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困难、找警察,我有困难,找你这个警察,会答应?” “哪能不答应,这告示牌大街小巷都立着,那是警察的承诺。”筷子巷派出所的邱娥国回答说。 “那好,我和弟弟两人一个在市保温瓶厂下岗,一个在印刷公司下岗,生活困难,孩子要读书,能帮我们找份活干吗?”  相似文献   

2.
地铁歌手     
我叫紫刚,今年20岁,来自内蒙古的一个小城,应该说我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歌手。现在,我每日带着吉他,穿行于北京的各个地铁车站。像我这样的“地铁歌手”北京大概有20来个,我最常去的是安定门地铁站,那里甚至有我的“歌迷”。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记事     
菲律宾记事汤笑星不久前,我和云南省公安厅缉毒处的一位同志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了美国缉毒署举办的区域性缉毒执法培训班,几件小事、几位朋友,令人难以忘怀。“有困难找警察”2月19日,北京大雾,飞往香港的航班整整推迟了5个小时,原来早晨7:30分的航班直...  相似文献   

4.
等地震     
自早上步入医院大门,就开始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曾有病人给我们预算,一上午走出十里地,用不了多久,二万五千里长征就在你们脚下!虽是玩笑,可足以见证我们的忙碌。举个例子,家人找我看病,带着他们楼上楼下找大夫、做化验等,走几步我总要停下来等他们,不然,走走不回头就可能把他们弄丢了。和老公遛弯的时候更可笑,老公一劲在后面喊:"你慢点不行啊,这是散步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有个朋友来北京出差,告诉我这么一件事,他刚从北京站出来时,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向他讨钱,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京找父亲,可钱用光了,想要我的朋友给她的孩子买点吃的。“这种事我见多了,都是假的,骗人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小气”并没有感到不安。无论是车站还是马路边,总会有人将你叫住,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面对身边的这些“不幸”,我们该如何去做?人都是有自尊的,既然肯放下尊严向你伸手,能帮就该尽自己的所能帮一些。这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试想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难处,周围的人对你都漠然视之,你又该…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中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所以我经常被残疾人朋友问到一个问题:这事不知道怎么办、找什么部门办、特别是不方便出门,有什么解决办法?我说那就打咱们北京市的市长热线12345,有困难找“12345”,因为我在单位就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08,(8):36-36
在我印象中,陈老先生是一位骑着自行车,带着个水壶,四处解决残疾人困难的慈祥老人,一年到头不管晴天雨天,他总是骑着自行车赶到有困难的群众家中,解决完困难后,连口水都不喝,可他从不以此为苦,反而以此为乐。因此我想对陈老先生说:“陈伯伯,您辛苦了!感谢您的帮助与支持,我将会好好地完成学业,以此为报。”  相似文献   

8.
别人都说我是个传奇女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怎么一步步过来的,我曾经走得多么艰辛。9岁得了小儿麻痹症,突然就走不好路了。从那时开始,世俗就在我面前横下一堵厚厚的墙。中学毕业,家里给我介绍对象,对方是"武大郎"一样的男人,还带着两个孩子,就这样的条件,还看不上我。我心里偷偷发誓,一定要找个非常优秀的、帅帅的爱人。当然也只心里想,不敢说出来,怕别人笑话。之后我没日没夜学习,我想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幻想只要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我刊特别制作本期话题,愿与读者朋友共同分享平凡生活中的亲切与感动……"有困难,找民警"——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民警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有时候就像亲人一样。而在北京,人们亲切地称呼社区民警为"片儿警",主管自己社区的民警就相当于自己的家人。  相似文献   

10.
阳光老人     
天气真好,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带着相机,向重庆南桐矿区的东林煤矿万东敬老院走去,那儿有个叫傅芝鸣的老人,自己是个盲人,却几十年无怨无悔地把光明送给别人。得到大家的称赞。我来找他,想给他照几张相。傅芝鸣是26岁那年来敬老院的,这儿缺人手,有人想起他,就安排他来了。他来不是吃  相似文献   

