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精神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刘爱文在《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①一文中,笔者曾着重从物质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奢侈性消费加强的倾向及其表现特征与影响。事实上,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奢侈化倾向的加强除表现在物质消费外...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十恶不赦"来源于古代的法律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法律法典的编纂,其中有影响的是《魏律》、《齐律》。据说"十恶"最早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除延续了上古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之外,还兴起了佛教故事题材和纯文学作品题材。人物故事画借用了上古传说、历史故事和佛教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场景等,并使之更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故事的文学性和所寓示的教义更为显明。这一时期,画家以诗、赋、箴、颂等纯文学作品为题材作画已渐成风气,绘画与文学作品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补充,在流传上互相促进。魏晋南北朝绘画题材文学化的趋势,为中国文人画的产生、诗画的交融提供了条件,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薛瑞泽  张志红 《思想战线》2000,26(2):132-136
魏晋南北朝时期寡居女性有的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熏陶而不愿再婚,有的受先秦两汉以来寡妇再婚以及北朝少数民族婚姻开放风气的影响而再婚.由于受门阀等级内婚制约,再婚双方都较为重视对方门第.男姓再婚虽然在礼法方面有许多限制,但在实际生活中礼法限制则形同虚设,但也有受传统礼教观念影响较深的男子终身不再娶.  相似文献   

5.
长期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是一个难得的统一王朝,在其短暂统一的几十年中,晋初统治阶级重视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武器调整复杂的社会关系,维护西晋的统治,在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法制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法史学界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拟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从哲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角度划分,中华古文明在历史上出现过三个飞速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其中,商周交替之际出现社会变迁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好形势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宋元时期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保持着"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先秦后思想勃发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哲学、文学、艺术等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玄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潮流。玄学的流变、玄学相关代表人物及其诗歌创作,以及玄学向诗歌的渗透与影响,玄言诗等创作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史卉 《求索》2011,(2):180-182
杂传兴起于西汉末年,经东汉时期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虽然是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时期,但文艺创作仍旧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表现内容。究其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此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中仍占统治地位,杂传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不少杂传本身的创作目的也直接体现着儒学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有其独特的生成环境,而中国古代人们的政治观念,也为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存在创造了条件。因此,对门阀政治与传统政治文化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对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门阀政治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胡国瑞(1908—1998),字芝湘,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委员、中国屈原学会会长、中国唐代文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及武汉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胡国瑞先生是久负盛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和唐诗宋词研究,且能诗善词,教学科研之余,常吟诗作词,著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诗词赋散论》《湘珍室诗词稿》等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极具影响。胡师教坛耕耘,桃李芬芳,与抗战期间的湖北联中学子之谊始于建始三里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作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来观照。  相似文献   

12.
方天 《小康》2007,(3):80-80
《世说》记述了许多魏晋南北朝时的文人名士故事,寥寥数语,区区小事,就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近读黄苗子老先生的《世说新篇》  相似文献   

13.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大约存在了三百多年。这种制度,最终还是被封建统治者抛弃,由科举制取代了它。本文拟从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公元220年,曹魏设立九品中正制,先后在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郡中正品评本郡人物,分出品第,报州中正,州中正核实后报司徒,司徒核实后交尚书台选用。各级  相似文献   

14.
"欲"在上古汉语时期主要作愿望动词,在东汉时期语法化为将来时标记,魏晋南北朝、唐宋是其繁荣期,元明清时期使用频率降低,至现代汉语已不再用作将来时标记。将来时标记"欲"的产生不仅仅是词汇的更迭,而是有其内在的语义和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以分裂和动乱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时期(达260多年),其社会福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贞节观@杨映琳$广东潮州韩山师院政史系!讲师,广东,潮州521014~~~~~~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人们不仅重视它,甚至把它当成“超逸”风神的象征;屈原作为一种人格范型,已通过民俗的方式深入人心,与他有关的地望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对于《楚辞》这一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此时期的文人比两汉更看重它的抒情性和华美的艺术形式,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九歌》而非《离骚》作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文学资源,依然是文人摹仿的对象,其句式、意象和语词被大量运用于诗赋作品中,并在与文体赋、乐府诗、骈文等各体文学的碰撞交融中,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激活新型文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成就辉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课题受到学者们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60年来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的研究阶段及研究成果作一总结概述,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唐诗中西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西域民族的民族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的视角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也表征于唐诗中,集中彰显了唐诗中的西域乐器文化以及西域舞蹈文化。西域文化对于唐朝诗人创作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其形象思维的唤醒具有重要意义,其诗歌意象与文化历史载体记录不仅彰显了西域特质,也凸显民族融合的恢弘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为了反对当时已经僵化的象数之学和制造出无数假孝廉、假道学的名教,思想家们从《周易》《老子》《庄子》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玄学一派。不易、变易、简易——义理之《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