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天寿山麓,地处三面环山的小盆地,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其间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  相似文献   

2.
【新闻链接】 清昭陵位于沈阳城北,所以又称北陵,占地318.47万平方米,原为皇家陵寝,1927年辟为公园。昭陵是第一位满族皇帝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合葬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顺治(1651)八年初成;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又对之作了若干增建和改建,才形成今天独具特色的城堡式陵寝建筑体系,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清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大高玄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御用道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今历400余年风雨。大高玄殿位于今西城区景山西街21、23号,南临景山前街,北至陟山门街,东西两侧分别与景山、北海公园毗邻,东南与故宫博物院相望。大高玄殿建筑群  相似文献   

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成,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显陵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周长3600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于山岚起伏之中,雄伟壮观,紫禁城殿宇楼阁,勾心斗角,玉石浮雕,龙飞凤舞,庄严神圣。陵园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红门内长达1360米的神道直达陵寝,下马碑、新旧红…  相似文献   

5.
世界最大的石雕佛像是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世界上最大的镀金铜佛像是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的墙巴佛,佛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耳长2.2米。中国现存最早的佛寺是位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中国现存最早的喇嘛式塔是建于元朝的北京  相似文献   

6.
泉州文庙,又称府学,位于泉州市区百源川池畔。文庙气势宏伟,布局规整,占地8255平方米,为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清代皇家建筑群。2000年 11月 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中国提名的清东陵被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8平方公里陵区内群山攒聚,众水环流.36000古风景林与 15座陵寝 581座单体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完美结合的壮丽画卷。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始建于公元1661年,至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沿东西走向依山而建…  相似文献   

8.
中岳庙是享誉中外的道教圣地,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它北依太室山、南望玉案山、东扶青龙牧子岗、西邻白虎望朝岭,周边山环峦拱,庙内古柏森森,富丽堂皇的明清建筑群令人拍案叫绝。中岳庙庙内游客如织,香火燎绕,令人流连忘返。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是秦汉帝王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曾将此作为皇家庙宇,并更名“嵩岳庙”,对庙宇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后经宋、金、元、明、清历代帝王将相的修葺,真正形成了古代皇宫式建筑风格。中岳庙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扩建。中岳庙目前占…  相似文献   

9.
到中国到北京而没有到过故宫博物院的人恐怕没有;见了故宫而不为地恢宏的气势所震动的肯定更少。故宫是中国人的骄做! 故宫旧时又称紫禁城,她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古建筑群,是以明、清历代宫廷收藏文物为主体的大型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壮丽的故宫不凡于她的金碧辉煌,殿阁沉沉。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整个故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台声》2008,(4):82-86
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两侧槐荫夹道,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旁有彩绘牌楼,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我国现存的惟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相似文献   

11.
南池子在北京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位于天安门东侧,明、清时期是皇城的一部分.曾作为内务府的宫库区,一直是一块不能随便出入的禁地。民国时期,厚厚的隔墙被人打开了一个门洞,后来发展成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  相似文献   

12.
临清贡砖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修建故宫的用砖来自400公里之遥的山东临清。不止于此,北京十三陵、东陵、西陵、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楼、鼓楼和北京城墙等建筑的用砖,也绝大部分来自临清。  相似文献   

13.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庞大、体系完整、布局严谨、保存完好的清代帝后妃陵墓群。78平方公里的陵区内。群山攒聚,众水环流。 36000亩风景林与 15座陵寝、 581座单体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完美结合的壮丽画卷。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始建于公元1661年。至今已有330多年的历史,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沿东西走向依山而建,着意追求山川的形势自然美与建筑景观人文美的和谐.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目的。在山环水绕之中,苍松翠柏掩…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旧城东北角那片被苍松翠柏掩映的古代建筑群里,有一座孔庙。这座孔庙与其他地方的孔庙有所不同——在先师门的两侧,矗立着198块尤为珍贵的元、明、清三代御制进士题名碑,上面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其中,元代的碑有9块,现存3块,其余6块被明代磨去字迹刻上了当朝进士的姓名;明代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碑有77块;清代自顺治二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碑共存118块。  相似文献   

15.
朱祖希 《北京观察》2016,(12):70-73
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明北京城的规划和中心建筑群的布局,不仅有其非常深厚的中华民族理念和文化渊源,而且也是都城中轴线运用的最高成就。这是当今世界上一条最长、最伟大,也是最壮丽的城市中轴线。时至今日,"北京中轴线"已为人们所熟知。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筹划,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讲述"北京中轴线"时,总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有人认为,"北京的中轴线在今天的旧鼓楼大街  相似文献   

16.
黄帝陵巡礼     
黄帝陵巡礼文辛我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开拓者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东北一公里的桥山。它背靠两座山峰,前面是一公顷的开阔地。在漫长的历史上,这座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陵寝建筑多次进行过修葺与整治,今天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修建于宋代...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故宫,作为15世纪至20世纪中国明清两朝皇家沿用近500年的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代表了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牟氏庄园位于栖霞市北郊古镇都村,始建于清雍正末年,后经百余年的扩充方成规模,渐趋完善。建筑群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豪华住宅480余间,高门巍峨,气势恢弘,古朴壮观,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牟氏庄园现有的陈列体系,客观地记录了牟氏家族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关系和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及精神状态。是一典型的封建社会缩影。  相似文献   

19.
何兰  张旭 《前沿》2011,(24):194-196
锦州天后宫位于辽宁西部,是我国现存最北方的妈祖海神信仰的宗教建筑群。该建筑群是锦州自辽代以降军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的佐证,是锦州经济、文化、建筑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获得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对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为热点课题。深入研究锦州天后宫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这一新战略服务,是研究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建忠 《当代广西》2005,(20):61-62
西林岑氏庄园,是清云贵总督岑毓英和清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父子的故居。它位于西林县那劳乡那劳寨驮娘江边,由“宫保府”、“荣禄第”和“孝子孝女坊”等建筑群组成,占地总面积15000多平方米,是西林县唯一被列为省(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地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