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鸡减蛋综合征(EDS)种毒AV-127、AV-HS-1接种鸭胚,孵育120 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其血凝(HA)效价,加体积分数0.2%甲醛灭活作为诊断抗原;将病毒对鸡、兔进行3次免疫,当抗体效价达到29以上时分离血清,制备成超免疫血清.试验证明,该EDS诊断抗原和超免疫血清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感染鸡群的疫情调查、免疫鸡群的抗体水平监测、EDS的预防、治疗和对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发表的减蛋综合征病毒 (EDSV)核苷酸序列设计了 1对扩增长度为 1 .1kb左右的引物 ,采取降落PCR对EDSV gDNA进行扩增。结果 ,从 2份EDSV鸭胚尿囊液、3份人工感染鸡输卵管组织液的核酸抽提物中 ,均扩增出与设计大小完全一致的目的片段 ,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均为阴性 ,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 32pg的EDSV gDNA。表明该降落PCR用于检测EDSV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强 ,可用于减蛋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选择15 nm的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制备了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胶体金试纸条。该试纸条能检出浓度约为1.35μg/mL的纯化EDSV,用该试纸条检测135份临床样本,并与HA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9.8%。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无交叉反应。表明,该试纸条用于检测EDSV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抗原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从云南省10个养鸡场采集不同日龄、品种、性别和不同用途鸡的血清样品103份,以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鸡群的减蛋综合征(EDS)血清抗体水平.结果,10周龄以下鸡的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7%,其阳性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高;不同品种鸡群中,迪高鸡和地方土鸡的EDS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而伊萨褐鸡阳性率高达100%;公鸡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6%,母鸡为73.4%;商品鸡EDS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8.9%,种鸡阳性率为62.5%;全部检测鸡群的平均阳性率为67.9%.多数血清EDS HI效价为132-11024之间,最高的达14096.  相似文献   

5.
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结构蛋白五邻体(Penton)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enton,将其转化到感受态细胞Rosetta(DE3)pLysS中,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获得了54.0ku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通过血凝试验、Western-blot、血凝抑制试验、细胞中和试验进行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不能引起鸡红细胞凝集,无血凝活性;可与ED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卵黄检测鸡减蛋综合征抗体陈明勇万永红陆建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鸡减蛋综合征是导致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减蛋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属,主要感染产蛋鸡群,表现为群发性的产蛋量减少,产软壳蛋、畸形蛋,蛋质低劣等。目前...  相似文献   

7.
采集疑似自然感染新城疫病毒(NDV)的病死鹦鹉的肝、脾和胰腺,应用SPF鸡胚分离到1株病毒(YW-PMV),根据F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该病毒属于Ⅶh类,含有强毒株特征的蛋白酶识别序列RRRKRF,能凝集鸽红细胞,并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减蛋综合征(EDS)、禽流感H5、H7、H9血清抑制;电镜观察见到形态不规则、囊膜表面具有密集纤突的病毒粒子,直径100~200 nm。部分生物学特性表明,分离毒能致死鸡胚和番鸭胚,最小致死量和平均致死时间(MDT)分别为46.8 h和53 h;病毒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均能引起细胞病变,并能被抗ND阳性血清中和;应用NDV荧光RT-PCR检测,该分离毒核酸为NDV阳性。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该分离毒为鹦鹉副黏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8.
根据基因文库中减蛋综合征病毒 (EDSV)AV12 7株的序列设计 1对引物 ,从四川本地分离的EDSVSG930 1株中扩增出六邻体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1 8的多克隆位点中 ,经PCR、酶切分析、DNA杂交分析和序列测定证明 ,所扩增、克隆的基因包括了六邻体蛋白基因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在内的完整序列。用光生物素对含六邻体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标记后 ,采用斑点印迹法对 4株EDSV(标准株AV 12 7株和 3株四川分离株 )、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核酸进行检测 ,结果 ,该探针能检测出 4株EDSV ,但不能检出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鸭瘟病毒。表明该六邻体蛋白基因探针具有特异性 ,检测的灵敏度高达 12pg。  相似文献   

9.
鸡减蛋综合征的研究──SG_(9301)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病原特性程安春,汪铭书,廖德惠,陈孝跃(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自从VanEck于1976年首次报道鸡减蛋综合征(EDS_(76)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该病。我国1986...  相似文献   

