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制缺陷及其完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际上对自然遗产保护已经有了一些立法,我国也有了一些法规。但是,现有的国际法律与国内法律都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有效、充分地保护自然遗产。因此,应对现行的保护自然遗产的国际法律与国内法律进行完善,并妥善解决二者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工业历史的有形载体,工业遗产在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国际社会将工业遗产视为历史保护的对象之一,肯定了其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及科学价值。当前,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重视不够,存在保护程度偏低、利用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日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为例,介绍了实现工业遗产高度功能转型,避免资产废弃并成功申请多处世界遗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旅游既是工业旅游,又是遗产旅游,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形式。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将有效地促进辽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遗产是一个欧洲舶来的概念,同时也是被社会建构的,不同的主体和历史背景会形成差异化的建构结果.在中国特殊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文化传统背景下,工业遗产面临建构的情境差异和本土化问题.了解中德两国工业遗产的遗产化过程及建构差异,对中国工业遗产的本土化理论探索及实践运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德国的工业遗产化及旅游再利用过程是在遗产保护、逆工业化、社会运动和美学认识改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注重工业遗产内在价值的彰显和遗产本身的价值认同.而中国的工业遗产是在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更新背景下,受到建筑和景观再利用方面的关注,遗产保护主要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深受国际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理念、实践的影响,更加偏重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研究日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但与国外发达的国家相比,国内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历史较短,整体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还局限在城市规划、工业建筑、景观、工业遗产旅游等四个学科内部单独讨论,相关研究亟需从单一学科的层面研究扩展到多学科研究,甚或上升到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本研究关注的是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困境?用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困境源于哪些原因?根据分析,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产具有建构在社会脉动之上、反映民众工作生活的意义,多表现为构成一组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等脉络关系的构造物。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帮助我们拼凑出整体工业文化的图像,了解一个地方与社会的发展史。从管理模式和实施路径的角度对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的研究、保护、活化和再利用进行探索,可以为多元化资源管理的实现、规划指导的加强及以健全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管理保障制度为目标的法规建设寻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部门分管制下自然遗产保护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林  李雯  杨程 《理论月刊》2010,(8):149-152
自然遗产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遗产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自然遗产的管理主体着手探讨我国自然遗产的保护,分析目前各分管部门管理的基本情况,指出建立自然遗产保护评估指标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构建指标作为评估各分管部门绩效的评价标准。初步构建了以自然遗产保护为目标和以法律保障、行政管理、社会效益为准则的自然遗产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使自然遗产保护与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11,(6):4-4
距离首钢石景山厂区最后一座生产中的高炉——1号高炉全面熄火4个月之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就转产后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实地调研。凭借着独有的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价值,工业遗产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和推动的课题。拥有完整工业遗产区、众多文物古迹和优美园林的首钢厂区在这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苏工信规〔2023〕4号各设区市工信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现将《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5月17日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弘扬工业精神,发展工业文化,提升江苏工业软实力,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彰显和集体记忆的栽体,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财富的象征和文化涵养的重要体现。德国在处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问题上有着自己的成熟做法,即可靠的法律保障、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保护取向。4月上旬,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将对《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草案)》进行立法调研。德国的这些做法或许可以资鉴于我们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立法尚不全面和系统,遗产债务清偿的顺序安排欠缺合理性,从而造成法律适用的障碍,亦未能平衡多方当事人的利益。遗产债权实现机会与程度的竞争是其所彰显之立法价值与原则的竞争。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立法需遵循利益平衡原则、担保债权的限制优先性原则、保护弱者利益原则、维护交易安全原则,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  相似文献   

13.
正元阳的哈尼梯田在2013年被列为世界遗产,遗产区范围很大,有82个村寨。这么大的遗产,如何保护,是多方面临的问题。在该遗产保护中,森林、水系、村寨、梯田是最基础的四个要素,而村寨保护又是其中难点,尤其是当地民居——蘑菇房的保护非常困难。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良文深入元阳地区,对当地村寨中的蘑菇房进行内部改造实验,这种在原有房屋建筑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陈眉江  张辉 《创造》2007,(10):50-51
城市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云南特色城镇所蕴含的地缘特征、文化意识、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维护云南独特文化身份的根本.从云南省现阶段特点来看,云南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建立城市遗产信息库,建立名城名镇保护体系.当下,尤其是云南省的情况是其保护体系有名录而弱内容;因此,对其相关信息库进行构建,是我们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有效而系统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工业文明代表着高速和效率,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起,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不过两百余年的历史,为全世界创造了巨大财富,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工业遗产。要做到全部留存这些遗产,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就需要在对工业遗产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甄选,全面评估工业遗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晴  杨秋实 《人民论坛》2012,(26):140-141
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原住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往往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保护原住民的利益是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文章重点从法律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原住民的能力培训三个层面聚焦自然遗产保护区原住民利益保护,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国鼓励民间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每年都举办“国家遗产日”活动,以增强国民对遗产的保护意识。一、法政府重视发挥民间组织在保护遗产方面的作用法国在遗产保护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民间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作用。“国家遗产日”活动自开办以来,每年都取得巨大成功,其中离不开各地协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目前1.8万多个文化协会把保护和展示遗产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发挥民间组织在保护遗产方面的作用,法政府签署了国家与协会契约宪章,充分肯定民间组织在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并给予他们在制定有关遗产政策中的参与权;同时强调重新定位角色,把对某些遗产的认知和管理权充分下放,交由最直接的地方组织负责。目前,法政府已与一些省区签署了遗产领域权力下放议定书。  相似文献   

18.
自然遗产管理的“非营利”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遗产是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体,对自然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就是对这三种价值的统一发挥。遗产管理应该实行非营利制度,这是由遗产的价值和特性所决定的。在开发自然时,要在坚持遗产保护第一性的同时,坚持遗产资源的公益性、共享性,使遗产的利用开发为遗产地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服务。本文最后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为例,对遗产管理的"非营利"路径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彝走廊既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又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藏彝走廊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遗产廊道是一种区域性的线性文化景观。本文运用遗产廊道的理念,对藏彝走廊的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力图通过对遗产廊道的构建,实现藏彝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  相似文献   

20.
赵晓耕 《人民论坛》2023,(3):110-112
恤幼是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原则,从西周时期开始直至明清的传统法律,围绕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是定罪量刑还是刑罚执行,都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中国古代以来形成的恤幼传统,为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来源,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种优待是以维护王朝统治为核心的,但律例条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理念和制度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