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短波紫外反射拍照各种曲面上指印的光斑和反差与照明角度的关系,提出了拍照各种曲面指印的最佳配光角度和配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卷宗材料中,大部分是办案人员记录的询问材料,也有合同、协议、及附加收条、欠条等,捺有红色指印。部分办案人员、当事人对指印鉴定所具备的条件不很清楚,捺印指印时没有考虑是否显指纹,所捺指印印色过浓,或捺指印时用力过重,纹线大部分模糊不清,给指纹鉴定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几起检察院送检的卷宗材料上类似纹线模糊不清的指纹鉴定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文书上伪造红印油指印的鉴别方法。首先,利用光敏指纹印章制作不同遗留时间的伪造红印油指印,手指直接捺印不同遗留时间的真实红印油指印。其次,利用转移介质完成真伪红印油指印的印迹物质转移,并对介质进行手印显现(茚三酮显现方法)处理,具体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在物质转移过程中,使红印油指印的印迹物质与转移介质上的手印显现工作液物质发生显现反应,即物质转移与显现反应同时进行;模式二:先将红印油指印中的印迹物质通过转移工作液转移至介质上,再对介质上的印迹物质进行显现处理,即先进行物质转移,后完成显现反应。最后,观察显现处理前后的转移介质上指印变化情况(有无赫鲁曼紫物质生成)。结果表明:1)模式一与模式二均成功实现红印油真伪指印物质转移及显现反应,介质上真实红印油指印位置处有赫鲁曼紫物质生成,而伪造指印无赫鲁曼紫物质生成;2)模式二的显现处理效果更优于模式一;3)采用模式二成功实现遗留时间分别为1、2、7、15、30 d的红印油指印物质转移,且转移介质经茚三酮显现处理,介质上真实红印油指印位置处均有赫鲁曼紫物质生成,伪造指印均无赫鲁曼紫物质生成。本文成功验证了真伪红印油指印的物质成分的分布存在差...  相似文献   

4.
悬浮液法显现潜在指印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浮液法适用于潮湿客体表面上潜指印的显现。对于暗色客体表面上的指印,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出的指印为灰色或黑色,反差太小而不适用。本文提出的氧化锌(或碳酸锌)、ΦK8π-03(或硼钒酸钇铕)荧光粉悬浮液法选用的悬浮物质为白色或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荧光,可弥补暗色客体上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现指印反差较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因磁性粉刷显指印所适用的客体广泛,环保、操作方法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及刷显出来的指印与客体反差大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公安机关现场勘查人员显现汗液指印的首选。但是,在现场勘查中,由于受客体、现场条件、指印本身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1枚汗液指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在玻璃、铝合金等光滑客体上的汗液指印使用磁性粉刷显时,有时会出现汗液上所吸附的磁性粉太多,变成一团,指印纹线细节特征反映不完整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1、灰、汗或汗与其它物质混杂的指印,用“502”贴附法显现效果最佳。此类指印若遗留时间较长(10天以上),可在指印上稍稍哈气;若遗留时间较短(3至9天),可在指印上稍加吹一口气,待气即将要干时,立即显现。对于3天内的指印,可直接用贴附法显现。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办案中,经常会遇到残缺的疑难现场指印。有些指印由于遗留部位小;纹线模糊;稳定性细节特征点少或受其他条件所限而无法作出鉴定结论。如果现场指印是2枚或3枚关联残缺指印,即使每一枚指印的条件差,特征点少,将它们综合检验往往就能够起到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常规物理或化学方法只能显现新纸币上的潜在指印或纸币上新鲜的潜在指印,而且成功率不高。对于纸币较陈旧、遗留时间较长的潜在手印显现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一种无损的陈旧纸币上潜在指印的显现方法。如果用此法显现不成功,对客体将毫无损害,可继续使用其它方法显现。 1 原理指纹分泌物中有许多化合物在吸收可见光或近紫外光后会发生斯托克斯效应,配合一些器件即能观察到指印荧光,然后进行拍摄提取。但由于指纹分泌物含量极微,光吸收和散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1利用载玻片提取指印对汗液指印,传统的作法是将指印经粉末刷显后,用指纹胶带纸将载体上的指印粘下贴在反差较大的衬纸上(比如黑色的相纸)。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缺点。第一,存档时间长了,相纸受潮起泡,或干燥爆皮,破坏指纹特征,从而影响检验鉴定的准确性。第二,鉴定前还要将衬纸上的指印进行二次翻拍,从照相冲卷洗片到最后制成指印照片相当繁琐,既费时又浪费胶卷,而且经翻拍后制作的指印照片在质量上达不到原件的标准,为检验鉴定增加了难度。使用载玻片提取指印,就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其操作过程同传统的作法完全一致,只是…  相似文献   

10.
杨峥 《刑事技术》2001,(1):41-41
油渍指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指印,由于其指印构成成份的特殊性,在提取大面积的油渍指印时,不易采用粉末显现法,容易造成沾染大量粉末而掩盖指印纹线;对于在深色背景上遗留的油渍指印,用普通光源照相其效果也不理想;Nd:YAG激光在显现提取各类汗液指印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但对于提取油渍指印的运用,未见报道,在实践中我们利用Nd:YAG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采用502熏显油渍指印,提高Rh6G染色处理时对油指印的吸附能力,提取指印荧光强度,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显现效果。1器材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制C863…  相似文献   

