法则是英美证据法的一项重要法则。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得的自白是否可以采纳为证据,这既是证据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一国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涉及刑事程序的文明与进步程度及人权保障水准等根...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公众人物为捍卫自身名誉而将批评者和媒体推上公堂,不仅为公众所理解,而且被认为是推动法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善举。但过低的立案门槛、过轻的举证责任、过小的诉讼成本和败诉概率,不仅助长了公众人物滥用诉权的勇气,有限的司法资源被无端浪费,甚至让媒体和批评家噤若寒蝉,这却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对公众人物和普通人的名誉权给予“平等”保护,客观上是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知情权的蔑视。缺少了监督和批评的制约,公众人物行事便更加无所顾忌。可以说,除了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打压和限制外,时下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最大威肋,莫过…  相似文献   

16.
王艳敏 《法制与社会》2014,(16):228-229
人的尊严在现代社会中被尊重,并提出人权主义,就说明了文明的进步明显之处,就是对人的尊重,所以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被进一步的概括和实践,所以人权的表现就是对人的尊重,在现代法律上人的尊严被保护和隐私是对一个人形象上最有利的保障,能够促使人在当代生活中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就是法律对人的尊严重视,并且法律的出现表明一个民族的进步,拥有一部专门的对于人的尊严保护,而特地定制的法律针对于保护人的尊严,才是对此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的关注,也是整个国家民族进步和竞争的依据,所以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主要是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执行场所,但对指定居所的设置条件和标准未予细化,没有明确规定被指定监视居住人是否享有与亲属共同生活的权利,以及侦查机关如何执行指定监视居住能够保障被指定监视居住人的居住权益。本文将对被指定监视居住人的居住权益保障问题进行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发达国家表达自由被认为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每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根据美国的法律实践,法律对表达自由的保障,不仅适用于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无害的或中立的"信息"及"思想",而且也适用于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扰乱国家或不利于某一部分群体的"信息"或"思想".因为这些都是"民主社会"的多样性、多元性与宽宏大量所需要的.在此前提下,任何有关表达自由的形式、条件、限制或处罚等方面的立法都必须是确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次一、引言:获得律师帮助权二、为贫穷被告提供辩护人的方法三、各州所使用的提供贫穷者辩护服务的制度四、结论一、引言:获得律师帮助权美国《宪法》第6条修正案保障所有受刑事指控的人有权在辩护中获得律师的帮助。联邦最高法院将此修正案解释为,要求各州在任何一个受刑事指控的人可能被判处监禁或入狱前都要为其提  相似文献   

20.
吕怡然 《检察风云》2010,(20):62-63
当今是多媒体时代,也是媒体多的时代。媒体非常多,与过去相比,无法想象。现在的信息传播。就好比是空气流通。到处都是信息在流动、信息在传播。所以信息的传播者,或者说我们的职业新闻人,本身也就不时地成为新闻,“被”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