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2.
师德     
陈美艳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她班上有个叫康晓丹的女孩,父母在离异时都把孩子看成再婚的障碍,谁也不想抚养,后由法院判给了妈妈。最近,康晓丹一连3天迟到,陈老师晚上去她家。门开了,康晓丹一头扑进老师的怀里,呜呜哭起来。陈老师看见乱七八糟的房间,一切都明白了。晓丹的妈妈去广州经商两个多月,孩子自己买饭吃,钱也快花光了。陈老师说:“还没有吃晚饭吧?我来教你。”她教晓丹淘米做饭,还教晓丹学会了炒鸡蛋。晓丹狼吞虎咽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陈老师又把一大堆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告诉晓丹怎样整理房间。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陈老师一面照顾孩子,一面写信与远在广州的晓丹母亲联  相似文献   

3.
张志杰 《世纪桥》2010,(17):88-88,109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树立起创新进取的发展意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4.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师德修养则是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尺。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师德建设与教师师德修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5.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教育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人性艺术的神匠,是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因而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时代赋予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的现状.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职业认同感、育人意识不断增强,工作尽职尽责、注重为人师表.但毋庸讳言,高校教师师德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缺乏爱心,师生关系趋于冷漠;学风浮躁、缺乏诚信,学术道德下滑;以教谋私,腐败现象滋生;团队精神欠佳;育人工作未落到实处;师表作用不突出等.研究表明,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扩招引发的矛盾等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的领导、考评、教育制度不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部分高校教师不重自身师德修养等.因此,必须从社会、高校、高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校教师成长的环境,包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包括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强化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坚持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等;引导高校教师坚持学习、加强道德实践、掌握师德修养的方法等,从而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浅谈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今天,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要以共产主义的思想去塑造青少年的美好心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此,人民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质。胡耀邦同志在一次师范教育座谈会上提出,人民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要求。古今中外,对教师的称誉可谓多矣。不管是荀卿的“君师者,治之本也”,还是扬雄的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建设、校风建设有机结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崇尚知识、注重教育、礼敬师长的良好风尚。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下发以后,清华大学在继承和发扬师德师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和教师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1.深刻认识师德…  相似文献   

10.
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德,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做人、做事、做学问所应遵循的道德。做人是其中之根本,做事、做学问是做人之原则的实践,是做人之原则在学术研究中的延伸和体现。师德既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是师德的实践者,是师德的主体。师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应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因为师德在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当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科教兴国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减负呼声愈来愈高的时候,社会对师德的要求,对教师的师德素质赋予了新的期待,对师德建设又增添了几份紧迫感。 师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成分,优秀的师德能够激励教师不畏辛劳,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处处需要师德,处处体现师德,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象地说明了师德对学生的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建  相似文献   

12.
付成秋 《求实》2003,(Z1):210-211
一、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不仅要有渊博的业务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且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尚的学生,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师德高尚的教师。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  相似文献   

13.
师德与德育     
宋代韩愈的《师说》中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民族的好传统。现在我们讲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4.
师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到社会、国家、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师德建设一直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师德建设,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用人机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教育工作这一“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也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工作将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师德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能够确保教育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为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庞春酉  王华彪 《世纪桥》2008,(2):114-114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师德建设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不适应性及产生的原因,并对当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标准及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把教师思想素质提高作为推动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把教师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并坚持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师德档案为载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地在师德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高校师德建设问题,分析了当前开展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探讨了高校师德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讲学习是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就强调学习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至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之幼稚,不学则愚”。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高尔基说,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这就明确地揭示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获取知识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前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道德的培养和完善。科学文化素质对师德的形成和完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优良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