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着重强调了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要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与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问题。要保证不让对党忠诚老实的老实人吃亏,就必须做到:用人导向上向老实人倾斜、推荐提名干部时要首先考虑老实人、考核评价干部时要特别关注老实人。要从根本上防止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问题,就必须做到:领导者对于投机钻营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必须及时准确发现投机钻营者、对于投机钻营者必须严厉惩处、要严查投机钻营者的靠山。  相似文献   

2.
<正>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领导干部必须练好本领,有足够能力驾驭好经济社会"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从而实现转型发展新跨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加一推"主基调,要求全省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让机遇从身边溜走,不让项目在自己手里耽误,不让客商失去投资信心,不让服务差影响招商环境。激励干部,要练好本领,加强自身建设;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禁区;要打牢基础,营造好发展环境;要争取政策,破解发展难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  相似文献   

3.
报载:湖北省潜江市委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在认真履行《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中做到“六个不让”:即不让机遇在我手里延误;不让批件在我手中中断;不让问题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办事的同志在我身边受到冷落;不让党的形象在我身上受到影响。据悉,该市还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对“六个不让”进行“品头论足”,切实把组织人事干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六个不让”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人事干部在提高办事效率、强化责任意识、优化服务水平、增强宗旨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其根本点和落脚点就在于…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特别强调指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忠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2008年换届选举工作中,中组部明确提出,不让老实人吃  相似文献   

5.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湖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提出和采取的一项正本清源的举措。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正>选人用人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坚持选用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好干部,不让依法办事、遵守法律者吃亏,不让以权代法、徇私枉法者得利,干部队伍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则蔚然成风。"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用人观,为各级各部门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立下了规矩。那么如何在干部考核中落实胡总书记"凭实绩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地评价一个干部的实际工作成绩、能力及其综合素质,不简单以票取人,是正值换届选人用人之际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平 《党建》2009,(9):45-46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把树立明确的用人导向摆在突出位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党校5月13日上午举行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刘云山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应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发挥好锻炼党性的熔炉作用。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要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严格标准、从严把关,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要坚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0.
重视老实人,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而干部选拔路径不明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是“老实人吃亏”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党除了要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这一基本用人导向外,更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完善干部分类选拔机制、强化干部蔚位管理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使老实人群体“不吃亏”。  相似文献   

11.
郑哲 《新长征》2013,(2):48-49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干部工作民主化要求。要真正地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程序。龙井市通过"公开推荐、比较评价、差额选拔"3个环节和单位部门推荐、正科级干部推荐、市委委员推荐、两测评一调查、综合能力笔试、半结构化面试、岗位适应测试、岗位模拟任职、组织考察考核、常委差额票决10个步骤,从169名干部中选拔出7名市管科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进行了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2.
康庄 《江淮》2011,(12):52
敬爱的周总理曾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老实不是"笨",而是一种美德。从长远看,老实人更不会吃亏,他们是构成健康和谐社会的厚重之基。胡锦涛"七一"讲话强调指出,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  相似文献   

13.
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用人导向问题是选人用人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因用人不准,导致吏治腐败,甚至"人亡政息"的不乏其例。今年,中央提出的干部工作要"不让老实人吃亏",既是一个用人导向问题,又是一个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问题,理应  相似文献   

15.
杨梅 《当代贵州》2008,(13):62-62
“不让群众多跑一趟路、不让群众多花一分钱,把方便快捷留给群众,把繁杂事务交给干部”,这是贵阳市开阳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公开承诺。为切实改变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开阳县委认真探索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5+2”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干部服务群众的平台、干部作风转变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党组织是将党的政策和效用直接输送到群众的"毛细血管",在推动企业发展、凝聚组织人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政工工作经验,就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履行职责,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1、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干部管理和队伍带领方面,要坚持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2,(4):39-39
近日,山西长治干部公示“神童”聚集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网民对公示名单中“2人14岁参加工作,1人16岁参加工作,5人17岁参加工作”表示强烈质疑。而组织部门相关人员的回应是,“因为干部年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特殊历史原因,也有因特殊学制,要等待组织部的最后调查结果。”按照正常的工作年龄,这样一份“童工”扎堆的公示,不让人...  相似文献   

18.
谢燕 《新长征》2013,(1):54-55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如何才能真正地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落到实处,明确以下几个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用人导向问题是选人用人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因用人不准,导致吏治腐败,甚至"人亡政息"的不乏其例.今年,中央提出的干部工作要"不让老实人吃亏",既是一个用人导向问题,又是一个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问题,理应成为各级党委选人用人必须长期坚持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林彦博 《党建》2010,(5):40-40
“不让老实人吃亏”历来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前段时间,中央再次强调这一原则,为我们选人用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但是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落到实处,却是我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予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关怀“老实型”干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