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3,(2):1-1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着眼党史与国史的经验教训,立足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揭示了廉政与民心的关系,突出强调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腐败是社会毒瘤,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全党同志务必警醒起来,行动起来,与腐败作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3.
<正>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不光要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还要做反腐败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5.
廉政广角     
《先锋队》2010,(4)
声音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腐败不是越反越多,而是反腐越抓越紧广东省委书记不久前在广东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就反腐败工作发表讲话,他说:腐败不是越反越多,而是反腐越抓越紧  相似文献   

6.
王力军 《前线》2013,(9):76-77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制定并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中央纪委开展了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这些举措深得干部群众的拥护,对于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惩治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王岐山同志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问。这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立场,更为新形势下做好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文 《党风建设》2002,(2):11-12
近几年来,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查处的腐败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稳势,这说明腐败现象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长缨在手惩腐恶》一文,以大量的事实材料论述了当前我国反腐败面临的严峻形势,给人以启迪和警醒,本刊将以连载的形式把此文推荐给读者,旨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反腐败部门的高度重视,认清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和担负的任务,增强信民心,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8.
反腐声音     
《党课》2010,(1):76-76
宁可误事不伤和气,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一个人腐败,只是个体腐败,而队伍涣散,则是肌体腐败,会败坏党风,带坏政风、民风,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四、凝聚大众的人心工程执政党在企业的重大使命之一是为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是企业党组织的主要工作。公司党委体会到,凝聚的最高层次是人心的凝聚,因此,公司党委将凝聚力工程称为“人心工程”。二十年来,公司党委的凝聚介质主要有党自身形  相似文献   

10.
新年之际,一元复始,刚刚过去的2011,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贯穿全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发力于多个领域和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而多个腐败大鳄被绳之以法也足以震慑人心、廓清正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指明了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前进方向,是鼓舞民心、振奋党心、凝聚人心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有一条千古遗训:“天下兴亡多少事,自身腐败遭厄运。”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封建王朝都未跳出由兴到衰的历史周期率,包括一些农民革命领袖也没能例外。比如,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是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让全党对此取得共识,并进而在行动上积极落实,这既是决定反腐败斗争成败的关键,也是现今党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反腐败斗争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会大大解放和发嗟生产力,同时也必将对党风和廉政建设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  相似文献   

14.
张光政 《新湘评论》2010,(18):13-13
早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腐败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一样,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威胁"。腐败缘自贪欲,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贪欲而公权私用。反腐败,就是要让公权的运用放到阳光下面,实行权力运行透明化。本刊特推出一些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动态,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腐败行为的主要特征为了深入探讨反腐败的问题,确认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必要的。中外学者提出过多种不同的腐败定义,其中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内容。例如,他们都认为腐败行为是以实现私人利益为目标的。根据腐败和反腐败的历史以及现阶段我国反腐败的实际,笔者将腐败定义为:“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腐蚀、破坏某种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按照这一定义,腐败行为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腐败是谋取私利的行为。行为者主观上有谋私的动机。无谋私目的的过失性行为不能称为腐败。第二,腐败是侵犯公众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反腐败斗争。研讨新形势下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我们这次反腐败斗争的焦点。为了更有效地反对权力腐败,我们有必要对近来理论界关于权力腐败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罗马俱乐部在1993年初的一份关于本世纪的评价和总结的权威报告中,把政治腐败与环境污染并列为21世纪的难题。近些年来,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也在不断滋长蔓延,成为腐蚀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毒瘤,玷污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江泽民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一、腐败辨别:界限与类型一般来说,腐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腐败除了包括权力腐败之外,还…  相似文献   

18.
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党内不同程度存在着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和腐败的问题。面对问题,需要突破阶段性宣传教育的传统手段,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发扬党内民主、强化人民的监督三方面着力,才能取信于民,真正作到贯彻群众路线,从而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韶峰 《学习论坛》2006,22(1):25-27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与反腐倡廉息息相关。腐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腐败可以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可以扰乱社会主义的政治秩序,可以侵蚀社会主义的道德人心,给执政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论》是一部系统探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学术理论专著。田心铭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于今年3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立足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研究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全书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腐败,讨论腐败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腐败的定义,着重论述了腐败的根源。第二部分论反腐败,阐述了反腐败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和基本思路,并分别论述了反腐败的思想教育、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反腐败史论,阐述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