10.
用新引进的 6株禽流感病毒 (AIV )H9亚型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分别制备AIV H9、AIV H5、NDV二联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 ,免疫 5日龄和 10日龄雏鸡 ,于免疫当日直至 80日龄鸡出栏期间定期采血 ,用HI法检测相应的AIV H9、AIV H5和NDV抗体。结果表明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9抗体效价最高 ,5日龄和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5抗体效价差别不明显 ;用引进的 3号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对 10日龄雏鸡免疫后 2 0d产生AIV H9保护性抗体 ,一直持续到 80日龄以上 ,期间的抗体平均效价为 6 .72 (lb) ,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力较差 ;现制苗用的AIV H5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效力仍较好 ;分别接种 0 .2 5、0 .30mL/只联苗的雏鸡AIV H5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别 ,而AIV H9抗体效价以接种 0 .30mL/只剂量的为高 ;不同日龄、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鸡NDV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GeneBank的1段含六邻体蛋白基因、蛋白酶基因、DNA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中,应用Primer软件设计了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在分别对反应体系成分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后,成功地建立了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套式PCR检测技术.对鹌鹑源EDSV QAVC-94株、AV-xb西北分离株、AV-127国际标准株扩增结果,第一轮PCR得到约290 bp的特异性片段,第二轮PCR得到约90 bp的片段,与预期的289 bp、89 bp的设计相符合.而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疫苗株B87、鸡新城疫病毒(NDV)Ⅳ系疫苗株(LaSota)和正常尿囊液等对照的扩增结果均未显示任何扩增条带,有很好的特异性.所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其灵敏度比常规PCR灵敏100倍,可检测出0.01fg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12.
自2015年我国鸡群大面积暴发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以来,我国鸡群鸡腺病毒流行呈现多血清型的复杂情况,甚至同一鸡群有多种血清型鸡腺病毒同时存在,其中鸡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对鸡的致病性最强。为了解FAdV-4衣壳蛋白Hexon蛋白与其他血清型鸡腺病毒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性,本研究将FAdV-4 HN/151025毒株的Hexon基因进行分段表达,表达蛋白分别位于CH1(1~370 aa)、CH2(371~671aa)和CH3(672~937 aa)片段。将FAdV-4 HN/151025毒株的Hexon基因的3段表达产物分别与FAdV-4、FAdV-1、FAdV-8a、FAdV-8b和FAdV-11型抗血清进行Western-blot反应。结果显示,FAdV-4 Hexon蛋白与不同血清型抗体之间均有交叉反应,但不同片段的交叉反应强度有所差异。FAdV-1型血清可与FAdV-4Hexon蛋白CH1和CH2片段发生反应,说明FAdV-4 Hexon蛋白的1~671 aa与FAdV-1型血清有交叉反应。FAdV-8a和FAdV-8b型血清仅与FAdV-4 Hexon蛋白CH2片段发生反应,说明FAdV-8a和FAdV-8b型血清与FAdV-4 Hexon蛋白的交叉反应区域在371~671 aa内。FAdV-11型血清可与FAdV-4 Hexon蛋白的3个片段发生反应,提示FAdV-11与FAdV-4型之间有交叉保护。血清4型FAdV的Hexon蛋白与不同血清型FAdV抗体间的交叉反应及其主要反应区域的研究,将对不同血清型FAdV疫苗的研制及不同血清型FAdV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免疫荧光技术已广泛用来研究引起新生仔猪传染性下痢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关系。国内猪传染性胃肠炎(以下简称TGE)病毒的四个地方毒株之间荧光抗体染色有交叉反应。据目前的文献报道,TGE病毒无血清型的区别。为了进一步探讨Miller毒株和国内四个地方毒株之间的抗原性关系,本试验在过去报道的基础上,制备了抗TGE病毒Miller毒株的荧光抗体,选用不同的TGE毒株口服接种新生仔猪制备的阳性标本,分别被不同毒  相似文献   

14.
根据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Ⅰ群禽腺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经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101copies/μL;对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禽呼肠孤病毒(ARV)、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用建立的LAMP方法与常规PCR方法对24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8.3%和37.5%。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可用于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禽流感病毒(AIV)美国H9型毒株、江门H9型毒株和广东某厂家生产的含AIV毒株的几种禽用商品疫苗分别免疫40日龄的肉用鸡.通过首免和超免疫后采集首免血和超免疫血分离血清,分别用自制H5型抗原(美国毒株)、广州H5型抗原(香港毒株)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H5型抗原对上述免疫鸡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这些H9型毒株免疫的抗血清对H5型抗体检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纯的H9型毒株免疫的抗血清不构成对H5型抗体检测的影响.而含AIV抗原的商品疫苗免疫的鸡血清部分显示H5型抗体阳性,说明某些商品疫苗中含H5型抗原.用美国H5型毒株免疫的鸡血清进行反向验证试验,也未发现对H9型抗体检测的影响,表明H5和H9型AIV不存在同源抗原,因而在二者抗体检测中不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东某奶牛场蓝舌病病毒分离株血清型与基因型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东省蓝舌病病毒(BTV)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及基因型,于2013-2014年在广东省汕头市某奶牛场进行了蓝舌病病毒监测及病毒分离,同时扩增了分离株的VP7和VP2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从64份BTV抗体阳性牛、山羊血液中分离到16株BTV,主要血清型为BTV-2、BTV-4、BTV-12和BTV-16。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中3个BTV-2分离株与我国台湾(AY493687)、日本(AB686224)、澳大利亚(JQ240322)的分离毒株的遗传关系较近;8个BTV-4分离株与1997年分离自我国云南的毒株(JX560414)同属一个进化分支;2个BTV-12分离株与印度毒株(KC662613)位于同一分支;4个BTV-16分离株与日本毒株(AB686225和AB686226)同在一个大分支上。本研究结果为丰富我国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3株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核酸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EcoRⅠ、BamHⅠ、HindⅢ、EcoRⅤ、PvuⅡ、BglⅠ、SmaⅠ和PstⅠ等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减蛋综合征(EDS)病毒进行酶切图谱比较.结果发现3株毒用前6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及各片段的大小均相同,而用SmaⅠ和PstⅠ切割后,贵州分离毒HS-1与国际标准毒AV-127、南京分离毒GC2相比,多出1个片段.表明不同地区EDS分离毒的核酸结构基本相同而又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减蛋综合征(EDS)是由Ⅲ群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产蛋率降低和蛋的品质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已被列为世界养鸡业的四大传染病之一。我国于1991年首次分离到该病毒,以后各地相继分离到多个毒株,贵州亦于1995年分离到了HS1毒...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四川省美姑县的疑似蓝舌病绵羊、山羊血清14份,全血13份,进行蓝舌病抗原、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在10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到蓝舌病抗体,在13份全血样品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蓝舌病病毒群、血清型鉴定,分离毒株的血清型为BTV-1型.  相似文献   

20.
减蛋综合征病毒WPDV205株的多肽图谱分析孔德迎,辛朝安,杨克军(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减蛋综合征(EDS-76)自1976年报道以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产蛋损失的主要疫病。该病的病原为减蛋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具有血凝活性,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