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的《腐败防止法》和腐败防止委员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不断出台各种反腐败法律,成立各种反腐败机构,尤其是2001年出台的《腐败防止法》和2002年建立的腐败防止委员会,使韩国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腐败防止法》的各种规定。这部法律对腐败行为的定义是:公职者滥用职务之便和地位、权限违法为自己或  相似文献   

2.
刘兰 《廉政瞭望》2023,(4):18-20
<正>在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之下,一些贪腐手段发生变化,各种隐形变异、曲线敛财、翻新升级的隐性腐败层出不穷。惩治“隐性腐败”,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相似文献   

3.
乌拉圭虽被公认是拉美“最清廉”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涉及行政部门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仍屡禁不止。为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乌拉圭于1998年底通过了《反对滥用公共职权(腐败)法》(以下简称《反腐败法》),用法律手段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4.
讲习所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腐败和反腐败的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呈现出四个新的阶段性特征,即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四个“任重道远”是对反腐败形势特征作出的最新判断,对引领未来的反腐败方向和深入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政治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有民谣:四等公民手术刀拉开肚子要红包十年后民谣有:特等公民白大袍个个回扣装满包医疗卫生腐败在整个社会行业腐败现象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直接受害的广大百姓深恶痛绝,怨声强烈。医疗腐败不仅在中国的行业腐败中表现突出,而且已成为肆虐全球的毒瘤。不久前,世界著名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发表《2006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将医疗卫生腐败问题确定为本年度全球腐败报告的主题,各国掀起反医疗腐败行动。今年以来,我国政府也把医疗卫生作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的重点领域和首要行业。医疗:腐败惊人“透明国际”《2006年全球反腐败年度…  相似文献   

7.
张光政 《新湘评论》2010,(18):13-13
早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腐败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一样,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威胁"。腐败缘自贪欲,其本质是为了满足贪欲而公权私用。反腐败,就是要让公权的运用放到阳光下面,实行权力运行透明化。本刊特推出一些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最新动态,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为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机制,成为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公约》的主要内容,其次着重分析《公约》对国内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突破,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建议,包括:确立预防与打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国内法对腐败问题的法律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95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反腐倡廉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声音,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党中央确立的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国在建设和完善国内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正确认识世界反腐倡廉形势和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经验,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至关重要,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世界反腐倡廉形势下诞生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世界银行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万亿美元涉及腐败的资金进行跨国流动,相当于全球33万…  相似文献   

10.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腐败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危害国家稳定,损害社会正义,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居住星球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腐败也越来越呈现跨国性的特点。鉴于此,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首部国际法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有95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由此可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预防和打击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的政治愿望,签署《公约》对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据世界银行初步估计,全世…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论》是一部系统探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学术理论专著。田心铭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于今年3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立足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研究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全书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腐败,讨论腐败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腐败的定义,着重论述了腐败的根源。第二部分论反腐败,阐述了反腐败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和基本思路,并分别论述了反腐败的思想教育、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反腐败史论,阐述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06,(2):28-29
中国反腐败斗争在过去一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目前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中央纪委有关人士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在打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权;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在打击高官腐败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腐败;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斗争。最新一期《瞭望》载文称,这五个新的动向表明,中国的反腐败战略正在发生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莉 《廉政瞭望》2021,(7):56-57
医疗公共服务是重要的民生供给,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廉洁建设。近年来,全球对解决卫生行业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将健康状况改善作为改革成功的关键指标。这种方法的拥护者指出,远离主要依赖财务控制机制的零容忍姿态,可以开创通过反腐败视角带来卫生部门战略性改善的可能性。乌克兰近年来的医疗系统反腐败改革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5,(22)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志。反腐保廉惩处机制就是通过对腐败行为实行事后的处置,加大腐败分子腐败的成本和风险,以斩断腐败贪欲,破灭腐败希望,从而达到抑制腐败动机、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1993年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惩处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惩处机制在反腐保廉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在当前反腐和保廉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惩治腐败工作与群众的期望,与实际存在的腐败问题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省纪委政策法规研究室经过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撰写了《反腐保廉惩处机制建设研究》一文,这对亟待完善“打击到位、惩处严厉、多种处罚措施综合运用的反腐保廉惩处机制”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特发此文,供同志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圭人口300余万,人均收入 6500美元,是拉美社会财富分配 最为平均的国家;乌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然而,乌拉圭虽被公认为是拉美“最清廉”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涉及行政部门滥用职权的行为仍屡禁不止,查处经济领域大案要案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为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乌拉圭国会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酝酿和讨论.于1998年底通过了《反对滥用公共职权(腐败)法》(以下简称《反腐败法》)。该法总结了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月25日,乌克兰当选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在议会宣誓就职。当地时间上午10时10分,就职典礼正式开始,亚努科维奇将右手放在《乌克兰宪法》和乌克兰语古版《圣经》上宣誓,随后发表简短的就职演讲。亚努科维奇坦言国家面临巨债重压,经济濒临崩溃,强调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根除腐败。他将乌克兰描述为“东西方间桥梁”,表示愿与欧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具有规定内容广泛、强调国际协作等特点,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反腐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与国际反腐败工作衔接,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腐败问题不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产物,外国其他政党也有。腐败导致政权丧失而走向灭亡,这已成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条定律。回顾党的历史,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新形势下,更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的党才有希望,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中国共产党几乎从她的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各种腐败行为作斗争。1922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个《通告》是党早期…  相似文献   

19.
对权力加以制约是治理腐败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治理村官腐败,关键要对其权力加以制约。探寻村官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以村民权利制约村官权力作为村官反腐败手段的必要性,是为了培育农民阶层的法感情及法意识,借以彰显权利制约权力、防止腐败所具有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英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政治腐败横行的时期。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收效显著。从那之后,腐败问题在英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这得益于道德教育、严格立法和比较健全的反腐败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但是,英国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反腐败机构,对政府的监督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公众与舆论监督,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一、反腐败立法。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1889年的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令特别禁止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