11.
拍照法提取黑色粗糙表面上染色显现的血指印等痕迹时,因表面呈微观多向性使背景产生了不均匀反射光斑并与阴影部分形成的花纹产生了强度干扰。如常见黑色粗糙的油漆、皮革、塑料等,在定向光照射下其凸凹不平的粗糙表面布满了交错的花纹,干扰了指印纹线细节特征,或微弱指印等痕迹不能显出。常规的散射光配光拍照时客体表面反射光亮度较低且不能受到光的均匀照射,同样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拍照圆柱体相对平面客体上的指印,对光源的配置、防止变形等都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已研制生产并使用了专门的仪器———圆柱体拍照仪。专用器材具有使用方便,能将所拍照的指印完整、不变形地展现在一个平面上,深受用户的青睐。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遇到圆柱体上的痕迹进行拍照时,只能采用缩小光圈的方法,尤其拍照直径较小的圆柱体上的指印,虽然缩小光圈提高了清晰范围,但指印遗留在较小的弧面上,拍照的指印两侧的纹线压缩变形较大,给检验鉴定造成不必要的困难。经实验,用回转连续照相…  相似文献   

13.
印取死者指印的方法不尽相同,对于死亡时间短的,指印提取比较简单。死亡时间长的手指强直或腐败,捺取指印就比较困难。以往提取尸体指印的方法是:将油墨涂于死者的手指上,将待印的指纹卡放入匙内,然后将涂了油墨的手指放在指纹卡上滚动即可。此法容易给尸体手指抹上油垢,指印捺印后还需将手指上的油垢用肥皂清洗干净。用油墨提取还可造成着墨不均,导致指印纹型捺印不全甚至模糊。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活中玻璃制品随处可见,在案件现场中玻璃也是一种常规的载痕体,如入室盗窃案中的门窗上、汽车盗窃案中的车窗上均容易留下潜在或可见的指印痕迹。现代犯罪分子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进入中心现场后往往戴有手套,很少留下指印痕迹;而在攀爬和撬窗中,由于外围性和戴手套的不方便,往往不戴手套,较容易留下指印痕迹。因此如何提取玻璃上的指印痕迹,往往成为勘查和侦破案件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综合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一枚玻璃载体上汗液、油脂的混合指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青 《刑事技术》2002,(4):13-13
2001年某日,我市发生一起枪杀抢劫出租车司机案,在现场勘查中发现被劫红色夏利车顶表面上(离前车窗上边缘60cm,离驾驶位车门上边缘20cm处)有一枚不完整的加层血指印。车顶表面上的血指印与红色夏利车颜色反差弱,肉眼从侧面可见纹线立体感差,加层不明显,也非血汗混合指印,但纹线较清晰,经用多波段光源照射,效果不理想。夏利车为非渗透物面,故不宜使用其他化学试剂显现,以免破坏指印。因该地区元月份气温在零下29℃左右,寒冷干燥,显现血指印困难较大。为了提高血指印与红色夏利车之间的反差,大胆想出应用粉末显现的…  相似文献   

16.
指纹性别信息就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捺印指纹数据库里的人员或现场指印数据库里的现场指印遗留人的性别情况即男女情况,目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还没有把数据库里的指纹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指纹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笔者在指纹查档破案实践中认为把数据库里指纹数据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捺印指纹或现场指印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可提高指纹查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民事案件中的指印检验阎笑古据印,做为个人取信的手段,仍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财产往来或有特定意思表示的文书之中。所以,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证上的指印需进行检验。与刑事案件中的指印检验相比,民事案件指印检验的理论依据仍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遗留有指印的粘面往往与玻璃、窗框、衣料(布、绒、毛料等)、纸张,以及胶带本身的粘面与粘面、粘面与光面粘贴在一起,若一律采取撕剥的方法,留有指印部位的胶带粘面往往受到破坏,为下一步显现指印带来困难。过去,对胶带粘面指印的剥离,技术上一般采用化学试剂剥离法,主要有:氯仿与无水乙醇混合液、丁酮与无水乙醇混合液、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四氯化碳与无水乙醇混合液等。最近,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乙醇汽油剥离胶带指印用碳素墨水显现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盗窃电脑案件逐渐增多。此类案件现场勘查技术处理手段通常是有针对性的查找出入口、被翻物品上遗留的指印以获得案件线索,容易忽视电脑接线表面指印的提取。最近我辖区内发生2起类似盗窃案件,在勘查中,2枚分别遗留在电脑电线、电脑电缆线上的汗潜指印的发现和提取,给此类案件的勘查、痕迹物证的提取以新的启示,介绍如下,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件上可见指印鉴定标准编制的目的在于规范文件上可见指印的鉴定活动。在总结回顾我国指纹鉴定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司法鉴定中指印鉴定的实践,对文件上可见指印鉴定工作中需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较为详细的探讨,旨在为文件上可见指印鉴定标准拟定切实可行的准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