11.
一位打工者的自述我叫刘军,今年三十岁,老家在河北省张北县。说起为何到京打工,其实很简单。当时,1989年,我初中毕业,没有工作,正好村里有一个熟人在北京一家酱菜厂当头,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找一份工作,我听说到北京工作,立马就说当然愿意。你想,北京是首都,谁不想去?这样,我就来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2.
杜少典  皮导 《台声》2023,(3):80-83
<正>我叫杜少典,1994年出生的河南人,如今带着台湾女友环游大陆。24岁,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台湾做交换生。那时候我有三个目标:一是在台湾跑一场马拉松;二是骑自行车环游台湾岛;三是找个女朋友。谁能想到,短短4个月的留学时间,我真的完成了这3件事,不仅找到了一个台湾女友,后来还把她带回大陆,开启了环游大陆之旅。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5-5
希望到了今年,没有媒体找我了,我能回到原来的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每天能接送孙子上学。村里的人觉得我好像拿了几百万,有困难的人都找我借钱,但我哪儿来的钱呢?家中连个存折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凶手”约见法制版见习记者跟老吴分手时已是深夜,我打车回到住处。车子一定绕远了,本来我身上的零钱足够的,而这个一路上花言巧语的司机突然冷下脸,说找不开一百元大票。没办法,我们来到胡同尽头的一个还开张的小铺,我向里面递过钱,说要买一盒烟。我知道,你若只是想破开钱,没人会搭理你,尽管他会很客气,最后让你觉得找他破钱是你的错。在北京和人打交道,有时会有一种被人哄着玩的感觉,用当地人的话就是:“不请吃饭,送你三里地出去。”记得初来北京时要找个落脚的地方,在旅客接待站,我多余地跟了一句:“要干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无法无天。除了这四个字,再也找不到其他词语,能准确表达我读《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版)一书的感想。书的作者华新民,一个生于北京的法国人,为了保卫老北京的胡同,整整战斗了10年,而且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相似文献   

16.
生活对于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1963年秋,在山东省一个小村子里,当我降临人世就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由于母亲难产,我生下来就不会啼哭,经过急救才把我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半年后,母亲带着我来到了广州定居。一岁半起,父母就带着我四处求医,先后到过广州中山医学院、陆军医院治疗,后来又到过青岛  相似文献   

17.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自1979 年第一次访华以来已经多次来中国访问,听说最近几年他来北京都要求住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2004年11月13日我带着好奇、带着疑问,终于在他率日本防卫厅青年军官代表团访华结束的时候,在采访他时找到了答案。 记者:桥本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北京,感谢您接受采访。您还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北京访问吗?为什么最近几年来北京您都要求住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呢?听说您还是摄影家,您通过这个窗口都拍到了什么? 桥本:谢谢!1979 年我第一次来中国,仅今年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了,至于一共来了几次一时记…  相似文献   

18.
把心留住     
保安工作平淡而且枯燥,一一天除了站岗巡逻,就是学习训练,我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的中专毕业生,换上是在老家哪里愁找不到个好工作,偏偏要到这个地方受这个罪。我咬着牙在工作单位呆了三个月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给父母写信说我要辞职回家,谁承想从小很少说过我的父亲这回却来信狠狠地骂了我一顿。父亲说我没出息,才遇到一点困难就要回家,以后还怎么干大事?父母没同意,家是不能回了,我就私下和几个同学联系要他们给我找一份别的工作干。事有凑巧,就在我收拾行装准备递上辞职信一走了之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是一…  相似文献   

19.
1948年,我随杨星星大哥来到北京,住在南城天桥的一家小店里。那是解放前夕,北京百业凋零,一片冷落。我到北京是两眼一摸黑儿,人地两生。杨星星和李凤阳大哥带着我先去拜访了“再雯社”,见过了王度芳、李福安等师兄。然后,又带我到南城石头胡同的一个小四合院去找评剧公会负责人,要求搭班唱戏。公会负责人瘦瘦  相似文献   

20.
专家门诊     
我已年届耄耋,疾病丛生,尤其是腰椎和双膝关节问题严重,导致脚底发麻,膝关节疼痛,站立都很困难。于是我下定决心,去一家大医院看专家门诊。老伴也是多病缠身,一个人陪我有困难,所以她特意找了个年轻的亲戚,以便用轮椅推着我。早早地吃了午饭,3人打车前往。11点半就到了,拿好挂号单,我们坐着耐心等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