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环境进行掠夺,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人们也不得不离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沦为环境难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环境难民还未能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与社会公正的基本目标是相违背的.而构建适用于环境难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实现社会公正一个不应缺少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与制度的伦理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农民由于某些原因成为环境弱势群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良好环境权的享有和生态利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破坏环境公正原则,而且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以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道义关怀为基础,寻求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农民既享有程序意义上的环境公正,也享有实质意义上的环境公正.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热堪称我国就业市场一道独特风景。从公平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社会不公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公平普遍缺失和公务员职业特殊化的合力所致;从效率的视阈看,这一现象是资源配置权力化的必然结果,它强化了公考的外部不经济,公共人力资源的低效化和优秀人才的逆向流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严重缺失。无论是公平缺失,还是效率缺失,追根溯源都是制度缺失的产物,其症结在于制度环境的不健全。因此,加快制度重构,强化权力约束,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是完善我国制度环境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要推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5.
公正德性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市场经济完善的道德支撑。我国公民公正德性培养面临着和谐社会公正制度建设不完善,社会公正德性教育不系统,现行公正制度执行欠严格等困境。因此,要从完善我国公正制度建设,加强公正德性培养的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公正德性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推进公民公正德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李玲  周敏 《学理论》2014,(1):53-54,62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环境外交已经成为外交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安全已经纳入我国新安全观中,也是我国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理论和现实告诉我们,军事手段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手段。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的外交手段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我国在环境外交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外交政策;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三是抵制环境殖民主义,推动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社会公正,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公正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首要价值目标和重要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社会组织自身状况及发展条件来看,活力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占比不高且结构不合理,社会组织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社会组织缺乏一支稳定且具备奉献精神的专业人才队伍。造成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机制不健全,淡化、削弱社会组织的依附关系不力,监督、管理社会组织的法律不足。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对策是: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形成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法制环境;强化组织文化建设,以营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文化环境;建立职业生涯管理双赢模式,形成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在建设新的农村社会和谐结构方面需要法治环境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营造法治环境的途径也迫待探索。主要途径是:从法律上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改善农村权力关系,健全农村治理体制;支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有法治保障;要在农村建立科学的社会预警机制和社会危机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提高国民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道德素质的优劣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表现,同时又受到道德环境的制约,优化社会的道德环境是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可通过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善社会的道德环境;通过树立高尚的先进的道德主体榜样来营造主流的道德环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为道德环境的优化创造条件,以此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廷勇 《学理论》2012,(20):73-74
2003年,党中央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以后,中共辽宁省委先后提出加快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当前辽西北人才环境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对策有四:一是建立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二是营造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三是社会环境;四是政府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思想的重要源泉,其独特的公正意蕴成就了中国人特有的公正品格。《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公正思想。《论语》社会公正思想体现出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的高度统一,自然平等与社会差等的相对衡平,以及对超越差等实质公正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和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习近平关于社会公正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为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社会公正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通过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善保障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以现实利益问题为导向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需要一个强国家,但更需要一个强社会。基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不足的现状,强社会的建设应当成为重中之重,国家与社会关系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二、保持适度的政府规模和足够的社会自主发展空间;三、依法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四、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环境、社会组织与社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以后,人类在反思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普世的环境道德观;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是缺乏对这种理念的深刻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坚持正确的环境道德教育原则,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作用,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存在社会分层就存在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宏观社会运行的重要机制,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社会流动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国家权力在社会分层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多数阶层呈现向上流动,阶层流动呈现封闭化倾向。合理有序的阶层流动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机制。而社会流动迟缓,有悖于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机制,会造成阶层对立甚至阶层冲突,恶化执政环境,破坏社会稳定。要实现共享发展,就需要形成合理公正的社会流动,这要要求构建能够引导阶层合理公正流动的经济支持系统、政治支持系统、教育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是公正的底线。机会平等在中国较为充分地实现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存在着不少与之相抵触的因素,直接妨碍其顺利实现。保障机会平等实现的因素有:中国民众机会平等理念的培育和实践;强化政府责任,实现起点的机会平等;消除社会排斥,实现共享的机会平等;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实际的机会平等。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公正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韩立新 《理论视野》2013,(6):15-17,21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必须坚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这两个目标。能够把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契机是环境正义。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体现环境正义原则的"公害补偿机制",以此来同时实现公平正义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国外学者普遍认识到借助网络推进信息公开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对于创建一个更加公正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政府自身机构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越是透明,腐败的发生机率就越小:(1)透明度的高低与腐败行为曝光的可能性正相关。透明度越高的社会,腐败被发现的可能性越大,企图腐败的愿望就有可能"胎死腹中"。同时,政府办事规则和收费项目标准越透明,个人或单位扭曲信息、欺骗公众的难度就越大。而当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