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期违约是荚美现代合同法的重要制度,该制度最初起源于英国的合同判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我国的新合同法也吸纳了这一制度,但是条文过于简单,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具体的运用还有待不断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英美法的预期违约与大陆法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均适用于合同签订后履行期届至前一方当事人发现另一方有不能履约危险的场合,都可以采取中止自己的履行、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的自我保护方法,但预期违约在适用条件、主体范围、救济方式等方面,都可以涵盖大陆法上之不安抗辩权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安抗辩权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秩序,更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合同法》第94条第2款将预期违约作为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予以规定,因其中的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存在相似功能,适用二者解除合同时存在意见分歧。为了正确理解并适用默示预期违约制度,必须探究默示预期违约解除合同的构成要件,进而厘清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解除合同时的关系。只有删除不安抗辩权的独立规定,完善默示预期违约解除合同的有关立法,才能更好地发挥默示预期违约解除合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合同法引入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但在具体规定中,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在适用范围、救济方式和不安抗辩权制度在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且二者在适用上有竞合和冲突,故应加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潘璇  姜辉 《世纪桥》2010,(21):48-49
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是分别发端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两项法律制度,学界对此讨论颇多,但对该两项制度在其本身发源地语境下的确切含义、两者的法律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等一些基本问题仍未理清。为此,本文拟着重分析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分别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本身规则体系,揭示预期违约制度在英美法与大陆法中的具体表现形态,继而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别比较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在总体上的异同,以期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们往往只是站在法理学和法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的价值,而忽视了法律的价值实际上是体现在各个部门法,贯穿于法律的各项制度中的。人们习惯于就制度论制度,就法条论法条,没有去深究这个制度或法条为什么是这样,它反映了一种什么理念。本文拟将法律价值和具体制度相结合来探讨 CISG (即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违约救济制度是如何体现“效益”这个商法的最高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司明 《实事求是》2008,200(1):67-71
国际货物买卖,又称为国际货物销售,是国际间进行经济交往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的核心。预期违约问题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比在国内货物买卖合同中更为常见和复杂。预期违约理论不仅在英美法系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制度,而且对大陆法系国家合同立法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并被《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所采纳。我国《合同法》在保留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优点的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的精华,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机结合,构筑了一个相对先进并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田径 《学习月刊》2009,(24):30-30
预期违约制度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些合同的履行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可能会使合同出现无法履行或者无法完全履行的情况,从而给合同的相对方造成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周琳 《唯实》2014,(10)
我国现行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存在制度规定缺乏统一性、权利救济范围相对狭窄、权利救济管理机关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救济秩序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完善公务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要确定司法救济权,构建独立的救济机构、明确司法救济的范围和时机,确定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是英美法系关于违约行为的区分,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受害方合理选择所能采取的救济方式,有助于确定货物风险转移后损失的承担主体。公约关于根本违约的规定吸收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优点,以但书为界,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予以规定,不同的角度涉及到举证责任的分担也不同。而我国合同法对根本违约的规定十分笼统,在适用上极不明确,因此,应明确作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的划分,明确公约里对严重性的认定标准,明确认定严重后果的预知时间,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的合同法。  相似文献   

11.
何振波  何涛  黄胜泉 《世纪桥》2007,(12):31-32
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更新立法观念,严格执行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处理程序,完善公务员权利的事后救济机制,健全与加强司法救济等是保障公务员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帆 《理论学刊》2005,(4):88-9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联系日益密切,人们愈来愈注重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追求,出现了精神利益财产化的趋势。合同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经常性的载体,正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精神利益,而由于我国只承认和救济侵权领域的精神损害,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使得公民的精神权益得不到全面保护。因此,重新审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强制实际履行是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一种违约救济制度。本文通过对强制实际履行制度的规范分析,明确了强制实际履行的概念、性质、构成要件、适用上的限制情形等理论基础;通过对强制实际履行制度的制度分析,剖析了其与情事变更原则、违约形态和其他违约救济方式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对作为我国合同法中强制实际履行制度的主体规定的《合同法》第110条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风险承担理论和成本障碍理论、第三人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妨害合同相对性、违约精神损害存在预见难、证明难、计算难等难题,构成了当前对违约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的关键障碍,事实上,拨开风险承担理论和成本障碍理论的迷雾,完全可以运用风险评估技术解决计算难等技术难题,找到第三人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妨害合同相对性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行政救济制度,但仍存在一些疏漏与不足.在行政救济的途径上,复议前置、终局变议等规定增加了行政救济成本,限制了相对人的行政诉权.在行政救济的范围上,法律规定的内容相互冲突,救济的范围失之过窄.在行政救济的对象上,缺乏对与受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的相对人、有经济上利害关系的相对人的保护规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尚处于设想和初步尝试阶段的新型制度,其宗旨在于对环境侵权受害人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救济,同时适当分担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的风险。这种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弥补民事救济责任要件严格、责任主体单一以及对合法的、长期累积性排污行为无能为力等不足之处,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作用空间。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财政实力状况和法制水平,逐步建立起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由多次革命组成的集合。把工业革命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演化过程,从而以动态的视角观察工业革命的新发展,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现实中工业革命新发展的现象,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其中的规律,进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工业革命新发展的走势。即:工业4.0是推动工业革命新发展的技术革命,智能制造——工业结构转型——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工业革命新发展的基本演进路径,完整的工业革命新发展周期的完成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消费者行为的基础性环节,预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受社会经济政策的影响,又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直接产生作用。消费者预期是可以调节的。因此,我们在出台改革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预期产生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引导消费者预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外国人来华的日益增多,对外国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已成为我国行政司法领域的重点工作。这不仅反映我国行政司法制度是否完善,而且影响我国外交关系以及国际地位。近年来,在华外国人的行政救济工作已上升为行政司法机关工作的重点。在外交保护制度下,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如何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存在低适用率现象,即在逮捕后被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占全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比例较低。阻碍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施的原因在于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部分法律规则及相关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以及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与我国刑事诉讼目的和观念不相适应有关。为提升未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适用率,应不断完善规则、构建制度、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