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了几十万元,委托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四达公司")把孩子送到德国留学.谁知孩子在德国经过一年语言学习后却不准上公立大学,只能上一所私立的不被承认学历的野鸡学校,而这个学校在孩子交完学费后也宣布破产.孩子们无学可上,家长们的辛苦钱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2.
花了几十万元,委托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四达公司”)把孩子送到德国留学。谁知孩子在德国经过一年语言学习后却不准上公立大学,只能上一所私立的不被承认学历的野鸡学校,而这个学校在孩子交完学费后也宣布破产。孩子们无学可上,家长们的辛苦钱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3.
这种“舍一取一“的抉择,是父母永远的痛,世界上还有哪种抉择比这更痛苦?更艰难?   靠“即使卖血也得把孩子供出来.“这是河北省尚义县黄脑包村村民李静说的一句话.可是他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去年他大儿子考上大学,他却让二儿子辍学了.二儿子初中还没读完,并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卖血也供不起,他只得用威吓、哄骗来迫使孩子离开学校,去外省打工.(6月21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1,(8):59-59
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有爱心,进行“善良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6.
钟瑜 《今日海南》2013,(11):20-20
一谈到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多数妈妈的共识.于是乎,各种奥数班、美术班、书法班、象棋班、钢琴班喷薄而出.家长拉拽着满脸不快、泪挂两行的孩子冠以“为你好”的名义,硬逼着孩子“大满灌”,有种不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选手誓不罢休的架势.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有幸观摩到两位妈妈的比划较量.其中一位妈妈先开口说:“你都不知道我儿子有多用心学习,上午刚去作文班,下午又带他来奥数班……”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面对未来的“知识社会”,今天的孩子与青年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应该怎样去学习 ?……这是德国人在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改革中思考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需要思考的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此,德国将改革教育制度,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名为“教育论坛”的教育制度改革大讨论在德国已延续了一年,近期在柏林闭幕的“知识创造未来”大会把这场讨论推向了高潮。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在大会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面对未来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07,(2):62-62
德国人的机警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在德国几乎找不到一个在其他国家随处可见的“马大哈”。这与德国人从小就培养孩子“机警”有关。要知道,德国人普遍认为机警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更是一种成大器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据悉,德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机警素质方面,往往乐于遵循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9.
谁是施害者     
苏北 《半月谈》2004,(11):4-5
打架斗殴,流氓滋扰,拦路抢劫,行凶杀人……时下,媒体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的新闻令人触目惊心。“救救孩子!”家庭、学校、社会齐声发出深切的呼喊。  相似文献   

10.
<正> 西方人的思维有融通、开放的的一面,但有时也给人“刻板”之感。同学小余在德国侨居十多年,前些天回来说起她那德国生德国长的女儿有些“无奈”:“德国鬼子把她教育得死板得要命”,有很多故事。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身份意识,学校规定教室的一个门进成人(如教师),一个门进学生。偶然一次她去女儿学校,找到教室刚进门,女儿从里面冲过来把她拉了出去带到另一门边示意她进去,自己又飞快退回到属于自己能进的那个门走进教室,两人这才在教室相见……。回国后小余的女儿看到红灯亮时有人横穿马路她会大惊失色地大声嚷嚷,看到高速公路边摆出的一个个瓜摊引得一些司机靠边停车她眼睛都直了,“他们不怕罚款,难道不  相似文献   

11.
31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分田”协议上摁下鲜红的手印:包产到户,单干131年后的湖北省武汉市,88位学生家长为了把本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力促武昌实验小学成立“无家庭作业”实验班,和学校郑重签下协议:一到六年级,学校和家长不给孩子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让孩子背着轻盈的书包,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出了问题,家长愿意自担。  相似文献   

12.
德国:(一)德国在职业技术人才上实行“双元制”:即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这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德国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养技术人员:德国在  相似文献   

13.
程寒 《中国残疾人》2017,(11):56-57
孩子现在有我们,将来怎么办? 小刚(化名)患有孤独症,“刚上小学的那几个星期,我和她妈妈都几乎崩溃了.”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孩子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为了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学校要求患孤独症孩子的家人在学校随班进行陪读,小刚的爸爸和妈妈只好轮流请假,每人半天.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座 位挂上了钩。家长的地位越高,孩子的座位越靠 前。因此,竟出现了家长乱加“长”、假戴乌纱帽的 现象。 最近。听说有个小学生回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长’?老师要我填表格。”他的爸爸深知自己的地位与教子的座位间的利害关系,为不使孩子在老师面前黯然无光,便对孩子说:“你就填我是公司董事长,你妈妈是工厂人事科长吧!”家长戴此乌纱帽,孩子的座位自然往前靠,不用在角落里远眺黑板了。 岂料,事隔不久,班主任向这个孩子布置了两道“家长作业”:“回去叫你爸爸帮我弄点……叫你妈妈替我把……”孩子的爸爸、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民主与法制》2011,(9):2-3
教育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忽悠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称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他认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  相似文献   

16.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16,(10):48-49
在学校里,学生们只要遇到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志群.每天一到校,学生就争先恐后向她汇报种种情况.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她以特有的敏锐和细致全心全意地爱每一个孩子. 听力障碍孩子余业有段时间,每到晚上就感到恐慌,站在宿舍走廊里哇哇大哭.董志群带着与余业年龄相仿的儿子住到学校,在宿舍摆好床铺后安排他来跟儿子一起住.  相似文献   

17.
我是慰安妇     
老人在往可乐瓶做成的水烟筒上装着烟丝,装好后,她抬起头,望着我说:“问吧,孩子.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慰安妇.“……  相似文献   

18.
我是慰安妇     
老人在往可乐瓶做成的水烟筒上装着烟丝,装好后,她抬起头,望着我说:“问吧,孩子.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慰安妇.“……  相似文献   

19.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05年初下定决心从台湾来珠三角创业后,宋秋萍夫妇先去为孩子选学校,最后选中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最主要因素在于它是一所与台湾教育接轨的基础教育学校,孩子今后回台湾上大学也好办,或者万一要中途转学回去也有退路。”宋秋萍说。  相似文献   

20.
德国: (一) 德国在职业技术人才上实行"双元制":即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