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悉而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的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共产党85年来的辉煌史册,“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从中央档案馆最近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被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的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刘少奇“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刘少奇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身份,“批评四中全会以来,白区工作‘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白区职工运动乃至党的组织的瓦解.认为四中全会以来及五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与白区工作会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7年5、6月间的白区工作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它最引人注目的是:会议期间及其前后,刘少奇对以往白区工作中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且指出它是八七会议以后、包括六届四中全会以来长期存在的一种“错误的恶劣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从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刘少奇就成为这场政治运动中首当其冲的斗争对象,基本上失去了所有发言权.特别是进入8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红卫兵以后,刘少奇面对党内外不断掀起的口诛笔伐批判浪潮,头戴“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制定者”“帽子”的他几乎到了百口难辩的艰难地步.尽管处境日甚一日的艰难,但刘少奇面对险恶困境却始终没有气馁.1967年4月和7月,刘少奇曾有过两次公开的书面“答辩”.这应该是刘少奇两次绝无仅有的最后申辩,也是他生命进入倒计时之前对如潮诬陷所作的最后抗争.今天记得刘少奇这两次“答辩”的人可能不多了,重读当年红卫兵小报上的“反扑文章”,感到刘少奇不惧死亡、实事求是的精神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9,(5)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紧接着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由第二降到第八。这以后,刘少奇就正式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对象了。1967年1月13日深夜,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让秘书接刘少奇去谈话。刘少奇郑重提出二条要求:“一、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  相似文献   

7.
“炮打司令部” 19666年8月1日至12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指责自6月上旬派工作组以来的“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同志”是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扣下去。”这张大字报把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并把他们之间的工作分歧上升为无产阶级司令部与资产阶级司令部之间的分歧。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由第二位降到第八位。这以后,刘少奇就正式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高烧事件作了明确的结论,高岗和烧漱石作为破坏党的团结的野心家和阴谋家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习往上。刘少奇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而深深卷入了这一事件中。可以说,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高岗、烧漱石的阴谋败在,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是一次极其严峻而复杂的考验。请看──从1953年夏季…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之一。他在理论上的突出建树,就是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其中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核心内容之一。今天我们重温刘少奇这一重要理论,对于理解和研究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37年 3月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是有关“实事求是”问题的重要之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 ,刘少奇和毛泽东各有其独特贡献。如果说 ,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中较早使用“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概念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于毛泽东而较早使用“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等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是最先对“实事求是”进行全新解释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毛泽东而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最初对“实事求是”概念的使用 ,基本沿用古义 ,那么 ,刘少奇则一开始就是从哲学高度、思想方法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至5月,刘少奇受毛泽东的委托到天津,协助天津市委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的城市政策,解决亟待恢复的工业生产等问题,在此期间刘少奇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简称“天津讲话”)。对此,邓小平曾有过很高评价,他说: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作用的。但在党的历史上提到这个讲话的,一次是1953年高岗妄图推倒刘少奇,将“天津讲话”中的一句“剥削有功”作为重磅炮弹向刘少奇发难;另一次是1969年林彪在党的九大报告中把“天津讲话”作为刘少奇在中国搞资本主义的罪行加以攻击。1980年中共十一届…  相似文献   

12.
1959年4月18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少奇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隔六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他又连任国家主席,直至1969年11月12日他在河南开封含怨逝世。十年岁月,十年风雨,共和国经历了从“大跃进”到“文革”的动荡岁月,刘少奇正是在如此艰难而困惑的年代中,履任了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重温刘少奇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王双梅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响全党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任务,这一决策非常重要。对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刘少奇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大量论述,重温这些论述,有助...  相似文献   

14.
1929年7月至1930年3月末,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这近9个月的时间,对于中共满洲省委来说,是从比较幼稚走向比较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刘少奇来说,则是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在东北地区这样一个极其复杂险恶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为其形成白区斗争正确工作路线准备条件的重要时刻.不仅如此,在这期间,刘少奇还有一段被捕的特殊经历.在“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将刘少奇这段历史捏造成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证据”.所以,刘少奇在满洲省委这段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学者门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相继推出了一批回忆录、专题史料、研究论文和专著.现把这些著述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依仗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撑腰而上台。为了全面推行其“左”倾路线,王明向全国各地派出诸多“中央代表”或“中央代表团”。其中派往中央苏区的代表团,正式名称叫做“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成员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任弼时、顾作霖和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被赋予的使命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并参加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工作。实际上,就是要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取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因此,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在中央苏区的主要活动,也就不能不集中反映在对待毛泽东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同年2月4日,中共福建省委表示“完全同意四中全会对目前工作的指示,”完全同意四中全会关于“右倾依然是党内目前主要的危险”的论断,依据这一指示检阅各地的工作。王明“左”倾错误从此开始,逐渐贯彻到福建党、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福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造成了严重危害。其中,在苏区共青团方面,危害最烈和最突出的莫过于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天津之行是指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到天津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先后对天津的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作了10余次报告和谈话。后人将刘少奇天津之行的报告和谈话总称为“天津讲话”。刘少奇此行绝非简单的视察,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能否稳定北方重镇、保证平稳过渡的关键。同时,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对解放初期天津工商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然而这也为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高饶事件是建国初期中共党内发生的一起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严重事件。从中央档案馆最近解密的部分档案中获悉:作为高岗、饶漱石阴谋活动的首要攻击目标,从高岗阴谋发难到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阴谋败露,刘少奇一直处于这一事件的漩涡中心。  相似文献   

19.
“到苏联去”,“到列宁的故乡去”,“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1921年夏,年方23岁的刘少奇经杨明斋介绍,与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等十几人,经日本长崎、苏俄海参崴、伯力、海兰泡、赤塔、伊尔库茨克前往莫斯科,这是刘少奇第一次远离故国之行.由于苏联受战争创伤严重,交通十分不便,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颠簸3个月才到达目的地.到莫斯科后,刘少奇进入了专门为培养苏联少数民族和东方各国培养政治干部而创办的特殊学校——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这所学校里,刘少  相似文献   

20.
艳儿 《广东党史》2003,(5):16-20
23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文革”中刘少奇1949年的“天津讲话”曾被指责为鼓吹“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